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正文

行者梁子

摘要:爱文章网收录行者梁子,《房东蒋先生》是一部由干超/梁子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房东蒋先生》影评(一):蒋先...大家一起来看下行者梁子吧。

《房东蒋先生》是一部由干超/梁子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房东蒋先生》影评(一):蒋先生的爱与怕

不知道看完这部纪录片后你如何评价蒋先生,有一条应该是肯定的——典型上海人。证据不计其数。

他住那么大一栋宅子,终身不娶,原因,居然是怕老婆觉得空房间多,让亲戚搬来住,把宅子变“村子”。他不乐意。蒋母曾经接蒋先生的叔叔来住,后来她带女儿迁居香港,文革中,蒋先生和叔叔统统被扫地出门。1984年老宅归还时,他拒绝了叔叔再度入住的请求。理由是叔叔有孩子,孩子生孩子,这一大帮人必然会占据老宅,他则被挤到边缘。

乍一看,蒋先生好精明啊,精明到绝情。上海人不就如此吗?不仅绝别人的情,还绝自己的情。有一次蒋先生感叹,守着个大房子的代价是失去了家庭温暖。梁子问他后不后悔?他答:“你以为家庭温暖是永久的啊?老婆跟你离婚呢?她生重病呢?你生病她跑了呢?”

这的确精明,亦算绝情,却是可以理解的精明与绝情。如果你懂得那一代上海人的“怕”。由于导演梁子是北京人,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不深,这一点并没能很好地呈现。

例如,在被红卫兵赶出老宅子的那18年,蒋先生栖身何处,片中并未交代。我们不妨揣测。那或许是石库门,房间在原先的基础上被细碎地分割,几户人家合住,楼道狭窄且拥挤,没抽水马桶,公共厕所置于弄堂口,臭气熏天。这样的环境下,个人隐私是谈不上的。邻里共用一个“灶披间”,你烧什么别人都知道;门墙单薄,说话大些声对过就能听闻。总之,你的饮食起居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无秘密可言。

但蒋先生恰恰是需要空间的。片子一开头就说他是“怪老头”,梁子也花了大篇幅表现他的“怪”。他用心地切方腿肉,拿吐司面包卷起,细嚼慢咽;他爱喝咖啡,可鄙视速溶的,而要亲手煮咖啡;雨天,他穿着雨衣还戴个头套,避免头发湿乱……透过镜头,我们发现他切方腿的动作熟练,咖啡能煮得不带泡沫,连吸烟的姿态也颇有腔调。做这些动作的时候,蒋先生从无一丝刻意,显然是长期熏陶的结果,渗透其成长环境。

有趣的是,这些动作被导演视作“怪”,有意用镜头呈现,还流露出对抗、质疑的味道。说真的我也觉得“怪”,因为如今极少人会如此生活,蒋先生属于传说中的“老克勒”,难得亲见。仔细想想,这份“怪感”源自历史断裂处。1949年后,红色风暴席卷这座“罪恶之城”,股市被取缔,“投机”商遭清洗,随后是公私合营、统购统销、三反五反……资本家阶层被彻底铲除,小资产阶级情调被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踩到脚底,永世不得翻身。

起初,蒋先生尚能“躲进老宅成一统”,偷偷摸摸地维持小资生活。可一旦迁离,被迫和许多人家“杂居”,他的另类就无处躲藏了。要么,忍受群众的围观、批判;要么,收起优雅,泯然众人。无论作何选择,那段岁月于蒋先生而言,必定暗淡无光、苦不堪言。难怪他鲜少提及。

重新拥有老宅子后,我揣测,他忧喜交加。他真怕了,害怕那种透明而粗糙的生活。他决定关起门,过自己的小日子,他既不想展览给谁看,任何人也别想插一脚,亲戚、老婆都不行,哪怕为此成孤家寡人。有些极端吗?确实。但当你侥幸从国家机器中逃脱,能不百倍地珍视这失而复得的自由吗?往后二十年,蒋先生守护的其实正是个人自由和个人价值。

