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正文

白银帝国影评

摘要:爱文章网收录白银帝国影评,《白银帝国》是一部由姚树华执导,郭富城/郝蕾/张铁林主演的一部剧情/传记/历史/爱情/古装/家庭类型的电影,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大家一起来看下白银帝国影评吧。

《白银帝国》是一部由姚树华执导,郭富城/郝蕾/张铁林主演的一部剧情/传记/历史/爱情/古装/家庭类型的电影,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银帝国》影评(一):JustSoSo

几年前,原XXX的XXX请客吃饭,席间谈论到郭台铭准备拿出一亿拍他老家的故事。而且传闻郭打算买下某个电影公司,涉足电影业,把这个项目当成是尝试性的第一步。于是许多人都虎视眈眈的瞅着这一亿。当时就感觉这些人真够贱的!也感觉他们勾搭不成。后来果真没勾搭成,老郭找了于冬和韩三平。当时某个叫嚷嚷的导演也没得到郭的垂怜,结果起用了一个新导演,而且是女人。

今天陆陆续续看了这部电影。大失所望。讲故事的方式恐怕连八十年代的电影都不如。除了画面一无是处。难怪票房惨败!不过后来看郭台铭说话的方式和指手画脚自以为是的模样,也感觉他肯定从中掺合瞎指挥了。电影到底不是谁都能玩的~

《白银帝国》影评(二):偏爱看美人迟暮,英雄气短

有人说,一部好的作品可以让你思考。我却觉着一部好的作品能迷得我神魂颠倒罔顾其他,一部不那么好的作品才会使我动脑。后者如《白银帝国》,白天看了信手涂抹几行感想,犹感不足,夜里找原作来看,第二天不由自主想了一个上午。

想的是两件事,不包括昨天议论的影片的精彩程度:起初怀抱的对晋商事迹的兴趣,在读《白银谷》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又越发关注书中用心良苦的布局在影片中如何展现。前一部分里票号的功能、“股”的意义等背景资料,为理解晋商故事所必需;后一部分我的观点颇为主观,实在是由于影片与原著差异太大,想多谈一点。

第一部分中,如“票”、“折”、“股”等的名词的含义是中国古代社会固有的,异于我们通常理解的自西方引入的概念。首先,清代产生的票号,其作用与银行有相似之处。书中提到了票号的两种主要业务,其一的凭据姑且称之为“票”,将银两存入此地票号,便可持出具的“票”在有办事机构的彼地取得银两,类似于异地汇款,正是晋商最早开展这一业务,并因此产生了“票号”产业。其二的凭据或可叫做“折”,同样是向票号存入银两,但数额较前一种少,商铺出具不记名的“折”,持折人既可以凭“折”向票号支取银两,也可以将“折”馈赠他人。票号业务多样,但电影中涉及的主要是以上两项。其次,票号的经营理念和行业规范。东家出资,掌柜经营;出资者取得“财股”,有一定资历和成绩的经营者取得“身股”;在分配盈利时,“财股”和“身股”的享有者都可以取得分红,在分担风险上,出资者要负担亏损的风险,经营者则不必承担损失;掌柜通常由票号培训的学徒担任,优秀者能取得“身股”、身家丰厚,但掌柜一旦被辞退,取得的“身股”不能带走,即使能被其他票号录用,也很难再取得新东家的信任和高额的报酬。

tbc

=====================================================

觉得评论这部片子有浪费笔墨之嫌,大可不必。然而多少好片都对着电脑显示器草草看过,这片子竟对着银屏看了一遭,说两句吧,寥慰票钱。

如果有人已经买票了,我的说法就是,恩,音乐不错,有林海。没了。

我不懂艺术,只会看热闹。没看预告,知道是讲晋商,对历史的那一段略有知觉,我观影的同伴历史也不知。我们进场早,后面一对一对进来的都是情侣,影片开始后我猜测,他们也许,都看了预告里有感情戏?

