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正文

桂河大桥影评

摘要:爱文章网收录桂河大桥影评,《桂河大桥》是一部由大卫·里恩执导,威廉·霍尔登/亚历克·吉尼斯/杰克·霍金斯主演的一部剧情/历史/战争类型的电影,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大家一起来看下桂河大桥影评吧。

《桂河大桥》是一部由大卫·里恩执导,威廉·霍尔登/亚历克·吉尼斯/杰克·霍金斯主演的一部剧情/历史/战争类型的电影,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桂河大桥》观后感(一):《桂河大桥》战争使人疯狂

故事发生在1943年,两个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和日本,为了争霸世界,在一个毫不相干的缅甸,互相嚎叫着想要隔开对方的喉咙。一边崇尚着所谓的武士道精神,而另外一边则是经常以骑士精神自居。战争是个奇妙的东西,虽然会让人变得麻木不仁,但你总能在战场上发现人性的光辉和伟大。影片《桂河大桥》这部充满着讽刺意味的战争片,通过导演大卫•里恩老练的叙述手法,以及编剧皮埃尔•布尔的完美改编,让我们仿佛重新回到了,残酷的南亚战场。

乱世中,人命如草芥。急于打通从曼谷到仰光铁路的日本人,更加不会把人命当一回事情。在已经修建完成的铁路两旁,堆积了累累白骨。个人觉得影片的主角,是美军的希尔斯“少校”。虽然他是个不折不扣的骗子,但最后他得到了升华。而反观看上去像是主角的,英国上校尼克逊。从头到尾,充满着傲慢和固执。这可能是导演对于,固执的有些顽固不灵的英国人的嘲讽。不过尼克逊上校,确实是一个好上司,也是一名优秀的军官。他的部队,虽败不乱。衣衫褴褛,但全军充满着精神。让人感觉不是做了俘虏,而只是参加了一场异域风情的郊游。16战俘营的营长,齐藤大佐,对此并不满意。他要的是一群劳工,而不是一群绅士。马上就给了初来匝道的尼克逊上校,一个下马威。他表示军官需要和士兵一起劳作,而固执的英军上校,拿出了日内瓦协定。来跟相对野蛮的日军,进行交涉,自然是被关了禁闭。

影片到了这里,我还是需要吐槽两句,这里其实是东西方文明的,一种碰撞,在东方世界里,宁死不降才是众人所追求的。而在西方世界里,投降很正常,大家都会遇上。导演在这里,显然是要表达,东北亚人民的野蛮,这部电影成片期间,正值美国发动越南战争期间。同样的地理环境、同样是对抗邪恶专制的黄色人种、同样是为了帮助欧洲的盟友持续殖民统治、同样可怕的虐俘事件。想到这些,影片所要表达的意境,似乎有些明朗了。

滑头的“美军少校”希尔斯,终于是跑路了。在牺牲了2名同伴后,有惊无险的逃到了好心的村庄中。在希尔斯逃跑之后,影片的核心主题,终于被引了出来--修建桂河大桥。原来齐藤营长曾经想要做一个艺术家,但由于父亲的教导,对于天皇的忠诚,只能改修建筑。本想着对大日本帝国添砖加瓦,没想到被派到了这种不毛之地。但武士道,是没有选择的,如果他能够在3个月内,完成计划这将是他对天皇最好的礼物。所以他想尽办法,迫使尼克逊上校跟他合作。尼克逊上校是个有原则的绅士,不过他原则是他身为军人的荣耀,并不是什么民族仇恨。在他得到了希望得到的军官待遇后,尼克逊上校答应了齐藤营长的要求,开始组织修建桂河大桥。

此时保持着清醒的少校克里顿,劝解尼克逊上校帮助修建大桥的事情或许是错误的,但已经沉迷于骄傲之中的尼克逊没有赞同这一建议,而是一心一意的想要完成大桥的修建。由于工期的紧张,尼克逊上校还修改了之前日本工程师的工程计划。毕竟白人的工艺水平,要比亚洲人好很多。对于这座大桥感兴趣的并不只有日军,还有大英帝国。为了抑制住日军日益高涨的攻势,他们决定破坏桂河大桥。天知道神出鬼没的英军情报部门,是怎么知道桂河大桥的建成和通车日期的。突击队找到了,已经转移到疗养所的希尔斯少校。希尔斯起先对此完全不感兴趣,无奈把柄被抓,不得不同意加入。答应带领着突击队,一起回到那个噩梦般的地方。