这种守护未必具有清晰的意识。如果你问蒋先生:自由是什么?他八成答非所问。他守护,因为直觉和经验告诉他,必须这样。这种守护也很卑微。我们看到,提起往事,蒋先生语调平静,不见怨念。而面对拆迁,做了“钉子户”他也不出恶声,搞烦了就去朋友家躲清闲。他只是说“不”,轻声但坚定。

如果你读懂了蒋先生的淡定和坚定,便读懂了上海人骨子里的某种特质。他们不跟暴政死磕,亦唯唯诺诺,却总是屡教不改地偷偷藏起一些往日的生活方式。

可惜,历史毕竟被人为拗断了,很多东西已彻底流失,往者不可谏。例如精致。近些年“老上海”成了怀旧热衷的对象,老上海的大户人家也成了“精致”的象征,为新贵们所模仿。讲述上海新贵生活的书我看过些,此类人我也亲见过。他们住别墅,经常一副园丁打扮收拾花草,也品红酒、打高尔夫、开游艇,却似乎缺了点什么。蒋先生让我明白他们缺了些什么——审美。

审美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世界、如何经营这个世界。它与奢华无关,而孕育于细节。蒋先生话不多,却心思细腻,片中梁子说:“早晨当我出门工作的时候,他总会提前替我准备好午饭,晚上还会为我烧红茶,泡热水袋。”他爱看窗外的树,令人惊讶的是,他曾点过开花时有多少花骨朵。我想,只有完全沉浸于美的事物,你才有那份耐心和闲心。

以这样的眼光打量,生活里处处是美——用棒子把一管耗尽的牙膏从都压到尾,榨干其所有;用同样的棒子“洗”衣服;去锦沧文华吃顿饭,花几百块;记录手机电池的充电时间和次数……它们美,因顺其自然,润物细无声。梁子笑这是“小资产阶级”,蒋先生只“辩论”过一次。真正的生活是无需辩论的,不是吗?

片子尾声,梁子买了个大蛋糕,看了眼包装盒上的绳子,他就嘟嚷:“扎的人没有水平嘛!”果然,他半天没解开。新贵们买得起贵十几倍的蛋糕,却复制不来这眼力。所以说,老克勒不是轻易能炼成的。

但老克勒终究将绝版。他们是上世纪50年代前的残照,勉强熬过了历史的裂缝,也难免黯淡、消逝。蒋先生的老宅子还是拆掉了。即便能保留又怎样呢?去年为做报道,我跑了几处老建筑。进去时历史感汹涌澎湃,出来,满城喧嚣砸来,我有种恍如隔世之感。或许,还是拆了好?镜头的最后蒋先生恋恋不舍地离开,临走前反身锁上门。那一刻,我潸然泪下。

《房东蒋先生》影评(二):这个矛盾的老人真是个有趣的老人!

这就是我喜欢的那类纪录片,被记录者是这么的立体爆满有血有肉,他的故事是这么的丰富,或者可以用另一个形容词来形容——有趣。

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使他养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生活哲学,这也决定了他被记录时的生活状态。出生于上层家庭和严格的家教使他具备了贵族的气质,也让他自立,对生活充满态度,也一直保持着精致的生活方式;早年被家人抛弃使他缺乏安全感,也不愿去相信他人,导致一直单身,独守这大房子。

他是矛盾的,被全家人所抛弃,他对家人哪能不恨;但他对家人也是想念的,他一直守着家人留下来的大房子也是为了守着一份对温暖家庭和家人的思念。

他也需要社会支持,曾经也是社交达人,也想获得爱情;但他还有这个大房子需要守护,再加上自身缺乏安全感,只能拒他人五千里之外,单身终生,再也没获得过他最想要的家庭的温暖。

有时会感觉他有点死板守旧,例如会坚信纸条形式的社会契约,那纸条在我们看来什么都不是;守旧的他却熟练使用打字机,一个老年人也了解那个年代并不普及的计算机和摄像机,他实则是一个潮老头。

对于记者,老头时常会表现出若有所思,想要有所表达;但当记者追问或引导时,他很多时候却选择沉默或无事而言他,内心的矛盾使得我们看起来老人十分傲娇。

对于他的房子,老人是爱的,也是留恋的,因为这里有他曾经温馨的家庭,他自己也在大房子里住了几十年,守旧的老人对房子肯定是有感情的;但他也想离开它,获得解脱,文革期间离开后,他十几年没在回来过,就算经过也是绕路走,后来老人父亲寄回来房子的委托书他才重新回到房子,老房子守了几十年,压抑了几十年,自己的生活被破坏了几十年,离开前一晚,记者和老人在房子里以踢东西为乐,嘴里还大骂该死的房子,这应该就是解脱前的宣泄吧。

这个矛盾的老人,真是个有趣的老人!