从情节的编排上设想,如果谈情说爱的部分浓缩下,90分钟这部戏就到头了。感情戏里有现实有回忆,整个故事有事业有爱情,通篇来看,叙事的详略似乎有问题;分看来看,前面的铺垫还挺抓人,后面要么渲染过度、要么无处着力,显得虎头蛇尾。

由此观之,这个晋商的故事讲得精彩与否不好多说;晋商命运与世浮沉,本是晚清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本剧改编自成一的《白银谷》,不妨找书来看。我想看的,是皇朝威严与票号财力间相互倚重又根本冲突、妥协退让中迂回抗争的张力,现在看来,似乎期待得过分了。

:《阅微草堂笔记》中有相似故事,有人评价是“亦贞亦淫,不贞不淫”,拿来与商业片作比,一笑。

《白银帝国》影评(三):重启白银帝国-首映记

(8.19上海美罗城夜场

冲着郝蕾和郭富城激情戏去的

意外发现是会员专场)

之前没有做任何功课,全凭上海台的静距离对郝蕾的采访才知道此剧,讲述的是清朝晋商,当时中国估计乃至世界的数一数二的大金融家族,康家的天成元。

故事平铺直叙,采用康老爷(张铁林)的儿子,康三爷(郭富城)的弟弟老朽时候的回忆,所以整个故事并不紧凑,有点像北方的冰糖葫芦,没有一个完整的前因后果,完全降格成了大家族的回忆录。

主题?

导演ChristinaYao在场末答观众问时候肯定了片子主题:仁义

但个人感觉以下主线故事跟仁义不搭界

主线故事:爱情?

康老爷和康三爷都看上了虚构的历史人物一个有美国教会背景女海龟(郝蕾),这女人很有先进知识,但是还是逃脱不了成为封建家长们幕后交易的牺牲品,先是以家教理由把(郝蕾)骗进康家门,后来和康三少爷眉目传情,正当以为两人可以明媒正娶成为夫妻的当口,发现了原来事实是康老爷垂涎于他想上了她美其名曰传宗接代,而且阴险的康老爷立下门规康家不准纳妾,康老爷丧妻,康三爷已有正室,家规不能破啊,从了从了吧,原本要成为少奶奶的她成了老板娘,震撼了一对lovebirds的情感世界,康三爷策马出走隔壁,(郝蕾)铤而走险心生一计,可惜康三爷的马太快来不及听这计策。。。(郝蕾)幕后支持者美国教士知道悉心培养的暗棋被三角感情搅局,破坏了某种影片没交代的渗透目的?让她施行计划但完成之际也是赴美之时,计划完成,康老爷深感“洋漏子”不好捅续弦再娶别人,康三爷回来见面得知计划和真相,也只有相拥而泣,生离死别一条路可选。

所以在爱情戏里,康老爷还是要扮演生意场上的大佬,通吃而后快,儿子的爱人只要喜欢也要碰,可能也是急于生儿子?!(郝蕾)一个被动形主动的角色,反抗不了康老爷霸王硬上弓,就想别的招数整得康老爷吃到她但也没法拥有她,但是对康三爷的明显也是用心机而不是纯粹的情感,以至于康三爷一直埋怨她有什么事情都瞒着不说。康三爷是纯粹被动的人,敢爱不敢上的当时的新潮男人,在感情方面不够MAN的近完美男人。

主线故事:商道?

康老爷心肠硬,用人喜欢权术之道,用名利威奴化中层干部;

康三爷洋墨水,有点MBA管理之道,坦诚建立有执行力的中层领导核心,反感一切溜须拍马之人。

康老爷推崇义,要做大哥收服小弟,建立中央集权组织核心。

康三爷推崇仁,要平易近人团队合作,关键时刻舍利以维持企业形象。

天成元票号,乘着李鸿章维新大环境,成为庞大金融机构,金融储备估计在当时世界上都可以排到前三,但是随着清王朝推行政府纸币银票而丧失大客户,改变经营策略吸收中小储户,后来在加上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侵略军阀混战,古老运作方式的银行在康三爷保守和稳健的领导风格下还算保住了实力和名声,康三爷掌权度过艰难时期是明智的,后来康家在经历这些之后竟然发现老祖宗早预料到了,所以还是老祖宗,那个借钱创立门户的创始人最牛X!什么都料到了。。。用这个也算符合东亚地区人们的理念,长辈总是对的。

故事跨度大,有跳跃感,没一会,没胡子的人就会长胡子了。

还有看完之后还会有诸多疑问,如每个主要人物的下场交代不清,都在片尾走丢了的感觉。字幕也没交代!是最大败笔!