突击队的时间也很紧迫,但出师不利,挂了一个小兄弟不说,原定的计划路线还不能走了。只得选择在缅甸当地向导的带领下,走一条不知情况的路,这一段感觉处理的并不如意。原始丛林,往往比日本人还要可怕。但在带着一群大胸女工,走出丛林时,竟然一个人都没死,还搞掉了一小队日本人。这或许是美国人,把广袤的越南丛林,看成一个香艳的冒险圣地。想要赢得战争,就需要坚忍不拔。在面对既残忍又狡猾的日军时,英军突击队员们表现出了高超的战术素养,他们的求胜欲望显然更强烈,这使得他们更加的不顾一切。

桂河大桥,终于如期完工了,战俘们自发的搞了一场神奇的战俘营晚会。他们为造成大桥,感到非常的骄傲。整个战俘营,都陶醉在完工的喜悦之中。这种麻痹大意给突击队员,创造了机会。透过镜头在狂欢晚会的不远处,齐藤营长也如释重负,为远在家乡的老婆寄去家书。谁都不会想到,这将会是一份绝笔信。在这片远离文明,充满着死亡与杀戮的丛林,或许只有对家人的爱,才能唤回他们的一丝良知吧。在晚会上,骄傲的尼克逊上校还并不知道,等待他的未来是毁灭,他依旧非常的乐观以及充满着信心,而最后英军全场起立,高唱女王赞歌。时刻提醒着观众,其实英国人也是侵略者,他们曾经的行为和日本人没有区别。

水位突然的下降,导致了炸药的暴露,发现这一切的竟然是尼克逊上校。他和齐藤大佐沿着引线,找到了准备实施爆炸的突击队菜鸟。导演意味深长的将爆破任务,让突击队的菜鸟担任。他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不顾一切的杀死了齐藤营长,这一转变。或许是为了表达战争的残忍和残酷,一群群有志青年,在无良政客和野心家的操纵下,为了满足一小嘬人的野心和目标,变成了一具具杀戮机器。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成果毁于一旦的尼克逊上校,疯狂的阻止着菜鸟。在一边埋伏的希尔斯,也加入了战团,一座大桥,一场战争,让所有人都舍生忘死,陷入疯狂。他们不分你我,不论对错彼此杀戮。随着一声巨响,大桥不可避免的被摧毁了,就像日军的战败一样。可怜的尼克逊上校,最后依旧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

乍一看,这确实是一部铺着反战外衣的电影。影片中不卑不亢,不屈不挠的男主人公尼克逊上校。确实是在反抗独裁专制,反抗人权尊严方面,与日本的齐藤营长进行了多次交锋。但要说他是在反对战争,让人感觉并没有表现出多少来。影片中的日军,也没有被描绘成残酷和残忍的化身。特别是齐藤营长,每每被尼克逊上校气的发抖,但却没有动杀心。这些场景设置,或许是想要向大家传达,亚洲人对于白人老爷们天生的畏惧感吧。日本作为当时亚洲最发达的国家,在面对一群英军俘虏时,还显示的如此战战兢兢,更加不要说在南亚印度支那的那群越南人了。1955年,美军开始了在越南的第一阶段作战。这部电影,正是希望通过二战时期,美英联军在中南半岛的英勇行动,来粉饰一下美国人在越南的行动。同样是在对抗强暴独裁的对手,同样是对黄色人种作战,同样是在令人不安的原始森林。靠着前方将士们的浴血奋战,保卫了民主和人权,也保卫了他们自己的殖民统治。所以影片真正传达的是,美军在越南的行动必胜的美好愿望,就跟他们在10年前一样。

《桂河大桥》观后感(二):你们都被卖了还要帮人数钱!