《房东蒋先生》影评(三):再也不见永远怀念

没有家,住哪都是浪迹天涯。

片头用几个简单的镜头笼统的概括了蒋先生一天甚至是多年来的生活。娴熟的切方火腿,柠檬片,三明治,热衷于沏茶配柠檬,过滤咖啡。阴雨天,带着浴帽,只为了不弄乱打了发胶的发型。五十九岁的蒋先生,在这个老宅里几乎要度过了一生,但躲不过的仍是时代变革。

蒋先生是上海人的典型代表。讲究,节俭,细心,有情调,绅士风度。不得不说,在蒋先生身上能看到最真实,但却没落的老克勒形象。

现在的上海,已经是焕然一新,蓬勃发展的国际化都市,依然还有不少老克勒的存在.然而作为旧上海殖民文化的最后一代。老克勒们犹如最后的贵族,逐渐淡出在现代化上海的舞台,而这些没落贵族的后裔们,也绝大多数都已经趋向平民化了。(摘自百度老克勒的搜索。)

作为为数不多的老克勒,蒋先生的一辈子都是与这幢神秘的大房子有关。蒋先生六岁父亲离开上海前往香港,随后几年间母亲带着兄弟姐妹陆续搬往美国。家的概念于蒋先生而言大概也就是这幢花园洋房了。十八岁赶上文革,赶出唯一的家。十八年后再度回来,拒绝成家,一人独守空房。在这个繁华城市中的老克勒,自居世外桃源,一人保留这个城市的旧精神生活。俨然这一切就要不复存在了。本片的摄影者梁子在最后反复问蒋先生对这里是恨还是伤心?蒋先生并没有准确的回复,而是不停的找话题来缓解尴尬气氛。蒋先生自己也谈到已经两个晚上没睡觉了,不知道在想什么的,没啥想的。一个将近六十的老头,用一辈子来守住资本主义,用一辈子来守住那套空房,却在这辈子接近尾声的时候,离开了一辈子守护的东西。用竹篮打水一场空来形容蒋先生的一生真的不为过。终究我们还是输给了动迁组,输给了变革,输给了国家。

蒋先生和小梁走之前喝了酒,踢着空房里所剩无几的小零碎,踢碎的不仅仅是东西吧,我想更多的应该是蒋先生不可修复的创伤内心。一辈子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小梁跟他在一起,像朋友,又像是他的孩子。小梁为蒋先生买了蛋糕,给他过生。口口声声说着别人系的笨,自己却解不开的蒋先生已经跟着这个社会脱节了,可现实却没能力让他就那样活下去。蒋先生说东西都可以搬走,而那棵白玉兰数是搬不走了,镜头由远及近,自上而下拍着那棵白玉兰,画面里的白玉兰只有含苞待放的骨朵,可蒋先生说它盛开时能开到一千多。镜头转向蒋先生,夹着一支烟,慢慢拉远,一个老男人伫立在阳台,目不转睛的盯着不远处的那棵白玉兰。古稀之年的蒋先生要学会忘掉过去,重新适应社会,泯然众人。

说着再也不见,内心却是说不出来的想念。

我们生的时代正在悄然改变,不经意间发现守旧已经变成了一种老土。时代,社会始终是在变的,也没几个人究竟能说明这时代是在前进还是在倒退,只能很无奈的说它已不复当年模样。