但是该片投资方来头不小,大手笔投入,一千万还多,美金,还要投放北美市场,估计主要是要向世界发送一个信号,中国,要重启白银帝国的金融地位。。。

三个主创人见面:张铁林,ChristinaYao,郝蕾

张铁林,在影片还没结束就做在第六排,我正前方让我分神认出来了,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很高大,衣服料子很好,脖子上带着现在臭大街的麦腾圈,印象最深两句话,

“人生没有谁能算出来没法预料”

“我后来是去广州打工的”

他很反感他的“皇阿玛”形象如此频繁被提及,看似有想吐的感觉

导演兼编剧兼。。。ChristinaYao来头不小也是山西的,有点长期旅居海外的感觉,在现场有点激动,毕竟是处女作,一袭短发应答有礼有节,我本来最想和她合影的,但是一直从放映厅跟着,她和一个四眼男一直在谈啥终于没鼓足勇气。

郝蕾,大熊猫眼,很疲倦,估计也认为这种观众见面会没什么水准,提不出什么有档次的问题,兴趣阑珊,但是保持有礼貌的微笑很得体,英文名被导演泄露叫做Jerremy???女强人啊~~~

ysonychenreviews

《白银帝国》影评(四):《白银帝国》:浮华中的一丝清凉

ololau/文

09年暑期档充斥着《变形金刚2》的刺激、《特种部队》的震撼、《大内密探零零狗》以及《机器侠》等国产喜剧的喧哗,一次次放肆娱乐的狂欢让人们完全沉醉在了这片浮华中,也就在观众还醉生梦死犹未醒的时候一部剧情片《白银帝国》静静地上映了。虽然片名颇显霸气且很容易使大家想起不久前的《金钱帝国》,但本片的娱乐气却淡的出奇,甚至它的故事也讲得平平稳稳,用一位已经看透世事的老人的语气将晋商风云人物康三的传奇人生娓娓道来,节奏不愠不火,宁静安详中萦绕着康三的一股悲悯如圣贤般的气质,为这个夏日浮华的饕餮视听盛宴注入了一丝久违的清凉。

电影《白银帝国》根据长篇小说《白银谷》改编,由长篇小说改变成电影作品最令人担忧的莫过于内容上的取舍,取舍不当不但可能会造成叙事上的重大失误导致故事不完整或者病态,甚至会使原著的人文意味完全消散。历时两年才与观众见面的《白银帝国》作为导演姚淑华的处女作可谓是精雕细琢,叙事进行地平平稳稳、不愠不火,以一位看破世事的老人的口吻将一代晋商风云人物康三爷的事迹娓娓道来,宁静安详中康三爷那仁义悲悯如圣人般的气质流露无遗。面对浩瀚无边的天地,康三爷叹道“天地真大,人怎么自处”,这面对苍穹和生命叩问将他的迷惘和博大胸怀衬托了出来。而三爷站在山崖上再次俯仰天地时他的脸上则露出了如救世主般凝重的表情,这种安宁中的力度极为动人。或许是女人对感情与生俱来的敏感,导演对细腻情感的拿捏也处理得相当到位,康三在寂寞葬礼上面对着造成这场悲剧的主人公,代表着父权尊严的康老爷,他用力地去捶打自己的心,一种无言的控诉和发泄令观众动容,面对着痛苦的事实和自己的父亲他没有办法说什么,哀莫大于心死,他只能用力地捶打自己的心胸,这种处理比大声的斥责更真实更富有张力。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不仅仅是中国的武学原理,更是东方古老哲学的生命体验结论,姚淑华很善于利用这种方法,因此使得本片看似平稳而且没有什么高潮却使观众能够充分融于故事而不感到繁冗。这种颇具文艺气质的笔调如檀香一样温柔安详,令人着迷。

很多剧情简介上都写着本片讲述了晋商的没落和两代人之间法与儒的对抗,其实不如说是一个鼎立于天地间的男人对于人生和生命疑问的找寻。康三开篇即提出“人怎么立于天地之间”的疑问,而接着这个男人的人生经历了种种巨变,并且被迫要承担起家族的使命掌管天成号产业。相较于父亲讲述的那些规矩、法则、驾驭人的门道,他更感兴趣的是利民之道,看着乱世中的百姓疾苦,康老爷心中想的是该卖私盐了,而康三的心中却充满了同情和痛苦,从他那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在为无法解救这些苦命人而自责。特别是最后动用地窖中的那500万两“如何都不能动”的白银时,有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晋商重信,其实更应该理解为康三重仁义,那五百万两白银的用途是给百姓兑现他们的银两,明知如此不但会违背祖上遗训甚至会导致康家的没落,但为了那些无法生存的百姓他毅然请求父亲开窖。康家祖宗遗训上写了两个字“仁义”,给了康家祖宗三十两银子的那位陌生人不是因为康家高祖的那口粥,最重要的是为高祖那颗自身潦倒困苦时仍然帮助他人的仁义之心所感动,五百万两白银不能动只不过是后辈的曲解,康三打开祖宗遗训的时候也证明了自己的坚持是正确的,同时他当然也找到了那个重大命题的答案,人之一生唯有仁义立身方无愧于天地。正是因为这种对于生命价值和人生哲学的找寻,电影充满了浓浓的人文精神。

