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正文

色戒电影影评豆瓣影评

摘要:爱文章网收录色戒电影影评豆瓣影评,《色戒》是一部由宾·纳伦执导,古桑/钟丽缇/NeeleshaBaVora主演的一部剧情/爱情/冒险/情色类型的电影,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大家一起来看下色戒电影影评豆瓣影评吧。

《色戒》是一部由宾·纳伦执导,古桑/钟丽缇/NeeleshaBaVora主演的一部剧情/爱情/冒险/情色类型的电影,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色戒》影评(一):沉重的肉身

看了这部电影,立马联想到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人生就是痛苦和无聊之间的钟摆”,快乐和幸福是否定的,痛苦却是肯定的,得不到的东西让人痛苦,得到了却变成了无聊。

我想所有修行的和尚都会有达世的困惑吧,生而为人,必然有动物的原始欲望,为什么要压抑这些原始欲望?压抑了这些欲望还是人吗?这和“存天理,灭人欲”有何区别?释迦牟尼不也经历过荣华富贵,纸醉金迷的日子吗?作为一个和尚,为什么什么都没有经历过,却想要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所以,和尚对师傅产生了质疑,他说道:“你怎么知道释迦牟尼不是因为经历过,才涅槃的?有些东西必须先经历过,才可放弃”。

就这样,和尚过上了世俗的生活。

世俗的生活必然是痛苦远远大于幸福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利益纷争,经历了人世界的悲欢离合以后,和尚最后悟道。

“满足一千个欲望重要,还是战胜一个欲望重要?”

当然是战胜一个欲望更重要,但是一入红尘,再难出世。此时的达世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出世意味着抛家弃子,这是多么的痛苦。

所以,就像尼采所说的那样,人性是要被超越的,真正的人是超越人的原始欲望的人。

《色戒》影评(二):修行的过程

剧情不表了只想说一说个人对影片中想表现的表达

一个5岁进庙修行的喇嘛通过最严格的闭关和考试却发现自己对异性有一种从来没有体会过的感觉

对于一个要受戒律的喇嘛来说他犯戒了他似乎走火入魔了为此他的师父和师兄都为他担心甚至专门去了一个闭关很深的高僧那里专门给他安排了一堂空性的讲法在那堂课的最后老喇嘛展现出一幅字画任何所接触的都是法所谓一切法皆是佛法法无定法

年轻的喇嘛视乎觉得哪里有些不对但又说不出是哪不对佛祖29岁之前是在世俗中生活而他却不知红尘是何物不知世间八苦是何解没有体会又如何了解呢就好像只有理论没有实践一样于是他决定走出寺院去跟随他的内心寻找答案

他开始不再压抑自己的欲望任其生灭并有了老婆孩子和财产开始了富足安定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的师兄来找他告诉他老喇嘛已经圆寂并交给他老喇嘛的信:是满足一千个欲望还是战胜一个欲望?他似乎又有些顿悟是该战胜一个欲望的时候了自己放纵了太久太久

深夜喇嘛收拾好自己的包裹像当初离开寺院一样悄悄的离开了自己的家庭老婆孩子在来时洗浴的河水里赎罪般的清洗之后喇嘛换回僧服向寺院走去一切就如同一场梦幻泡影般是该回到自己喇嘛生活中去了我是一个出家人一个修行人寺院是我最终的归宿我必须成佛他心里这么想着

早就知道一切的女人已经在一处佛塔前守候就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样她早就知道自己会爱上这个喇嘛在他们第一次相遇时她早就知道他会偷情在女仆暗送秋波时她早就知道早晚有一天他会离开就如同他突然出现一样但是她用大海般的心胸包容着这一切默默的保护和帮助这个迷失的男人这个还没有破除我执的男人这个还在为自己努力成佛而努力的男人这个还没有放下执着的男人他如果坚持想突出他是一滴多么伟大的水那他永远只是一滴伟大的水只有一个大海般包容的胸怀才能成为大海

男人痛哭流涕自己的痛苦为何自己苦苦追寻的答案却是随处可见的真理他仰望天空如同海水般的深蓝扩张在种种色彩的光明里

《色戒》影评(三):你看懂了色戒吗?

色戒,表面上是谍战三级片,实际上是情爱文艺片,然后是一部隐讳的历史政治片,最后才发现更是一部极致隐藏的黑色悬疑片。如果我说,易先生从一开始,无论香港还是上海,就知道王佳芝是特务。那不是很谍中谍,很惊人吗?这能是张爱玲吗,全不是了。难道这个电影有几个层面,可以分开看,每个层面都是不同的电影,别急,我只能说不但要有证据的有说服力的,而且导演(编剧)有明确提示前后能呼应的,而且还要圆的出的,这三点都得站稳。

谍战三级片:色戒可以是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经典主旋律。不少人还真的是这么看的,一路刺杀汉奸的美人计,也很好看,最后姑娘紧张,汉奸狡猾,功亏一篑,烈士赴刑场,敌人都流泪,表现了爱国青年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散场后,我听到一位大爷说,过去都是暗杀成功的,这个片子比较特别,是描写暗杀失败的。我想,李安一定高兴的,这就是这部完美的作品,在各个层次、各个受众都自圆其说的超级特性。所谓三级片,不必多说。

情爱文艺片:还是伦理片,这是普遍的认识。是明写刺杀实写男女情爱,是可怜可悲的王佳芝易先生的色戒。不管是王佳芝和易默成,还是郑苹茹和丁默邨,还是张爱玲和胡兰成,评论汗牛充栋了,我就不再这议论了,本文只谈悬疑。说一句题外话,“默成”,是易先生的名字,片中出现了四次,名片,签名、书房墨宝和办公桌上印章。意思是躬行不言默而成事。语出《易.系辞上》:"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合成为易(易经)默成。默成又是丁默邨和胡兰成两个原型名字的合成。躬行不言默而成事,又是易的个性和后面我要揭露的"默而成事"的谜底。仅仅从这个名字设计,王蕙玲和李安真是有神灵相助了,是天堂里的张爱玲吗,她还给了原著小说啊。原著中的名字-佳芝-呢?就是戒指的意思,在上海话里读音完全一样。