所有赞这部片子的国人,需要考虑一下你们在看片时候的心理了。

该说的大家都提到了我不想重复。但是片子里面各种充斥着对日本人的鄙视难道你们没发现吗?无论是尼克尔森上校还是他的手下军官们都说要给“野蛮”的日本人上一堂生动的文明课,教会日本人什么才是文明。这种赤裸裸的种族主义言论现在必须接受批判。

在人物刻画上,白人,无论是英国人还是美国人都是高端洋气上档次,这是不用说的了。美国人的刻画有些不太好,慵懒还贪生怕死好色。但是突击队的后勤是暹罗女子完成的。后来那个美国人还跟其中一个暹罗妹子有了情愫,只不过剧情需要没有展开。看到一支本该保持机动性的突击队居然有人帮着抬担架,我真是快要笑死了。几个好基友还在那里惺惺相惜你辞我让上演着桂河版的小燕子。真是可笑之至。

有人吐槽尼克尔森上校的斯德哥尔摩症候么?他心甘情愿的为日本人效劳是在被关押之后,受虐待在先,也许就是在关禁闭的时候他产生了帮助施虐者的心理,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才醒过来。他清醒时候的表现真的像是他被催眠了之后苏醒过来的恍然大悟,不过片子我没看懂,他是不是跟那个小伙子搏斗了才受伤挂了?感觉他像是莫名其妙地就挂了。

还有,史实上来说,应该比电影里面的还要残酷。那些从日军战俘营里面逃出来的美军写的回忆录远比电影里面写的更加黑暗。Saito上校哪里会这么好说话的,哎。

《桂河大桥》观后感(三):人生就是一出无可奈何的悲剧

《桂河大桥》咋看给我的感觉是色调不怎么明丽,开片就是挖坟树十字架的情节又给正片定下一个略显沉重的基调,衣衫褴褛的英军俘虏再加上凶狠矮胖的日军军官,以及我那时间轴对不好的字幕和长达161分钟的片长,使得我开始看这部影片时不期待会得到多好的观影感受。当然,本片的情节胜出了。本来打算看一半就睡觉第二天起来上大物课的我凝神屏气看完了最后30分钟才洗漱上床。短评我只写了四个字:老人与海。因为撇去正义和非正义的价值判断,Nicolson上校的遭遇确实与老渔夫十分相似:历经千辛万苦达成目标,然后眼睁睁的看着成果毁于一旦。

主角Nicolson上校由“千面人”AlecGuinness饰演。看片的时候根本没认出星战三部曲里那个沧桑的老Obi-wanKenobi来。上校是一个严守原则的人,眉间透出一丝坚毅,在被关禁闭若干天之后,折磨的脸色惨白骨瘦如柴(化妆师你太吓人了根本就是僵尸的效果嘛!),明明已经虚弱到极致还不要别人搀扶,面见日军军官Saito上校(google告诉我应该翻译成斋藤)时软硬不吃,最终斋藤君心理鸭梨太大而妥协。从他与斋藤上校的几次交锋又可看出,这种对于原则的坚守来源于自身的骄傲。Nicolson要求斋藤遵守“文明人”订立的日内瓦公约,强烈反对日军征用英军军官修桥;而接手桂河大桥的建设之后,便将其当作一项事业来认真对待,调动手下的工作情绪,认真调查,仔细研究,情绪之高昂与斋藤的绝望相对比,仿佛斋藤才是俘虏,情势之逆转出人意料。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由于人手不够,无法按期完成工程,Nicolson竟主动下令让军官也参与劳动,甚至让医院中的病人也来帮工。如果没有前面斗争的情节,我简直要怀疑上校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患者了。如果告诉放出Nicolson之后在房间里痛苦抓狂的斋藤会有这么一幕,不知道他会做何感想。此情节明确指示了一点:Nicolson誓死捍卫的不是死板的规则,而是个人的尊严。桂河大桥之所以对他有如此意义,如他所言,合力建造这座桥使得士兵们团结协作而有纪律,此时他们才配称之为军人,而不是懒散绝望的奴隶。Nicolson不愿意陷入一种绝望的境地,他希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而建成的大桥对所谓国家利益的威胁似乎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战时的俘虏必须工作。桂河大桥建成之时,Nicolson下令在桥柱上钉上一块木牌,上面特别标明此桥由英国士兵建造。