关上门了,再也不见,老克勒。我会怀念的……

《房东蒋先生》影评(四):一生的意义

昨天看了一部叫做《房东蒋先生》的纪录片,很有意思。蒋先生原先是老上海大户人家的孩子,家人在解放后都离开了大陆,于是终其一生,住在上海的巨鹿路上,守着家里的那栋大宅子。他年轻的时候很帅,但终身未娶,害怕这栋祖宅被外人占据。他自己做火腿三明治,洗衣服的时候手不碰到水,喝欧式红茶,要先把茶包放在锅里煮,然后在杯子里切上一片柠檬,他自己煮咖啡,下雨出门要带个帽子,不让发型乱掉,朋友说他很会跳舞。老宅的装修简单,家具家电也都不见豪华,只是他的习惯让人觉得他身上残余高贵的气息。他生活很简单,煮茶煮咖啡用的都是普通到寒酸的小锅。你买得起几千块的咖啡机?你没有他高贵。

上海老弄堂改造,开发商开始拆老宅四周的房子,蒋先生只是不愿搬,于是开发商出价360万,还是不搬。直到老房子周围都拆干净,没人住了,终于知道不搬不行。虽然律师把价钱谈到530万,但蒋先生一丝喜悦也没有,搬家前的几天,睡不着觉。他说,没什么好想的了,但就是睡不着觉。和拍摄记录片的女记者喝了酒,然后踢屋子里的东西。一个稍胖的老身躯,踢着,踢着。

片子后面,他让记者把他宅子边的一棵白玉兰树拍下来,然后念叨,这树开花的时候,有五百朵到一千朵,都看不见叶子,满树漂亮的白花。后来蒋先生旁白说,这树再开花的时候,说不定有两千朵。说这些的时候,画面里的树,只有几百根光秃秃的树枝。

他说,中国人分不清前和后的。逝去的日子,叫作“以前的日子”,而未来的日子,也可以叫作“前面的日子”,也可以说是“往后的日子”。这个发现有什么意义呢,大概没有什么意义。就像往后这个房子会消失,而之前蒋先生守房一生的意义也会随之不存在一般。

这个片在技术层面上,也简陋,但这栋已经消失的宅子,这个攥着500多万却不知如何是好的老头,加上这一辈子的故事,让这部片贵重起来。一如蒋先生这个人。

《房东蒋先生》影评(五):想起了外公

一辈子固守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坚守着这栋老宅,如今却要被迫搬离。嘴里说着恨透了这栋房子,其实连窗前的一棵白玉兰都是那么的不舍。

难道晚上煮红茶就叫资产阶级?他们一辈子都过着这样的生活,这是习惯。

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公,就住在蒋先生家旁的瑞金一路,同样的文革让家人至今不愿提及过往,兄弟姐妹好几个也都去了香港台湾,一直无法得以见面。只记得他对吃的非常讲究,不但自己厨艺了得,好多东西都有指定购买的商店。头发永远梳得整齐锃亮。。。当年拆迁时外公由于年岁以高已经行动不便说话也不是很清楚了,我想他应该也有很多很多的不舍但却无法更多得表达了吧。

搬家没几年外公就走了,虽然那片地拆迁后好几年都没有动静,外婆也从未回老宅旧址看过。

《房东蒋先生》影评(六):以“先生”的名字活着

守着巨鹿路的花园洋房几十年,未娶,依然保持精致一丝不苟的生活习惯。我有感于自己看片时候的情绪起伏,这肯定又是一个纨绔子弟为自己不创造劳动价值制造的借口。但是,看到导演梁子飞扬跋扈的闯入了老宅男的生活,又觉得冒犯。

也是正是这样的冲突,然后开始尝试理解蒋先生,理解他的淡定。连导演都惊讶于蒋先生的淡然。有些人的纯粹的淡定是会让人恐慌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经历才能让一个虽苦寒但绝对不失精致的老先生(我都不舍得用‘老头’俩字!)面对皇军扫荡一样的姑奶奶,来随便指摘自己的生活,依旧不卑不亢的呢。新中国成立不久,家族纸号国有化,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妹妹离开,一大家子就独独他一个被抛弃在老宅,35年后家人迟来的信件又有何意义。被赶出老宅18年,再重返老宅时候,决定自己独居。在自由和亲情之间做了决绝的取舍,谁见过这样的选择,但转念一想,这又有何不可呢?自己的人生难道不是自己选择?