历史政治片:或者政治寓言片,这个不是一般观众能看出来的,极其复杂,大概需要学术界去研究的。一些学者在研究,李安到底在这部电影里,有没有藏入他自己的政治观念或者诉求。电影里面邝裕民在排练的时候说,“左一点,再左一点,还要再过来”,极具深意。封锁线上老百姓的话语,也是别有味道,那深渊和大学生的痛苦呻吟,是否是有用心的电影叙事呢?不少电影语言反映出,李安在这方面下了功夫,战难和也不易,至于电影藏了什么历史观和政治观,是否许多角色和镜头都代表或象征了现实中的政治符号,寓言了国共内战和政治斗争等等,不是本文关心的。

黑色悬疑片:或者侦探破案片等等,就是希区柯克式的主题。再悬疑的片无论悬多久也要最后解疑或给出明确提示的,如《后窗》《蝴蝶梦》《七宗罪》等,观众是明确知道悬疑了,即使糊涂也能够很快自己或通过他人思考出来。但李安就是不解,倒引起了我的兴趣,变成留给观众猜谜破案搞研究了。这是1895年卢米埃兄弟发明电影以来,第一部也可能是最后一部要观众自己破案研究的电影,是让所有人完全看懂后又慢慢发现完全没有看懂的电影,藏下的材料必须不能让观众起疑,还要让聪明人事后能够严密合理的推导出唯一的隐藏剧情。这个技巧,不仅令活人咋舌,也令死人炸尸(夸张否?)。李安王女士“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巧妙得把它藏起来,藏的很深,和小说手法一样。藏的过份,观众已经基本看不出是悬疑片了,舒舒服服看完拉到。这也造成我的推理分析肯定也有欠缺和错误的地方,有些也只能是合理推测,有些还要继续解析,但是我相信肯定是摸到了,文章会逐渐更新完善起来。如果你说,“没这回事”,或者你已经解答了上面的所有问题,就不必往下看了。至于黑色,就是荒诞、讽刺、无奈、悲观、哭笑不得却发人深思的意思,你看完就知道了。

李安导演加上编剧王蕙玲女士其实是重新搞了一个新的李安版《色戒》,凌架在张爱玲的意思之上,借这个场子,却实实在在讲了一个自己的新故事,或者他们从小说里揣摩出的新故事,也许是因为张爱玲的盛名,也许是在悄悄等待观众的发现,影片主创人员事先、事后都选择沉默。最要命也是最令人佩服的就是,做了这个超级大手术以后,影片主题、主干逻辑和主体情节都已经完全不同了,除王佳芝外的主要人物都已经翻天覆地面目全非了。但李安巧妙得设计了一个水面,水面上看起来,张爱玲的场子却还完好无损,刚刚好还是那个小说《色戒》,原著得到了相当的尊重和表现,张迷和普通观众都在水面上看电影,必定心满意足、啧啧赞叹。但水面以下,是更为庞大的一个故事,李安把它整体的沉了下去,埋了下去,故意不让人看。本文的目标,就是把水排干,让整个冰山露出来,让大家看看,它--李安版本、李安主题的色戒--到底是什么个样子。

《色戒》影评(四):将小爱聚集成大爱,爱将永远不会干涸

摆脱轮回之苦,即是修行的意义。

电影的名字《色戒》,海报中盘坐着一个僧人。浮想联翩的同时,让人有点不太好接受。因为潜意识中,他们都不近女色之辈。

之前去过西藏旅行,见过这种喇嘛学堂和各种寺庙,僧人虽然身穿红袍但却和世人形体无所差别。布达拉宫里有位出了名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写下的“不负如来不负卿”以及和玛吉阿米的那段浪漫的爱情故事,被后人广为流传。

这部电影虽也是这个意思,但所表达的带有些许的苦涩。老和尚给主人公看的那些春宫图,另一个角度看到的却是白骨与骷髅,尽管外表再美丽诱人,却终将为一堆白骨。灵魂从宇宙中来到地球,肉身只是这里的一站地。我们终究来的目的是什么?

女人,在社会地位中总是一种比较弱势的群体,历史虽然提到了几位女皇帝,但是绝大多数还是男人的天下。身为女人,觉得有些不公平。

对于最后一句“一滴水怎样才不会干涸,流入大海”,正是所解决问题的终结,这样的爱怎样才能合理的长久存在?答案是,唯有将这零零散散的爱汇聚成大爱,普渡众生,避免轮回。

老和尚大概没有想通,还是要经受轮回,因为他没有觉悟:“哪个更重要,是满足一千个欲望,还是战胜一个阿普启?”我想,大概没有什么战胜之说,把千万个欲望汇集在一起,便成为了众生的欲望,这种欲望推动着人类的繁衍进步,为什么要戒色?因为“色”是人类痛苦的根源,但也是生命出现的最初形式,所以戒色就是避免轮回。

片名《色戒》为了博得更多眼球,但看后觉得《轮回》才是它的宗旨。

《色戒》影评(五):红尘内外,尽皆苦海;滴水入海,方得不灭

电影《色戒》,非李安、汤唯之《色戒》,乃叙西藏佛地,有僧持戒甚严,堪为全寺楷模,面壁归来,偶见牧人之女,凡心大动,其后履泄精元,寺会中见妇人露乳喂奶,辄呆若木鸡,如此不止,终悟“释迦抛家舍业、弃绝红尘,乃其先家大业大、历尽红尘,今之为僧者未历红尘即出红尘,犹未盖一楼而盖二楼,不异空中楼阁也”。