在这个炎炎夏日,一场场娱乐狂欢盛宴此起彼伏不得消停的时候出现这样一部具有人文精神和教育意义的电影更显得难能可贵。这部电影无疑是这酷热中的一丝提神的凉风,可惜的是那些喧嚣轻易盖过了这一声发自内心的生命叩问,人们大都浑然未觉,本片的观众更是少得可怜,这大概就是剧情片在当下中国的悲哀吧。

《白银帝国》影评(五):白银帝国真的很白~

本片,一直打着反映晋商历史的风貌,但在观影过程中我似乎毫无察觉~从影片的一开始就铺垫晋商的各种风貌,但只是轻描淡写,即到深入之时。却转而描写三爷于其继母的爱情故事,父子俩为一个女人,心头如此纠结竟占全剧二分之一~导演意图是在描写中国传统的凝重和为家业传中接代的重要性,可惜是在是笔墨太深,乃至影响正剧描写晋商历史的叙事过程~中间德法联军侵略中国,带给晋商的灾难和清朝晚期纸币萧条的种种重要剧情竟然片面代之,没能深入其中心思想,让人看了实在很不过瘾~乃至后来杀死镖头的岳长柜只是埋下伏笔并无后来结果,导演似乎是想说钱庄后来的种种灾难,但对于这种无解的办法实在让人难以信服~最后地下拿出那个“仁义”似乎是在点睛但前面剧情实在过于破碎,点睛之笔反倒让我觉得过于唐突~最后以画外音讲诉,我以为久违的高潮终于来了~可是却迎来了电影的结束实在让我倒哉!!!(存属个人意见,望有异议者见谅)

《白银帝国》影评(六):人的自处——《白银帝国》

“天地真大,人真小,人怎么自处。”

《白银帝国》起初,康家三少爷立于苍茫天地间这样自问。这话向观众宣示影片要深入的道理,配着画面中天空、土地的苍凉感,成为颇有气魄的开局。故事看下去,美术设计奚仲文给出招牌式色彩艳烈流溢感强烈的画面,配上沉稳的镜头移转,颇引人入迷。

郭富城饰演的康家三少爷,影片起初,沉迷酒色,不为康老爷待见,然而一时间家难连连,康家老四疯癫,老二摔残,天生聋哑的老大不能担承家业。尽管康老爷子不乐意,仍无奈地叫住康三:你是咱家唯一的男丁了。康三爷这个贯穿始终的角色,导演明白必要给他一条曲折艰深的成长路,在全面掌管祖业票号“天成元”之前,他需端详自己的本性,需学习经营理念,需懂得审时度势,需厘清善恶是非,最终找到于世界稳身起行的立场与信念,并以之纵横天地。

康三爷爱上的英文老师杜筠清被父亲强娶为妻,只得以母亲相待,这条爱情线索勾勒康三爷的本真。杜筠清叫他不要像父亲一样守旧而泯灭人情,康三爷于是向往真爱,而真爱向善,他便确信自己不能够像父亲以老奸巨猾的态度立足商界。他一向抗拒父亲,父亲教他“制道有三,利、名、威”,这都是旧时代守基业,利用手下滑而不奸的“门道”,正直的北京分号戴掌柜可以得名、可以得利,然而他做事完满无差错,不能以“威”的刑罚镇压,老太爷于是不放心,想出收义子的主意,戴掌柜不愿意,票号大掌柜的位置,老太爷就不愿给他。而康三爷选择的学习对象,正是正直且有经营天才的戴掌柜,他跟随戴掌柜习得商业的维新法,建立现代式银行。然而在国难当头,大清纸钞成为废纸,票号银两又被叛变的邱大掌柜与盗匪分吞,他只愿尊崇自己的良心,不顾父亲反对,挖开祖传银窖,分给向自己银号存钱的穷苦人民。

康三爷的成长路,姚樹华导演只以一种雄心拍到皮毛,拍出大致的轮廓与线条,许多细节错失了。这成长本该比现在好看许多倍的。庞大复杂的晋商帝国为康三爷提供了绝妙的成长舞台,其中商业与官宦的勾结,镖局与盗匪的平衡,洋人与义和团的对峙,真遍布荆棘与陷阱。然而这些值得一出好戏深入的话题,都一笔带过,走程式化的过场。