锦江饭店几百块吃的一顿饭和木棍碾到不能再挤出的牙膏,梳得整齐锃亮的油头和下雨天骑自行车佩戴的滑稽的浴帽,切柠檬片和三明治的生猛的菜刀和耐心煮出得没有泡沫的咖啡,防止洗衣服手沾水的木棒和依然锵锵作响的英文打字机。也许这看似有些滑稽,但蒋先生从不介意你笑他,这是他想清楚的生活方式,胸有成竹了然在胸,也不像那些好为人师的老前辈人前人后的提点你,最多在你喝了速溶咖啡之后轻描淡写的说一句,“那咖啡可是速溶的啊“,微笑的看着你,没有下文没有评价。哪怕你尖牙厉声的嘲笑他那些“资产阶级”的臭毛病,他也会小倔强的回嘴,站好资产阶级老先生最后一班岗。哈哈。

看到这里,我的态度似乎有所改变,一位不拘一格的老先生,自己理发,自己洗衣,抽烟赏花,不喝酒不赌博,没有不良嗜好,一辆自行车也骑得悠悠然,精神自洁,不麻烦别人,不给社会造成危害,有什么好指摘,有什么可指摘的。倒是为自己此刻的狭隘内疚。

一位熨帖的老先生,为还不太熟识的房客准备午餐,睡前还帮忙准备洗漱,这就是为什么他之所以是一位先生,而不是一个老头。一个在任何生活面前保持自己做人的要求,而且保持先为他人的绅士风度,如果说是本身的善良仅仅值得称赞,作为一个阶层的习惯那真的是值得敬畏了。

关于人生态度,我可以理解那种极致的人生自洁,其中并不完全是上海男人的算盘,这‘算计’中肯定有取舍,他不相信有完满的亲情,这是我们常人所“愿意”相信的,一个经历了和母亲、’妹妹的生离,和父亲死别的人,拿起那份勇气过完这一辈子,选择不愿意再看到亲情的分崩离析和人性的丑陋,人生这样或许简单点,哪怕孤独,也可以静静的驻足阳台看一看窗前的玉兰树,数一数那满枝的白花,开心的话,出门去吃一顿好的,有何不可。导演总是企图撬开蒋先生的嘴,让他说些慨叹,痛心,物是人非的话来缅怀这栋老宅,算是最后纪念,还特意买来了蛋糕庆祝。

我倒是觉得,蒋先生那番举重若轻的话,才值得纪念,他要求拍木兰树,拿起摄像机拍导演,他需要记忆的是快乐的陪伴,为姑奶奶冲一杯柠檬茶也是开心的,过去的就让他过去,不再忆,也无需告别,如何体面的过好下半辈子才是他所想的。但其实他也不知道,这所让他怨恨的老宅,他得以为继的坚实堡垒,替他避开了流言蜚语,帮他坚守这份他认定了的生活态度,不紧不慢,这才是他生活的全部,也是他做出取舍之后收获的甘甜果实。

一些小细节,厕所间可以沉思,按计算器,捣衣服,听广播,梳油头,我相信蒋先生很大一部分时间是花在厕所的,厕所是人类的最后一个精神堡垒,一定要有个好厕所。

想到最后贵族盛放并不丰盛的食物的银质餐具,花样年华里苏丽珍遭邻里奚落的出外买夜宵还要穿起的旗袍,那个时代的标本何其动人,让人不免想要回到那个时代一探究竟。人难免被时代的洪流冲洗,如果你坚信你的品位是对的,请务必坚持下去,因为从来没有什么价值,只有取舍,只有你自己。生活有什么滑稽不滑稽,自己想通的生活比相比随波逐流失控的生活靠谱多了,何况蒋先生还优雅的活着,我们还是闭嘴吧。

07/20/2016

《房东蒋先生》影评(七):蒋先生的讲究和美德

蒋先生是个讲究人,非常讲究,不是咱普通人的讲究,不是现在新贵的讲究,是旧式的,红楼梦式的,贾宝玉式的,必须有相应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土壤才能养成的。比如必须你得有十多个人同时伺候过,否则像你我早晚累成狗,想像那样讲究泡茶挤牙膏,那是没时间没条件没可能的。

简单说首先得有不是一般的财富支撑,其次得富三代以上,再次还得有自己的豪门阶级圈,这个圈子不是一代两代形成的,得有长期的社会土壤,怎么也得百年以上。所以现在即便是思聪也是不可能有的。我怀疑香港老豪门李嘉诚家族什么的可能也没有蒋先生这样根深蒂固的所谓讲究。