下山,与牧女交合尽欢,继而娶之,生子置田,颇得尘世之乐。

不想尘世亦有忧苦,仇雠焚毁其田,印度艳女勾引出轨(此处复有“红绳”戏),僧心不堪七情六欲之扰,又欲出家,而其妻阻之,以当年释迦之妻耶输陀罗(亦释迦之表妹)及其子罗睺罗为例,尽陈其酸苦。

僧大恸哭,伏地不起,自晨至夕。起而见石后之偈:“滴水入海,方得不灭。”仰头望天,剧终。

香艳非常而哲理深湛,诚佳片也。

虽为电影,其事当出典籍,可留心涉藏文献或佛典。

----------------------------------

又:怎么理解岩石背面所刻偈语“滴水入海,方得不灭”?

我的理解是:在影片最后前的达世,既没有真正融入红尘之外,也没有真正融入红尘之内,他始终是一个“醒觉”的人。但醒觉是痛苦的,混世同俗才没有那么深刻的痛苦。

他在寺庙里的师傅,和在尘世中的妻子,则是将醒觉融入到了各自的生活中的人,这两个人明白:满足欲望是痛苦的,满足不了欲望也是痛苦的,既然如此,那就顺其自然,没有必要逃离现在的生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心经》里才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生活不在别处,修行只在当下,这个道理如此简单,但没有经历过的人,往往很难透彻明白。作为生命之流中的一颗水滴,达世从此岸游到彼岸,又想从彼岸游回此岸,但游来游去,他始终没有与周围的水流融为一体,因为他始终向往着水流的另一个方向。

这种挣扎和纠结,也就是美国影片《革命之路》里充分展现的那种“生活在别处”综合症,也许,对于这种人来说,只有把他内心曾经神往的种种别处都充分体验一番,才能幡然醒悟:无论何处,都有那里的无奈与痛苦,对“逃离”的向往确然是一剂精神安慰剂,但并非脱离苦海的良方。只有真正融入当下的生活,直面生活中的问题,才是真正的提升之道。

简而言之,在影片的开头,达世在长期苦修后,慢慢领悟到了“色即是空”,决定在红尘滚滚中体验佛祖出家时领悟到的真谛;而在影片最后,他在痛哭挣扎后,顿悟了“空即是色”,无论逃离尘世还是留在尘世,这些具体的生活(也即“色”)中都蕴藏着根本性的苦恼与无奈(也即“空”)。那么,既然“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又何必逃离?又何必二次逃离?

当这颗水滴终于领悟到了“色空不二”的真谛,也就能够真正安顿身心,顺世随缘了。也正是在这一刻,这颗水滴,终于不再抵拒地,安然坦然地,融入了生命之海。

《色戒》影评(六):欲望不是我们的敌人,虚伪才是

因为旅途,多次去藏地。带着游历和朝圣的心,随着藏歌悠远的旋律,邂逅着一路的雪山、青草、美丽的喇嘛庙……每每回到满眼钢架混凝土霓虹灯闪烁的繁华都市,那些场景都会久久的挥之不去。

心灵的悸动,每次都会有。思绪万千,但又总是抓不住确切的东西,然后很快湮没在尘世的喧嚣中……我想,没有过真正信仰的人生,都大抵如此吧。

藏传佛教,太博大精深了,红教、黄教、白教、花教……光是色彩就令人目眩神迷七荤八素一脑子浆糊了。在这个信仰缺失这个国度,多少人和我一样,只知道去“朝圣”一下,而不知道那神秘的世界到底有什么?

在拉卜楞寺(佛学院很著名),遇见一个帅得很有轮廓感的年轻喇嘛,于是有了短暂的对话:

“在这里学习?”

“嗯”

“要学多久?”

“一辈子”

干脆利落的几个字,“尬聊”终结。

如果说,在此前多次接触底层喇嘛和觉姆的生活之后,我对他们的苦行,多少有些复杂的感慨,甚至悲悯。但那一刻,我隐约知道,对他们的世界,我应该还有一份真正的仰视。

还是审视自己吧。

又刷了一次电影《色戒》(色戒/轮回Samsara),不是李安那个,是一部有关藏传佛教的“三级禁片”,但我觉得,关于宗教,关于信仰,这部电影很严肃,触及灵魂。

佛教认为欲望是众生皆苦的根源,所以灭除欲望是成佛之道。然而,红尘滚滚,生活那么美好,处处都是诱惑,怎么灭除欲望?那该有多难?

没有纵欲过如何知道欲望有多么迷人和可怕?没有真正拥有过,何谈放下?

我想,藏传佛教并不一味讲求禁欲,于是有密宗甚至双修。修行不是禁欲,而是随心所致,在欲望中修行,最终明悟欲望的本质,从而超越欲望。

红尘中的人,在七情六欲中摸打滚爬,体味苦多于乐的人生,这是在欲望里修行;出家的人,孤对青灯苦求佛法,本身何尝不也是一种欲望和执念,所以还是在欲望里修行。“目光所及,皆是学道修行之地”,诚如所言。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两段,八个字。有终究无,无又生有,这就是轮回。佛教的四谛,最后一个字是“道”,道法自然,所以,色也好空也罢,不要太执念,都无所谓也。不刻意,不假装,听从内心,顺其自然,这才是修行的要旨。萨迦派宗萨钦哲仁波切说:“欲望不是我们的敌人,虚伪才是”。