icolson上校的人生观很值得探讨。作为军人他心里并不是没有国家利益。当年青的士兵Joyce告诉他英军派遣一支小分队前来炸掉桂河大桥之时,他猛然醒悟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事实上帮助了敌人。然而当身处俘虏营,南亚闷热潮湿的气候,简陋的生活条件和无边的险恶丛林形成了一种难以抵抗的绝望气息,这种气氛足以冲淡民族大义一类飘渺的东西。此时的上校显然认为,活着的姿态是最重要的。上校的所作所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抗争恶劣的环境,试图有所建树。然而电影的结局几乎是恶狠狠的扇了这种积极一耳光。努力奋斗而毫无意义,这或许就是生活的真相。要行动总有风险,想要避免风险就只能一事无成,这话每个人都懂,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所谓风险包括了这样一种情况:你行动的方向完全是错误的,你的成果将因为他人公认甚至你自己都承认的理由而被毁去。事实上,没有人能留下万古长青的东西,通过扬弃不断发展的自然科学界尤其如此。一个人的成果被部分或全部推翻只是迟早的事,只是这个过程往往发生在当事人逝世之后,不像上校所经历的那么惊心动魄。本片或许为有抱负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必须的心理准备:不仅要准备好一事无成,也要接受一切奋斗的结果毫无意义的可能。

再来讨论片中其他人物的态度。从俘虏营中逃离的Shears显然是为生活而生活的代表人物,如果不是无路可走,他绝不会返回南亚参与炸桥的任务。对于他而言,安逸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但是仅仅把Shears看作一个享乐主义者或许太简单了,当炸桥小分队的领头,受伤的Warden的要求把自己留在丛林里,让Shears带领剩余的人们先出发时,他严词拒绝,让当地女子用担架抬着他上路了。此时,理想和目标站在道德制高点上颐指气使,人文关怀的微光却在他身上隐隐闪烁。至于Warden则几乎是Nicolson的counterpart,Warden也指责他们一样是为了目标不顾一切的人。只不过Warden碰巧做了时代认为正确的事。

回到自己的生活里,想想应当怎样避免Nicolson上校的悲剧,却发现似乎是不可能的。Nicolson并没有意识到桂河大桥对英国在战争中利益的威胁,我们也无法预知自己的所为将来会有什么作用。风险无可避免,而我宁可采取Nicolson上校的态度,保持一个良好的姿态。奋斗一生以期问心无愧,这大概是我始终试图规避风险的人生信条下唯一愿意冒的风险。如若不然,我也将成为懒散绝望的生活的奴隶。

.电影中有一个情节是斋藤在桂河大桥建成之夜写了一封书信,然后割下一撮头发夹在信里,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意思?

《桂河大桥》观后感(四):不要破坏我的圆

在影片的前半段,尼科森上校一直强调着原则:不逃亡是因为我们要服从总部的命令,军官不从事体力劳动是因为日内瓦条约如是写道。可是当他沉浸在建造大桥的工作中时,他忘记了这些原则,而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之中。这个时候,他已经处于战争之外,既不是俘虏,也不是英国军官,他是大桥的建造者,设计师,艺术家,他是个人。

在通车前一天,尼科森上校自豪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斋藤(日军首领)说“漂亮啊”(指的是夕阳),上校接过话茬,但他以为斋藤说的是大桥。从他对说的那段话来看:

想不到会这样成功,我在想,到明天我就服役满28年了,28年经历过战争与和平,28年里我在家的时间不超过10个月,但生活依然美好。我爱印度,没有更好的地方了。但是有时,我突然感到自己快接近终点了,你会奇怪,你会扪心自问,你的一生有什么代表作,你的存在对这个世界有区别,是否产生过一点点影响。特别是在跟其他人比较的时候,我不知道这样想是否正常,我承认经常有这些想法。但今晚,(这时他松开手,棍子掉到河里)算了......(然后,他转过身,有点尴尬的样子)

上校想承认的是这座大桥就是他的代表作,这比在战场上杀死一个敌人,提升军衔要值得骄傲的多。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当英军计划炸掉大桥时,上校“疯了”——对英军而言,对于日军而言何尝又不是——他企图阻止,就像是一个沉迷于绘画的孩子阻止父母撕坏自己的作品。对上校而言,英军也“疯了”——他们要炸掉我的杰作。直到看到杀戮,上校又回到了战争中,自问“我都做了些什么?”,然后引爆炸弹。这时,医生恍惚地念叨着:“疯了,都疯了。”当然,这里指的是战争。