影片的重点被挪到康三爷的爱情,以及康老爷子对支撑家族进行的种种布局上。张铁林演老爷子的老辣圆滑,处事狠稳,入骨三分。面对自己儿子悖逆祖业的路途,开创自己新天地,那种苦楚也演得分明而不做作,这角色可算十分经典。

但康三爷与杜筠清的爱情,则落笔太多太长,致影片拖沓、气韵阻滞,妨碍剧情行进。不知是否女导演的缘故,一入爱情戏便绣花一样慢下来,每个眼神、每句情话、甚至手上每个动作,都不惜铺陈特写来煽动观众感情。比如最后,三少爷晓得杜筠清没有死,二人在树林相见,辗转悱恻,要分离而舍不得分离,情节到这里好像暂停,树林景色美极了,演员情绪苦极了,于是镜头兀自留恋两人的缠绵,好像导演愿意将电影结束在感情泥潭里。

这种电视剧般滥情的拍摄策略最终挤占帝国金融事业的描写空间。这段情感纠缠许多时间,使观众注意力涣散。宝贵时间如此浪费,不如留给下文票号维新之后的经营细节。然而故事已近尾声,导致后面草草收摊,这要死不活的爱情,几乎叫电影断了气。

影片颇有几个好场景。比如开头一段年终分红的场景,院子里呈方形摆开四条极长的算盘,百十人排开在算盘前,有人高声念帐本,这些人的手指噼噼啪啪于算盘上飞动,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随后有人报出一年两千多万、抵大清国库一成的收入;再之后,康老爷子为各掌柜分配红利,声洪亮,众人喝彩,掌柜自夸。特别是台湾戏骨金仕杰先生,演天津票号刘掌柜,憋足中气与众人宣布分红比例:“我七厘、七厘!”再冲宣布要请客的戴掌柜说:“你们到他那儿报道,我给钱!我给钱!”分完红,一群小孩练武,代表票号生意生生不息的兴旺。此段拍得气势如虹,流水行云,叫人佩服。此外,影片中间,康三爷与邱掌柜塞外历险,夜晚遇见狼群奔袭,三爷努力成功驱赶。这一段紧张、曲折、剧烈,狼的特效也做得自然到位,是国内影片少有的优秀特效动作场景。

影片最后,三爷从祖宗留下的银窖中取出一幅字,徐徐展开,墨黑的“仁、义”,几百年后仍历历在目,仿佛三爷坚实的良心,这意思,是祖辈商业道德的回光映照将入新世界的三爷。这也便是影片的雄心所向——导演姚澍华希望故事纷繁的头绪里能蒸凝出商人的“仁”与“义”。儒家“仁义”,千百年来被各种野心赌徒攥入手心,作狡诈的欺人幌子、堂皇的吃人借口,但《白银帝国》强调的“仁”与“义”,是剥离了利益用途良心与本性,是导演期望看到的商业道德。仁,爱人;义,人路。康三爷期望奉行的是真仁义,他爱众生,走商人应走的信义路,而不像康老爷子以仁义的借口埋葬良心。

但还是老爷子的形象好,因他代表了实情。毕竟,奥利弗·斯通的《华尔街》里无尽的贪婪才像是真商人,而这种人遍布当今。康三爷只是导演的美想。这电影抛却“无奸不商”,给晋商造一种新概念。“仁”与“义”在晋商那儿究竟是怎样,我没看过小说原著,不懂得经济史,不得而知。电影中着实给了票号门口那些伤口溃烂的平常百姓一些镜头,来展示他们生存的惨状,但这些悲惨终究只能做情节的陪衬,导演绕开了说起来一定可怕的话题。

导演只希望倚仗描绘晋商家族的维新者,将中华文明中向善的一面移交当代人,给泥沙俱下、污秽沆瀣,然而形势大好的时代展示具希望的价值与信念。影片以这价值和信念郑重回答起初的问题——人怎么自处。这是《白银帝国》难得的,极可贵的天真,也成就了这影片所持的信仰。

(评分:7/10)

影片资料:

[白银帝国]Empireofsilver(2009)

导演/编剧:姚樹华

主演:郝蕾、郭富城、张铁林

制片:焦雄屏、姚樹华、JeremyThomas

《白银帝国》影评(七):我是一只猫之白银帝国

我是一只猫。

我是一只爱吃鱼不爱吃老鼠的猫。人们说猫爱吃鱼不爱吃老鼠是嘴刁,其实不然。麦子名兜字仲肥曾经曰过:“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有腿的。”这没有腿的指的就是鱼。鱼肉不仅细腻可口,而且可以降低血脂,预防血栓和中风,还能保护心脏,使人变得聪明和心情愉快~