一滴水如何不干涸?让它流入大海。然而大海又是什么?我想,那即是我们心中的圣地吧,是修行中不断参悟人生的思想,是灵魂最终得以超然和皈依之所。

《色戒》影评(七):人海里的一滴水

世上只有两种故事,一种是“道士下山”一种是“王子复仇”道士下山的故事听过很多遍,这一次我还是要听完。你这一滴水其实早已在人海。

吐槽一下他的狗离他而去,狗都会看皮相了?还是看的是内在。不过话说回来,主角披上喇嘛袍剃个亮蛋的一身行头的确不错。宗教—人将自我的神性加持使其变的神圣。

主角有了钟丽缇居然还不放过那个尼泊尔的女的,看来战胜一个欲望比满足一千个远远重要,因为一个比一个差!世俗生活使人审美日益低下。

最后主角高高兴兴,一身轻松想回山,被女主角堵在路上一通教育,最后这里我吐槽一下,这里隐隐约约加了点女权主义的味道,说的倒是有理有据。但谁说佛祖当年是半夜跑的,难道就不能早上起来正大光明的走?

还有主角和他岳父会村的时候遇到了那个收米的贩子,当时看过《可可西里》的我以为他们掏出猎枪就要给他们爷倆几下,然而并没有,看来人也是最近才变得那么狠。

西藏的山又大有秃,这个导演其实还有点无厘头,人间两条路,一条往外走,一条往里走。正如耶稣最后所说“成了!”

《色戒》影评(八):不负如来不负卿

《色戒(钟丽缇版)》影评(严重剧透)

本影评来自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yimin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

前几天,在翻阅《不负如来不负卿》这本书的时候,作者介绍了,钟丽缇主演的《色戒》,于是就赶快下下来看,才发现,原来这部电影居然好的令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

一开始,就是,印度,海拔15000公尺以上的高原,湛蓝湛蓝的天空,一只鹰滑过天空,抓起一块大石头,“砰”的一声,砸死了一只羊;

显然这是导演精心设计的,整部电影结束时,也是同样的天空下,还是一只鹰在那里滑翔,只是这次这只鹰什么都没做,就是悠闲的遨游在天空中;或许,这就是导演所要传达的吧;

尘归尘、土归土!!!!

我不知道是谁翻译的这个标题,还真的是蛮有意思的,原本的标题是《Samsara》字面的意思应该是《轮回》更贴切一点,但居然中文标题被翻译成《色戒》,呵呵,倒是很直白的交代了影片的一个主旨了;

色,到底是当戒还是不当戒?戒,如何戒?不戒,又要如何不戒?

当然,此色,是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女色,情色,色欲的范围了;

因为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在讨论修行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对“色”字稍作解释一下,这样,《色戒》这个标题才是有意义的;

色,耳熟能详的即是,“色即是空”,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来四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简单的说色是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而这些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好,那么面对这些物质现象,我们到底要该怎么做呢?是克服它还是要去经验并满足它?用电影中阿普法师的话就是,“什么比较重要,是满足一千个欲望,还是战胜一个?”,

所以这里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修行的问题了,阿普,用了一生也没弄明白,他期待下次轮回时,碰到达世时,达世可以告诉他;而达世到底明白了没有?最后电影也没有交代;当然,电影其实是从另一条主线含蓄的交代了,那条主线就是琶玛了;

闲言少叙,还是从电影开始吧(严重剧透哦~~~);

故事一开始讲的就是,阿普一行去接闭关3年3个月3星期又3天的达世出关的情形;

然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瘦骨嶙峋,干枯纠结的长发,长长的指甲,木乃伊一般的盘腿枯坐的遁世修行的苦行者;如果是佛教徒的话,想必一看这个画面都是很熟悉的,因为,咋一看达世此时的样子是与佛陀在菩提树下的苦行图是没什么两样的!(从这开场的这一段,僧人去唤醒入定中达世的方式与仪轨就可以看出,导演真的是对佛教的修行做过深入了解的,不然无法做到如此具体细微,这些画面又熟悉于电影《小活佛》)

所以,达世一出关就得到了温普利活佛授予他修成业,当然3年3个月3星期3天的闭关,本来就是少有人做的到的;所以,这里就交代很明确了,这是一个极为勇敢而且无谓的修行者,敢行如此苦行,绝非一般人能做到;所以,大决心,大毅力于他实在不是问题了;

因此在影片最后的,达世扑地大哭,哭的泪流满面,那个哭,真的是会哭的让人痛彻心扉的,那个绝望,只有真正追求过的人,去为之努力过的人,才会明白的一种痛,不是我不愿意努力,不是我不吃苦,只是,我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了!

这其实也就是对传统信仰,传统修行之路的质疑,到底何去何从才是真正的成就之道?

电影也就是这样,慢慢的把这个主题展开了,很多人看完电影后,会认为,导演又是只抛出问题,然后就搁置在哪里了,其实认真看,没那么简单的;

所以,还是从达世说起吧,达世一回到寺庙后不久,一恢复了元气,食了人间的五谷杂粮之后,就开始发梦,夜勃,然后就开始遗精了,也就是情欲开始萌动了,当然当时是还没有接触诱惑的,尚未有色的接触,所以这个时候的情欲显然与女人无关,与色无关,只是生物本能,人的天性的萌动而已,纯粹发乎于自性;

然后随着电影的推进,我又注意到一个细节(好的电影中是不会有一处闲笔的),也就是,达世是从小,五岁就出家的(镜头里面是一个藏民,把自己的五岁的孩子送到庙里面来修行,从侧面交代达世也是这样来到山上的),这就不能不令人发出一个疑问,五岁,就开始修行,这到底能说明什么?一个五岁的孩子是什么都不懂的,他在家里,从父母身上吸取的爱都还不够,就开始所谓的修行?那么为何修行,为何要剃个光头?为何要披上这身袈裟?他怎么会知道!!!然后就要他按照教规教义,开始守那清规戒律!