无论在战争还是和平中,他们都是个人,都有亲人和工作。电影中有些细节如,在炸桥小分队杀死一个年轻的日本士兵时,镜头在从他身上掉落的照片上停留数秒钟;当英军在庆祝时,斋藤给家人写信并割发。

《桂河大桥》观后感(五):Madness

第3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最佳配樂、最佳剪輯獎。大衛李恩導演出的別具匠心的反戰片,敘事手法精緻有條理,一部極具藝術性與觀賞性的佳作。所謂戰爭及是國民性的戰爭,戰爭的一方不惜用武力的手段把本國的國民性施加於另一國,結果必然是荒謬的、無意義的……

片中的3個人物成功的塑造了3種國民性的群像:1、充滿紳士風度騎士精神的尼爾森上校,他彬彬有禮,客氣冷淡,為了大英帝國的尊嚴他能很好地調整好部隊的士氣,衣衫襤褸的英軍能夠邁著整齊的步伐,吹著嘹亮的口號《波及上校進行曲》;為了大英帝國的尊嚴他能夠以《日內瓦公約》與日軍不合理要求抗爭到底;同樣為了大英帝國的尊嚴,他能不顧部下的反對率領全員替日本人修橋,目的是展示西方文明的效率,讓大英帝國的不屈精神以橋的形式被世人永記,甚至最後阻止同胞炸橋,導致了悲劇的發生。2、被武士道精神洗腦的日軍齋藤大佐,窮兵黷武,虐待戰俘,為了尊嚴隨時準備犧牲自己的生命3、充滿實用享樂主義與個人英雄主義的美國大兵希爾斯,為了生存他會從死人身上扒東西,裝病號,冒充美軍上校;他樂觀瀟灑,隨時與身邊的美女調情,但最後在個人英雄主义的影響下壯烈犧牲,生命的最後一刻留下一句“It'syou”

當大橋的銘牌被炸飛到水中隨波逐流的時候,我們不禁反思戰爭究竟帶給我們什麼,榮譽與尊嚴到底有多重要,這個世界真的是像醫官斯林普利說得那樣“Madness!Madness!"

《桂河大桥》观后感(六):终于看完,不虚一看

下午把《桂河大桥》看完了,分几次看大师的作品,我甚至有意在查网页时不看剧情,为的就是一个完整的体验。不得不服大师的经典,一贯的美丽风光的鲜艳画面结合史诗感的手法,阳刚的冷峻中又透出某种豁然的风趣。3分之一的篇幅来讲被英军上校如何保持绅士文明在日军的俘虏营里,就建桥任务中的军纪及角色权利争取而不卑不亢。的确,他可不像是革命烈士主题的宁死不屈的姿态,但就是在意志的摧残中也凛然着那股骨子里的贵气,这和大师塑造的“阿拉伯的劳伦斯”以及“齐瓦格医生”等人物比较,是是有某种内在关联的。而正是这个人物撑起反战的主题,这一点到了他在通车前一天的大桥上的感慨已经宣告确立:人生这样那样,当某种时候忽然说不定回到原点了,那么过程如何又有什么差别呢?看到这句话我已经抽离剧情,那桂河的水至今一定还像画面中那样正流淌向前,而曾经的战争故事在它的眼里只有不动声色,那寂静的雨林,或是雄鹰俯瞰的蓝天,才是它深沉的关联。第二部分电影才讲到英军的对策部署,相对于那个俘虏营,这里更像后方,花红叶绿碧海,绅士美女情调点缀于战争的背景,更有雨林的壮美,山雄峻水湍急,异域村姑助军,多少有着乡野牧歌的抒情。这一切则是为了铺垫俘虏营里留守与出逃的两个主角线索的最后交集。那座桥从无到有,最后浑然天成,它的存亡自然牵动着观众,所以越到最后张力越强,千钧一发,人物的性格走向充满戏剧的悬念,所以剧情的急转直下既合乎常理又还原了常理,爱桥护桥既是上校对于自己作品的珍视,所以他一时敌友不分和盟军扭打在一起,这样的违纪之举回过神后已经力不从心改过,编导妙趣横生让他倒下的身体压响了炸药的引爆器来将功补过,也就是迂回转折后那座桥走向观众的愿望:毁于一旦。反战的主题和人性的无助呈示无遗。160多分钟的片长,看大卫•里恩以大师手笔在作品中恣纵才情,那阳刚气之中不乏深沉婉约,和他几部史诗作品一脉相承,值得致敬!!