人们常说我是一只懒猫,因为我看他们的眼神总是一成不变。其实当一只猫看见鱼和老鼠时的眼神是决然不同的,差别就像男人看见林志玲和芙蓉姐姐时一样大。当我看见鱼的时候就仿佛已经接触到它光滑的外表,柔软的身段,性感的嘴唇。。。乖乖的钻进我的肚子里~当我看见老鼠的时候需要鼓起极大的勇气,为了种族的延续为了世界的繁荣为了今晚能不饿着肚子睡觉,好吧,请麻醉我的味觉神经。。。呃。。。哦。。。啊

我住在山西的老康家。我一直有一种悲哀的错觉,觉得我生错的地方,因为老康家爱挖洞,挖了洞把白花花的东西放进去,这让我觉得自己生在了耗子窝里。。。老康一共有四个儿子,老大是个哑巴,其实我觉得他不是哑巴,他只是一生下来就对这个世界比较无语。老二喜欢打架,其实他不是喜欢打架,只是因为他生下来就没有大脑,只能用手脚代替大脑思考。老三,嗯老康最不喜欢的老三,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这个老三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在女人的背上画鱼。我平生最大的消遣不是窝在房顶上晒我的肚皮,而是在老三的屋里看他在女人背上画鱼,这充分说明我有足够的艺术鉴赏力。一只真正有艺术品位的猫,就是像我一样喜欢从高雅的艺术中还原平凡的生活,而我听说一些庸俗的外国猫一天到晚就念叨着意大利面条。说完了老三说老四,在我看来,这孩子生下来就是个悲剧,因为老康前三个儿子已经把他的身子骨耗得差不多了,用剩下来的边角废料拼凑了他,肯定还没过质保期就得报销。

不出我所料,老四果然悲剧的疯掉了。事情得从老康的一个掌柜上吊说起,这个掌柜上吊呢又得从老康的四儿媳妇被绑架说起,这老康的四儿媳妇被绑架呢又得从上吊的刘掌柜逛窑子说起,这刘掌柜逛窑子呢又得从老康定下的门规说起,这老康定下的门规呢。。。自然得从老康说起。

在我眼里,老康是个很有个性的人。比如说有一次,老康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给儿子们请了个留洋回来的年轻女老师。大家都知道,老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除了给儿子们教书的工作外,老康还打算给这女老师委以育人的重任。老四疯了之后,育人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压得老康茶饭不思夜不成眠,于是乎,他不惜动用绳子和剪刀,非要亲自和女老师(这时候已经提拔为他内人了)一起完成光荣而艰巨的育人任务。虽然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样的行为不免有些兽化,那姑且就算老康是个重血脉讲传承的半兽人吧。

本来育人的任务是要交给女老师和老三来完成的,但是老康对他儿子说了:她是你老师(你觉得合适吗)?于是老康不顾年老力衰,毅然把儿子拉下火线,扛起老枪重走革命长征路,誓要让革命的火种代代相传。俗话说老猫不上梁,这玩的都是高危动作。

作为一只读过圣贤书猫,我打个比方来形容老康这样的人。他就好比是鲁智深当了主持——只许自己吃肉,不准别人沾腥。用老三的话来说:“是我们的规矩泯灭人性。”

老三虽然刻意要跟女老师划清界限,免不了还时时惦记着她。女老师假装自残、自杀逃出了老康魔抓,老康又找了个能生会养的乡下女人续他的残灯。这爷俩就好比是两只猫,一只猫就认一条鱼;另一只猫没了此鱼彼鱼也行,实在没鱼老鼠也凑合。

老康总是自以为会看人,驭人。其实那都是对付狗的一套。他对邱掌柜就是,打人家几棍子,赶出门去又找回来,就以为人家会一辈子捡你吃剩的骨头给你看门了,到头来还不是被反咬一口。不要以为你把狗从吃肉的训练成吃屎的就以为狗蠢你聪明,等它基因里的狼性觉醒的时候非咬得你屁股开花不可。

老康总是标榜本家“大义参天”,意思是他家的“义”像古树一样参天,我可以凭我经常到古树上睡觉的经验负责人的告诉大家,古树都是烂在根里的。总结起来,老康的大儿子失聪,二儿子没脑,四儿子丢魂,老康自己缺德,只有老三有情有义有杀气(他老子说的),长得也靓仔。