这,又有何用?

所以,这也是达世会发出那个疑问的最大来源了,因为出家本不是他选择,为何出家,他也不清楚,只是被送来,只是被安排了,这么一条路走来,虽然他很努力;

解脱?解脱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那又要如何修行?

所以,又一个问题了,修行到底是要保持未经世事的单纯,还是得经验过沧海后的放下呢?

“悉达多王子离开了王宫和他奢侈的生活;坐着他的黄金马车,第一次看见了人间疾苦;那一夜,释迦牟尼决定,离开美丽的妻子,和儿子路荷,他不辞而别”——喇嘛在讲述着佛陀的故事;

“他离开了他的儿子?”那个刚刚剃光头的五岁的男童问到

“是的,因为他想找出,我们受苦的原因”喇嘛回答道;

“哇~~”然后孩子就哭起来了,孩子是刚刚感受到了被父亲抛弃之痛的;而,释迦牟尼所抱着的伟大理想,为了找出众生受苦的原因,于这孩子显的太远了;

“我想回家”,孩童继续哭泣到;

这段,就很好的呼应了影片最后,琶玛对达世的那一番痛斥;

所以。也就是阐述了一个主题,发心很重要,到底是为了什么在做这些事;到底是为了什么在修行,如果不清不楚,那么这条路,就会走的很迷茫;就会有很多挫折;

所以,即使是活佛给达世授予了修成业,又如何?有什么用?

所以,一个女性哺乳的画面可以一下子击溃达世20年苦修的成果;

所以,在丰收节上,琶玛的出场,只是以一只带着银手镯的手出现;而这已经令达世心慌意乱了,更不用说直视琶玛本人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道理上都明白,可是做的到吗?那位无名禅师给达世看的春宫图,换个角度即是白骨皑皑,可是,在没有体验过之前,跟他讲这些有用吗?

最后从无名禅师那得到的,是“任何你接触的,是学道之地!”,而这应该是影片要讲的学道的真正方法吧!色,戒或不戒,其实已经不是重点了!怎么做才是重点吧?

“他(指佛陀)在29岁前,仍过着俗世生活,但我自五岁起,便过着他遁世后的苦行生活,为什么?我们怎知他的觉悟,不是直接由俗世生活引起?阿普,严守僧人戒律后,应许给我的自由在哪里?我们矢志禁欲,但应许给我的满足在哪里?他曾说过,你不应道听涂说,接受我的教诲,除非你明自我的立场,我们必须抛开成见,才可真正学习,有些东西我们必须拥有过,才可放弃”

所以,达世也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就不奇怪了;

所以,达世选择了,接触、体验之旅,选择了,去接触而不是去回避压抑;

只是,开始的是一场不清不楚的体验;他选择的是去满足一千个欲望;

于是,为了追求愉悦的满足,为了满足内在的欲望,达世就被点燃了

他的妻子倒是从头到尾都是在践行,必须要自己体验过后才明白的道理,像,达世和孩子说,外面很冷,她就主张不要过分保护,让孩子被冻了以后,自然就知道外面很冷了,还有就是,让孩子自己去观察,然后,孩子才知道那个顺水而下的树枝最后会怎么样;

琶玛只是高原村庄的一个平凡女子,遵从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做好本分的事,满足于当前的生活,仅此而已;

再反观这个修行者,就很有意思了,第一,戒律依然如此强大;第二,欲壑难填;这是相互相成的,因为他用戒律来压抑自己的天性,于是,压抑有多深,反弹就有多强,所以,当戒律在某个时候不起作用时,欲壑难填就不奇怪了;

所以,在喇嘛的心中,性反而是洪水猛兽一般,从做爱不想让孩子进来,孩子睡在旁边他就不敢做爱的顾忌,这就可以看出他心中的条条框框,清规戒律可多了去,而对于琶玛,这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还有后面与那个女工的偷情之举,就更耐人琢磨了,凡是不被允许的,凡是被严戒的行为(偷情,在佛教上是属于毫无疑问的邪淫之举了),对他却总是有特别的诱惑力,而做了之后又是会在他的心中产生那么多的愧疚;

所以,这里就延伸出一个问题了;

琶玛是在纯天然的环境中,没有那么多禁忌,没有那么多压抑,有的只是淳朴的民风,所以,她反而对性是健康的,是没有忌讳的,同样的对物质,他们整个村的人,都是需求简单的,明知道杜华会欺骗他们,可是他们依然不会为了更多的报酬去做什么;

而达世呢,这个曾经的出色的修行人、被授予修成业的喇嘛又如何呢?

他开始,为了所谓的不被杜华剥削,就自己把粮食运到城市里去卖,后来更是要策动其他人一起不把粮食卖给杜华;

后来,为了收获更多的利益,就开始计划着裁剪短工;

再后来,遇到女工的诱惑,于是又忍不住了,就开始偷情了,

达世的行为,在这个村庄里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当他蛊惑也马扬把粮食自己挑到集市去卖的时候,也马扬却不同意;

当他以为田地被杜华放火烧毁的时候,迫不及待找杜华算账时;杜华,很不客气的骂他,“蠢才,去问邻居吧,你以为我烧你田地,这里没人会做这种事,成熟点”

达世显的那么的格格不入;他根本不明白,为何大家都是这样的生活着

他以为他掌握了真理,他以为他是对的,可是,为何,显的很奇怪呢,在这个淳朴的高原山村里;他就是处处显的是个十足的市侩了,倒像个汉地的商人了;

看到这里,我有点明白,电影在一开始提出的疑问了;

“怎样令一滴水不干枯?”原来流入大海的意思是,回归本性,回归本源,回归自然,不压抑不控制,发乎自然,回归自然;

答案当然大家现在都知道是“流入大海”;可是我自始自终都找不到,这个“流入大海”与本片要阐述的主题有什么关联?