所以他的讲究在另外的人看来是可笑可恶可恨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美德,

从另一程度上来说何尝不是可恶呢。

要说现在的阶级差别越来越大了。大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可毕竟最穷的人还不至于饿死,还没到了每个朝代末期人民自己过不下去一家死十口要起来反抗的地步。

知道为什么阶级斗争在当年那么有效吗,知道为什么罢工吗。知道包身工吗。

在吃饭都成问题的情况下,讲究有意义吗。另一个阶段的人看了不会恨到骨子里吗。要是乞丐十天没吃饭了还讲究吃相吗?

蒋先生的所有所谓讲究已经失去了使用的土壤。所以他变的离群寡居,变的冷漠可笑。不结婚不交友,但是可以悠闲的拿着祖上留着的财产过自己的旧日子。这和清末的遗老有区别吗——其实他本来就是清末遗老,只是晚生了几年还留了点财产,没染上鸦片瘾。

这才是这个纪录片显得悲凉之处。而他也显然不愿意进入新环境,拿着自己的旧资产一个人像幽灵一样飘过。

他不过是张爱玲笔下旧时代的僵尸。

真的,我一点没夸张。

《房东蒋先生》影评(八):从行者梁子到房东蒋先生

行者梁子,喜欢行走于各地,然后用镜头记录各色人的生活。

房东蒋先生,就是她记录真实的上海男人和hisoldhouse的故事。

虽然,蒋先生不是啥大人物,也没啥真正慷慨的心。

但他对生活的态度却让我着实羡慕。

小铁锅煮着立顿红茶切几块小柠檬片泡2杯柠檬红茶。

小过滤网放着咖啡粉煮滚的开水细细的流进过滤布里渗透咖啡粉流下醇香咖啡。

清晨,他会耐心梳理自己的头发,抹上头油,梳着过多头油的硬发。

然后开始准备三明治和红茶。

我想,这是他少年富贵生活遗留下的毛病吧。不过,够小资!

看完这个纪录片,我忽然想到,原来生活的好坏,真的取决于自己的态度。

蒋先生没工作,只靠租小洋楼部分房间为生,却也把自己的生活过的很有味道,即使很寂寞。(他未娶)

自己是真的可以和自己玩。

有时候,过于依赖,只会放大自己的惰性。

他和自己,和oldhouse过了大半辈子。最后还是自己带着拆房费离开老房子。

记得他走之前说,再也不要住大房子了,因为老房子已经禁锢他好久好久。

蒋先生没有太多的面部表情,纪录片里看到的只有他淡淡的微笑和温婉的声音,和梁子的粗嗓门对比很大。

我想,只是一辈子的积淀,练就的平静。

触动很深……

喜欢纪录片,喜欢梁子的记录……

看这种片子,让我恍如过上别人的生活。进入别人的视角看待生活,换种眼光。

《房东蒋先生》影评(九):文明的悼念——纪录片《房东蒋先生》

我不晓得这个题目是不是恰当。但显然我目前找不到更好的选择。

很多类似的片子,包括一些人文一些的,没有“色戒”的电影,都没有好一点的档期,就是这次有幸由纪实频道组织的《真实中国》纪录片展映,即使得到了新天地的大力支持,也只是一个非双休日的下午。我们要如此费劲得去与“真实”见面,这是不是一种文明的堕落?

《房东蒋先生》一开始还以为是一个现在已经司空见惯的关于拆迁的故事。但事实上这位蒋先生可谓是一个非常之特例,一个人拥有处于闹市的四五百平方米的独立楼房,年近6旬不结婚不生子,完完全全一个标准的上海“老克勒”,精致、细致、谨言、慢条斯理,他可以一顿吃几百元的大餐,但不妨碍用木棍把牙膏挤到最后一点;他诚实守信,任何事情都讲究规则;他知识丰富,寡言少语中不失机智;他脾气温和却不迂腐。很多在旁人看来麻烦的事,他一丝不苟;很多在旁人看来不屑一顾的事,他很顶真;而很多别人很在乎的事,他似乎已经看透。

想起若干年前,率先尊重妇女的上海男人被全国人民笑话为妻管严;在上海自己掏钱看比赛看戏被认为缺乏人情味。可是现在呢?