“不走寻常路”的老三,就是不吃老康那一套,后来更是有老鼠洞里挖出来的祖训给他撑腰,革了他老头子的命,带着本应该流着他的血的五弟昂首挺胸走向新时代。女老师别了老三,漂洋过海去了美国,而我呢,也悄悄的混上了她的船。至于到了美国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白银帝国》影评(八):为什么星星非得是整数~

如果有半星,我会选择给3星半。

晋商、白银、帝国、无数古董道具和精良的制作班底,我想会是一部值得称道的历史大戏,但很可惜,良好的包装下,没有历史大戏的硬装,反而有了偶像爱情剧的影子。

郭富城和郝蕾的爱情戏看第一出觉得不错,看第二出觉得够了,看到第三出第四出,我开始皱眉头。最后看郝蕾死而复活,两人浓情蜜意时我已经不停在骂“贱人”了。实在很不喜欢她这个角色,也跟电影内容有关,你不好好的讲家族兴衰史,搞那么多爱情戏份干吗?三少爷会沉沦是因为女人,三少爷被逼着当家是因为女人,前一天还跟父亲承诺保家,第二天女人一出现就忘本的一干二净,要跟着她跑了。两人在树林缠缠绵绵,在城门外生离死别,再加上前面是不是出现他们的缠绵戏,一部2小时的电影有1/3以上都被爱情戏占了,烦不烦?!反而关于家族、历史变迁、主人公的内心成长都快速带过了。

回想起来,还是电影前段比较好看。晋商银号鼎盛时期,展现了不少民风习俗,还挺有历史大戏的感觉的。另外电影配乐和取景也很不错。

推荐的另一个原因是,毕竟是中国人拍的电影,还是应该要支持的。今天周六,下午1点10分的场,照理说人应该不会很少,可是一个厅里就十来个人,比起外国大片上映时坐的满满当当的影院,真是冷清了不少。如果大家都不愿意掏钱去捧国产片(包括港片台片)的场,那只会使情况越来越糟恶性循环。

《白银帝国》影评(九):改编烂成这样真不容易

此电影改编自以清末晋商为背景创作的小说《白银谷》。

晋商票号是中国经济史中不可忽视的绚丽一笔,它包含了无数现代商业中的精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股权激励制度,商业汇票,甚至还有期货交易,还有对现代中国很有意义的:对诚信守则的推崇。

然而,这个导演太TM烂了,生生把故事改的这么恶心!看的时候真是让我忍不住想骂人呀!他怎么忍心这么下狠手糟践这么好的故事呀!他这种智商这种对故事的理解和叙述能力怎么好意思出来丢人现眼呀!!

导演删去了小说中一切关于晋商制度的牛逼之处和那段历史的故事主干(不知道原著的观众看的肯定茫然死了),留下的全是细枝末节和无关紧要的小屁事儿还不断的夸大夸大再夸大,我看到大多数情节都要努力回想才能想起原著中好像是提过那么两句。。。最变态的是还生掰出了郭富城和郝蕾这对乱伦加卖肉的破烂情侣。。。操。。。中国观众有那么饥渴么。。。

这就好像把三国改编成言情,把琼瑶拍成武侠,读个红楼梦您楞能以为重点在科幻。。。。

我真是想恳请大家远离此电影,去翻翻原著。

最恶心的一点是导演明明把人家好故事扭曲成那样了,最后竟然要歪回仁义去。。。。操,您那故事有内在逻辑么,别这么糟蹋仁义好不好,真以为观众能比您智商还低呀

《白银帝国》影评(十):精彩的“流水账”

有这么一种电影,拍不好叫“流水账”,拍好了叫“史诗”。这种电影说好拍的确很好拍,只因内容丰富,一段段故事拍完足够塞满一部电影;这种电影说不好拍倒也确实困难,要在巨大的时间、空间跨度和众多人物之间找到平衡与共性,使观众在倾听漫长故事的同时还能被片中的情绪所打动,意旨所启迪,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白银帝国》就属于这一种电影。

走进影院之前就听说了本片超长的制作周期,反映到大银幕上的第一感觉就是画面很美。蓝天黄沙,广漫大漠,娇翠树林,还有带着“镂空”的大山……最喜欢康三爷站在悬崖上那个远景,不似以往许多影片非要让人站到悬崖边上,而是距离崖边有很大距离,这令观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又不必为主角的安危担心,自然舒缓了许多。影片对于人文景观的呈现同样精彩,康家唱大戏时那个俯视长镜头,一面展现了中国古代深宅大院的结构,一面体现出票号森严的等级制度与雄厚实力。算盘、武术、篆刻、国画以及礼法等传统元素的融入丝毫没有突兀之感,木质的房间、家具甚至食盒都传达出一种精致的质感,足以将观者带入到曾经的那段家族兴衰历史之中。