特别是性与欲与修行与成佛,到底是如何关联的?

所以,先岔开一下,说说情欲与修行吧;

自古,情欲与修行好像就是矛盾的一对,特别是几乎每个宗教,都是提倡禁欲,可是,欲望,性,却又是,所有人都无法避开的一个关卡;人从性,从欲望而来,又从欲望,从性中去传播下一代;若无性,何来佛子佛孙?若无性,又何来灵童转世?

所以,情欲与修行,到底要如何才能兼得呢?如何才能“不负如来不负卿”呢?

最后,在写本文的时候,突然间脑袋里闪过,与神对话里面的那句话,“成为神是那不可避免的”;突然一切都豁然开朗了,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答案所在吧!

所以,其实换句话说,水流入大海也是不可避免的,除非你抗拒它;这也是琶玛扔下那根树枝的含义吧,因为它必然是要流入大海的;

你抗拒他,逃离他,压抑它,扭曲她,也是徒然的;

修行中的人经常会经历禅悦的情景,这个我虽然没有经历过,但通过阅读,与身边一些经历过的人的分享,大概知道,这是一种比性爱更为强烈而持久的愉悦感;

那么我就想到了,其实所谓的性爱,以及,大部分男人都孜孜以求的性福人生,或许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吧?

只是我们对性的理解,以及整个社会对性的偏差错乱式的定义,给性爱,加上了,层层不属于它的社会信念、社会价值、道德框框;而那个原本赤裸裸的,原始的张扬的性愉悦,也变形为偏差错乱,甚至成了每个人手上一种控制与证明的工具了;

或许,真正的性快乐、性愉悦,也是通达到彼岸法门吧?只是,我们现在都已经散失了单纯获得原始、不带任何附加的性快感的可能了;因为,我们也不是那个单纯的,赤裸裸的,如初生般那种原生态的我们了;

也因此,密宗里面有谭崔,而奥修,则把谭崔修法发展到了极致,成为一门直入觉悟核心的修行方法;那就是从性里面启动那个成就之门,去跨越过那道门,进而进入那个与真正大我合一的静心之中;

性本来不就是合一的最好解释吗?

所以,本片中,那段,琶玛与达世在野外做爱的场面刻画的特别美也在于此吧!性本身是美的,色,又何需去戒呢?

或许,琶玛,无意中早就给出了答案,也就是和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就其实告诉孩子们了,当然,只是那个时候的达世,是一片茫然而已,

琶玛,倒是一直都是清清楚楚的,而达世从头到尾都是不清楚的;所以,他才不知道,才茫然,在每一刻,他都要抓着一个他所以为是的道理

因此,琶玛最后对达世的那番话,道出了本部影片的所有;

摘录如下:

“耶轮陀罗,听过这名字吗?释迦牟尼王子、乔答摩,悉达多、佛祖,所有人也认识”

“耶轮陀罗,耶轮陀罗嫁给释迦牟尼,她非常爱他,有一晚,释迦牟尼离开,她和儿子路荷,他们正熟睡,他去寻求觉悟,成为佛祖,他走时,什么也没说”

“耶轮陀罗关怀病人,她早于释迦牟尼,救治他们,她早于释迦牟尼,理解民间疾苦,说不定,他的觉悟由她启发;或许耶轮陀罗想过,离开释迦牟尼和路荷;我们怎知道耶轮陀罗

在释迦牟尼离开后,没有愤怒?没感到寂寞、悲苦?谁会想起她?”

“当儿子路荷不断问她同一问题,父亲在哪里?她怎回答?她怎告诉他?”

“母亲怎可在半夜撇下儿子离去,只有男人做得到,达世,只有男人做得到”

“之后,耶轮陀罗别无选择,她抛弃过往生活,剪去头发,过着苦行生活”

“噢,达世,若你渴求佛法,像对我的爱欲一样强烈,你可成佛,在今生,这副躯体”

2010-11-10

一敏

更多身心灵博文,移步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yimin

《色戒》影评(九):白衣上座

男主达世是出家人,无论闭关三年,还是堕落红尘,或者重穿僧衣,他始终不曾忘记自己是佛教徒,曾经皈依如来坐下,是佛陀弟子。

但琶玛是什么人呢?毫无疑问,她是在家人,但她是三宝弟子吗?

她与出家人一起过世俗生活,对破坏达世喇嘛戒律之事毫无惭愧之心,反而处之泰然,可见她不是普通的在家居士。因为在家居士与僧人行淫欲,破坏其清净梵行,埋下地狱种子,这一点,皈依三宝的佛陀弟子岂有不知之理。

更重要的是,琶玛从各个方面指点达世的修行,解释佛法,俨然是达世的老师。与达世的纠结挣扎完全相反,她对欲望的态度是欣然接受,坦然面对。

所有这些似乎都在指向一个点:这个红尘中的在家女子要比出家多年的僧人更懂佛法,她对佛法的领悟力和觉悟程度要远远高于达世。由此,有人认为琶玛就是超凡入圣的佛菩萨。

果真如此吗?

影片结尾,再次穿上僧衣的达世走出家门,在他走向寺庙的途中,琶玛出现,对达世说了这样一番话:

“耶输陀罗,听过这名字吗?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太子,佛祖,所有人都认识他,可耶输陀罗呢?耶输陀罗嫁给释迦牟尼,她非常爱他。有一晚,释迦牟尼离开她和儿子,他们正熟睡,他去寻求觉悟,成为佛祖。他走时什么也没说!耶输陀罗关怀病人,她早于释迦牟尼救助他们,她早于释迦牟尼理解民间疾苦。说不定他的觉悟由她启发!或许耶输陀罗想过,离开释迦牟尼和罗睺罗。我们怎知道耶输陀罗,在释迦牟尼离开后没有愤怒?没感到寂寞痛苦?谁会想起她?