今天看伦勃朗与黄金时代的画展,可以看到别人的文化、宗教与社会道德价值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关键是一直传承到了现在,显得那么厚重而自然。我们的辉煌过去自不待言,可是回首看看“老古董”一般的“老克勒”的点滴言行,本应该自然不过的,在当下却显得突兀,陌生到甚至可笑。

这难道也是文明的进步?

所以很好理解,为什么轰隆隆的推土机到处耀武扬威。如果说当年的十年混乱是意识形态上的一次精神错乱,那么当今的推土机则是被举国亢奋的物质欲望所共同劫持,这个世界上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事情。

而一个在别人眼里属于物质上的富翁的“老克勒”,却因为老宅的拆迁而陷入了精神世界的沦陷。就象他自己所说,这个世界上让你得到一些,也得不到一些。6岁那年父亲就只身离沪,18岁时,母亲和兄弟姐妹陆续离开,房子成为了他唯一的依靠,从此也给他留下了难以弥合的创伤,家庭的沦陷直接导致对自己未来婚姻的不自信——我不认为蒋先生不结婚仅仅是出于独享房子的考量。更甚者,文革动荡导致他离开老宅整整18年,久别重逢,他还曾经以为是永恒。

第一次别离的18年里,他不曾回来,甚至故意绕道而行。这一次,他在别离的蛋糕前许愿的话是:离开这个该死的地方,太幸福了!

虽然摄影师梁子一直在逼问他:你是恨还是伤心?然后蒋先生始终是淡淡的表情。然而就象他自己说的,这两天一直睡不着,我也没什么想的啊。

最深的,其实已经融入了自己的内心,看不到了,18年可以绝不回来,并不是蒋先生说的,历史的一页翻过去了就算了,而是根本他难以面对这个所谓的历史而已。

这一次也一样。

我在想,当满世界都是带着创造全人类的美好生活的帽子而不断吞噬着无数个体的精神家园的时候,文明这两个字已经颠倒了吧。

所以,我把这部片子看成是文明的悼念。不是说蒋先生的生活才代表文明,而是精神生活以及道德皈依的沦丧将终让我们自以为是的文明走进坟墓。

写于2007年11月。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8904f01000c9n.html

《房东蒋先生》影评(十):一个人的孤独

看着看着,泪都流下来了。

蒋先生该是一个多么孤独的人啊!

开始就很奇怪为什么他一个人住在这么大的房子里,也没有结婚。结果是因为解放前,他6岁时,经商的父亲一个人去了香港,然后其他兄妹也都去国外了,18岁时,妈妈带着妹妹坐火车,上车了才告诉他,她们也是去香港了。他们所有的人都丢下了他,留下他一个人在偌大的房子里,留下他一个人在茫茫人海的上海。

快结尾时,他说从没人帮他过生日,作为一个家境富裕的商人之子,这是多么难以理解,其实也是很好理解,只是他不想说出来,他从来就不是他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一直都不被他们深深爱着的,否则不会把他一个人丢在了这里,丢在这个老房子里。

他,蒋先生守着房子,很难说不是在守着希望亲人们能回家看看,看看他,他在等待,可惜等到房子被拆都没等到。

这恐怕也是他不结婚,不要叔叔住的原因吧,他想把房子留给自己的家人,可是他们都不要他了。他还抱着希望在等待。

蒋先生,一个人精致的孤独的活着,哪怕别人都不理解,哪怕没有谈得来的朋友,那又如何?又有谁真的了解过他内心?拍摄者不明白,梁子活得太粗糙了,实在不能明白一个精致,敏感人的内心,好多次,梁子都没认真听蒋先生说话。蒋先生的家人不明白,他们以为他不会痛,所以抛弃了他,或许他不够乖巧,或许他不够机灵,他们留下了他,可是他也是一个人啊,小小年纪便被留下了,留在了动荡的年代,留在了人心难测的现实,没人问他过得好不好。

其实我也很想知道那18年被赶出去的时光,蒋先生一个人在哪里生活,或许只是他不想提及的吧。

 

上一篇:狼与香辛料结局

下一篇:电影青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