这段历史被讲述了115分钟,在国产片里算是比较长的,但并没有拖沓之感。我是在银幕黑屏后才离开影院的,听着美妙悠长的片尾曲,看着古雅厚重的雪中宅院,回想全片,最喜爱四个段落——

前两个段落均来自于康三爷与杜筠清的辞别。第一次是康向杜辞行,由于身在家中,康不得不一口一个“母亲”相称,听的人心中好似针扎一般。两人皆欲言又止,连眼泪都不敢多流。后来杜追上康,将父亲留下的大衣相赠,康一句“就算我拿了,于你于我,有不同吗”,听似无情,却实在是正理。其实本片像这样精彩的台词还有很多,比如康老爷在得知四儿媳被绑架后说的那句“亲则乱,让管事的人去管,不伤筋不动骨”。再比如康杜二人第二次辞别时,康三爷说的那句“也许有一天,不管你在哪儿,我去看你”……

两次辞别,身份、处境相异,不变的是二人的真情。由于第二次辞别是在郊外,杜终于说出了嫁给老爷是因为“能看到你”这样的话,但整个过程中两人仍在极力控制各自的感情。没有亲吻,至多只是抓住手,即便如此也能接通心灵。杜那句“记得你小时候有一颗柔软的心,不要变成你父亲那个样子,我们就能永远在一起”,与康日后向父亲说的“她不要我丢掉本性,再见到时我要在她面前抬得起头来”相互呼应,让人觉得两人的心果真从未分离。两次离别,郭富城和郝蕾的表演情真意切,十分动人,尤其是郭,城门口望着女主角的眼神充满了矛盾与悲愁,当女人走远,那眼神又完全被依依不舍所占据。

两位主角演得精彩,本片中的各位配角也都十分到位。就拿本片我最喜欢的第三个情节来说,是之前略闻一二的“夜斗群狼”,在这段戏特效到位且扣人心弦,曾经在许多影片中演绎英武警官形象的演员丁志城,同时赋予了邱掌柜与生俱来的懦弱与顽强的求生本能,加上事后的感恩戴德,都是如此的真切。同样给我留下极佳印象的还有雷镇语饰演的大气平和的戴掌柜,而本人超喜欢的台湾演员金士杰也在片中饰演了一个关系康家走向的角色,还有石小满、常蓝天、吕中,这些戏份不多的配角都很好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务。相比之下,片中的旁白虽有老者的声音,却缺乏历尽沧桑的情感,再加上一些旁白有些多余,我实在是不太喜欢。至于张铁林,一如既往的吹胡子瞪眼,倒也适合家族大老爷的身份,可见该片遴选卡司的工作还是比较优秀的。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很配的配角,就是那个老镖头。在我最爱的第四段情节中,老镖头临死之前的那双眼睛足以慑人心魄,而那个由枪口转到人脸的镜头,虽然可以略微猜到,但由于之前在雄壮配乐下,不血腥却足够残酷的那场战斗的烘托,令真相的揭穿依然震撼人心——关于做人应当怎样做,看人应当怎样看的感慨,连同之前的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

《白银帝国》看似是一部家族史,实际上却在讨论如何做人。正如片尾旁白所言,康三爷“在挣扎困顿中”依然能保持“平静与尊严”,在家族的重托,父权的压力,真挚的爱情以及百姓的利益面前,他的选择有取有舍,却绝不违背内心的准则。康家父子两代人,父亲一切以家族为重,可以为了儿子蒙受夺爱的羞辱,可以不遗余力地传宗接代,在屯盐一事上虽有慈善之心,但仍以家族收益为首;儿子为了家族可以改掉不羁的作风,可以放弃心爱的女人,却在选择友人一事上毫不妥协,从而决定了他在掌握家族事业走向上与父亲的截然不同。有个词叫“交友不善”,实际上并非是朋友决定你是怎样一个人,而是你是怎样的人才会选择怎样的朋友。康老太爷认为人会变,而康三爷认为人不会变,大概是因为他自己就没有被改变吧,祖宗留下的“仁义”二字,正是对于这份坚持的最大褒奖。

精致有神,却仍欠缺力道,似乎还是面铺得太广的缘故。但即便如此,本片虽算不上史诗,也足可称得上一部精彩的“流水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