当儿子罗睺罗不断问她同一问题,父亲在哪里?她怎么回答。她怎么告诉他。母亲怎可在半夜撇下儿子离去?只有男人做得到。达世,只有男人做得到。之后,耶输陀罗别无选择,她抛弃过往生活,剪去头发,过着苦行生活。”

可能很多佛教徒看了这段文字,会感到震惊,因为琶玛在质疑佛陀和佛法。

稍有佛教常识的人都知道,释迦摩尼佛以大悲愿力,从兜率天宫降生人间,示现八相成道,以佛身出现于世,从此,佛法僧三宝诞生在八苦交煎的五浊恶世。

当时随释迦摩尼佛一起应化人间的还有众多佛菩萨,但无论在家出家,都以佛弟子身份出现,如七佛之师的文殊菩萨,金栗如来化身的维摩诘居士,都是佛陀弟子,以佛为师。诸佛菩萨心里本无高下分别,之所以如此示现,就是为了弘扬佛法,普渡众生。

至于佛祖出家后,耶输陀罗的生活确实孤独寂寞,充满悲苦,以至于佛祖成佛后,派目键连尊者前往耶输陀罗处,劝她允许罗睺罗出家时,耶输陀罗对佛祖仍然满腔愤恨。于是,释迦摩尼佛以神通力令其回忆宿世因缘。原来,多生以前,释迦如来还是行菩萨道的菩萨,耶输陀罗曾经立下誓愿,愿意生生世世与佛祖结为夫妻,自己的国家,城市,子女,包括自己的身体,都随佛祖随意布施,绝不反悔。

觉醒后的耶输陀罗当即悔悟,不但同意罗睺罗出家,不久,自己也剃度为尼,追随佛祖,精进修行,并证得阿罗汉果。

耶输陀罗痴迷于人间情爱,早已忘记当初的誓言,正是因为佛祖慈悲,舍弃小爱,怀抱大爱,离家修道,圆满成佛,她才能忍一时之苦,而最终获得解脱妙乐,成为真正的佛弟子。

然而,如此清净庄严的佛陀应化事迹,在琶玛眼里却完全变了味道。

当年的悉达多太子深感人生无常,世事变换,纵然贵如国王,也难免生老病死,亲情恩爱更是如梦如幻,故有心出家修道,怎奈父王眷属恩爱难舍,百般阻挠,不得已,于夜深人静之时,趁家人熟睡之际,悄然出宫。

然琶玛认为,耶输陀罗早于悉达多了解人间疾苦,并开始救助病人,而悉达多太子受耶输陀罗启发在先,于夜半十分不辞而别于后,置耶输陀罗母子于痛苦烦恼之中而不顾。言外之意,耶输陀罗比释迦摩尼佛承受的痛苦更多,其觉悟程度也高于释迦摩尼佛。

前面说过,化现世间的佛菩萨,无论何种身份,都尊奉释迦摩尼佛为本师,都是他的弟子,请问:如果琶玛真是佛菩萨化身,她会认为自己的本师,三界至尊,不如耶输陀罗的觉悟程度高吗?

琶玛说,佛祖离开后,耶输陀罗,别无选择,被迫剪去头发,过苦行生活。我们不禁要问:琶玛不但没有为耶输陀罗修道成功而感到欣慰,反而纠缠于旧日的痴迷痛苦,她的用意究竟何在?

答案很快揭晓。

琶玛认为,悉达多是男人,可以弃妻儿于不顾,而母亲不会,母亲会选择留在孩子身边,同时不放弃修行。

要知道,佛菩萨心里根本没有对男相女相的执着分别,只是根据众生福德因缘随缘示现男身或女身。观音菩萨本是古佛再来,虽以女身出现,其大慈大悲救度众生的心胸和气度岂是凡夫俗子可以想象和企及!

然而,在琶玛眼里,当年的悉达多太子是个男人,其抛妻弃子的行为与世间男子无异。

把慈悲的菩萨等同于世间普通男子,把菩萨救度众生的方便法当做世间男女的家庭纠纷,出此言者哪里会是佛菩萨,这完全是司空见惯的怨妇心态,也恰恰反映了琶玛心灵的真实底蕴:因男女情爱变故,心灵创伤未愈,几度彷徨无助,历尽悲伤苦痛,于积怨渐深,无处排遣之际,转而寻找合适的契机,借以疏解怨结,释放心情,一吐为快。

耶输陀罗早已证果成圣,何劳他人主持“公道”,倒是琶玛借题发挥,暴露了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她的身份也不言而喻。

琶玛根本不懂佛法,却以老师自居,教导佛教出家人,进而对佛陀指指点点,妄加评论,她不是皈依佛陀的女居士,更不是佛菩萨的化身,而是彻头彻尾的白衣外道。

那么,什么是白衣呢?

佛祖时代,在家人的衣服多为白色,而出家僧人则穿染衣,黑衣,故称在家人为白衣。可见白衣应该包括皈依佛教的在家居士和一般俗人。

佛的弟子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夷(女居士),所以当我们用白衣一词时,一般专指没有皈依佛门的俗人,而不是指在家居士。

那么,什么人是真正的白衣?

影片中的琶玛没有皈依佛门,但肆意质疑佛祖,曲解佛法,甚至歪曲事实,以下劣的凡夫之心揣度圣意,对佛菩萨的慈悲示现,胡乱猜测,妄加评论,有诽谤佛陀之嫌,这是典型的白衣外道。

不仅如此,琶玛以师者自居,对达世喇嘛妄加指点,误导众生,引入歧途。表面上在指导出家僧人修行佛法,实际上,却在阻止他回归僧团,妨碍他专心修道,这是非常荒唐而可怕的事情,是典型的白衣上座。

这就引出另一个概念:“白衣上座”。

什么是白衣上座呢?

白衣高居上位,为屈居下位的比丘或比丘尼讲法,这种现象称为白衣上座。

而白衣上座则是佛法衰败的征兆。

有些在家居士很有修行或者是佛菩萨再来,他们可以随缘为出家人讲解佛法,如当年的维摩诘居士,但这不是白衣上座,因为他们不是真正的白衣,而是已经皈依佛陀的在家弟子。

佛教的出家僧人是三宝之一,担负者住持佛法,弘扬佛法的历史使命,也是众生的皈依处。释迦摩尼佛是三界导师,佛陀涅槃后,僧宝代表佛陀,是人天师表,所以,在家居士不可以师自居,更不可以做出家人的皈依师父。

僧宝住世,表示佛法在世间,如果世间没有僧宝,没有僧人形象,众生失去福田,失去皈依处,即使有法宝在世,佛法也会消失,所以僧人的存在,僧宝的形象至关重要。

离世不久的南怀瑾老先生曾经常为四众弟子讲法,大众对他十分恭敬,但并不称他为"师父",而是称其“南师怀瑾”,因为在佛教里,“师父”是对出家僧人的专用尊称。另外,南怀瑾每次讲法前,总是首先向听法的僧人恭敬顶礼,之后还要说明,他不敢以讲法者自居,而是与大众交流心得体会。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弘扬和维护佛的法:即恭敬僧宝,敬僧就是敬佛。所谓看佛敬僧,即是此理。

与南怀瑾的做法相反,琶玛一方面与达世过夫妻生活,破坏他的清净戒律,另一方面又以师者的高度,不失时机的对达世讲解她所谓的“佛法”。

当达世重新穿上僧衣,准备回归僧团时,她不再是简单的说教,说服和劝阻,而是以柔美动听的声音,眩惑煽情的语言,把佛祖济世救人的慈悲示现,演绎成夫妻情爱,父子分离的苦情戏。

悉达多太子受妻子启发,决心修道,却在夜半时分不辞而别,耶输陀罗救助疾苦,先知先觉,却要忍痛含悲,成全太子,抚养幼儿。

两相对照,孰轻孰重,孰优孰劣,不言自明。琶玛在向全世界宣告:释迦摩尼佛受万众拥戴,圆满成佛,耶输陀罗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但前者的觉悟程度远远不如后者,一如现在的达世喇嘛远远不如琶玛的觉悟程度。达世一旦相信,出家人不如在家人,佛教徒不如白衣外道,就会从根本上动摇他对佛祖的敬仰之心和对佛法的虔诚信心。

如果说佛教教主的觉悟程度尚且如此,那么追随他修行的众多弟子的觉悟程度也可想而知,否定佛祖,必然动摇佛教根基,随后的连锁效应不堪设想,而这正是琶玛想达到的目的,也正是白衣上座最危险,最可怕的地方,这就是白衣上座,预示佛法衰败的道理。

影片中的达世喇嘛受琶玛蛊惑,心思混乱,不知所从。影片外的观众,不知有多少人误以为琶玛是来拯救达世的佛菩萨,怎能不令人悲叹!

由此可见,白衣上座对佛法的危害不可估量,对众生法身慧命的损害无法限量,其流毒之深,范围之广不可想象,细思极恐,触目惊心!

庆幸的是,在网络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佛教资料,佛学典籍,轻松易得,人人有机会学习佛理佛法,只要掌握一定的佛学知识,了解必要的佛教基础理论,即使不是佛教弟子,也有机会分辨,哪些是行持佛陀教法的真正修行人,哪些是借助佛教平台,混淆视听,颠倒黑白,借以满足自己私欲的别有用心之人。

比丘尼释满圆

《色戒》影评(十):任何你接触的都是学道之地

耶轮陀罗嫁给释迦牟尼

她非常爱他

有一晚,释迦牟尼离开

她和儿子路荷

他们正熟睡,他去寻求觉悟成为佛祖他走时,什么也没说

耶轮陀罗关怀病人她早于释迦牟尼,救治他们她早于释迦牟尼,理解民间疾苦

说不定,他的觉悟由她启发

或许耶轮陀罗想过

离开释迦牟尼和路荷

我们怎知道耶轮陀罗

在释迦牟尼离开后

没有愤怒

没感到寂寞、悲苦

谁会想起她

当儿子路荷不断问她同一问题

父亲在哪里?她怎回答?她怎告诉他

母亲怎可在半夜撇下儿子离去

只有男人做得到

达世,只有男人做得到

之后,耶轮陀罗别无选择

她抛弃过往生活

剪去头发

过着苦行生活

噢,达世

若你渴求佛法

像对我的爱欲一样强烈

你可成佛

在今生

这副躯体

琶玛

原谅我

我跟你回去,我属于那里

怎样令一滴水不会干涸

让它流人大海

让它流人大海

让它流人大海

------

以上是对白翻译。

.S:

女性的伟大:博爱,宽容,比男人更强烈的感受力。这部影片中的男主人公是一种懦弱,不负责任(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样)在上帝视角...或许就是这样.

对于从小在寺里长大的达世而言,这种选择没有什么对错,"悟性高的人"会选择战胜一个,"悟性相对低"的则只能通过自己亲身经历去挑战一个(打引号说悟性高与悟性低,本来不应该有这种划分的,因为我还有大多数人都觉得或许还有更好的方式,所以我是悟性低的这一类吧)

中文翻译真不应该叫这个名字,感觉还是轮回比较好.

 

上一篇:玛戈皇后影评

下一篇:好先生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