《桂河大桥》观后感(七):我们在谜一样的世界里磕磕绊绊,你死我活。

战火纷飞的年代究竟是命重要还是节操重要?这是一个问题,但无关对错。没有谁有资格去对战争中活下来的人说三道四,如果舍生取义是种抉择,那么请不要否定他的另一面——苟且偷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如果没有后半段的逆袭,历史会如何评说?历史的执笔者向来是主观偏颇的,个人价值观的对文字的驾驭,让人更多看到的是一种袒护或批判。其实,人生是你的,你想怎么活就怎么活,你倔强,你软弱,你正直,你龌龊,这些只不过是主语加形容词的句子结构,没有经历过你经历的一切,又有什么资格挺直腰板高谈阔论呢?以正义之名?甚是可笑,这世界善恶浑浊,谁枪里有子弹谁就是老大,这才是真理,是历史轨迹中无数次被验证的真相。

电影《桂河大桥》为我们构建了二战期间的孤岛世界,这是一个后方战场的缩影,没有了枪林弹雨的激烈,却直戳灵魂深处的软弱。“忘掉我们刚才埋的是谁了?活着的时候没能找到和平。”美国大兵的吐槽尽显战争的无奈与荒凉,故事发生在日军控制的战俘营,日本军官,英国军官、美国大兵分别造就了自我主观臆想的世界,电影以这三人为线索网状分布,环环相扣,从迥异的民族文化中聚焦思想内核的矛盾,进而表达了战争永无止息的诱因可循。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未必拥有同一个梦想。和平时代的号角是流血牺牲到无人可达之时才吹奏的,历史的轮回可怕在,待养精蓄锐,酒足饭饱之时,还是会手痒痒试试拳脚,悲剧的诞生不足为奇。

民族思维方式的独特性造就了文化差异的不相容性,有些分但是不接受,甚至会主动排挤消灭。日耳曼民族、大和民族的崛起势必要去践踏其他民族的智慧与尊严,只有压迫才能彰显自身的强大,伟人都这副嘴脸,油渍麻花令人作呕。日军长官斋藤是典型的日本武士道精神文化下熏陶出的将领,刻板、严肃、做事情认真到惨无人道,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就是日本式思维,不跟你拐弯抹角,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一根筋的日本人简直就是天生属于战场的杀戮者,誓死效忠天皇的忠心,以及对军令如山的敬畏,训练有素、视死如归到令对手胆寒,二战初期,全世界都被这个民族震撼到了,集体主义完全泯灭了个人特质,每个人都只是杀人不眨眼的机器,必要时自己可以作为人肉炸弹诈降,角色扮演十分到位。

不过导演把视角从大和民族的共性切换到斋藤的个性,我们看到一个日本军官的无能、软弱、可爱、傲娇,丧尸般冰冷的日本人在导演的镜头下性格饱和,活灵活现。为了大桥能够按时竣工,斋藤不得已一次又一次的妥协,糖衣炮弹最后就剩了糖球,斋藤渐渐摘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民族尊严,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贪生怕死,分分钟切腹在他这里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山高皇帝远的孤岛他可以教条遵守军令,但并不想为一座桥的拖沓而搭上自己的身躯。谁说严谨的日本人不够俏皮?看看斋藤房间内的美女挂历,闷骚性格展露无遗,忸怩拧巴得可爱,带着圆头盔化身小卤蛋,我们看到了武士道外壳之下一个日本人的孤独与凄凉,他们的忠义伴随着自我人性的抹杀,这不是选择题,这是别无选择。

与日本武士道精神截然不同的,是英国人的绅士品格与骑士精神,总结起来真的是四个字——不可思议。二战期间最传奇的战俘当属英国,乐观向上,反客为主,为何如此奇葩?因为他们心怀大国的气度,日不落帝国就算领土面子缩小,地位不及往日,但每个子民都还是贵族灵魂,大国雄心,那不是野心,是一种大气凌然,超脱狭隘的境界。英国军官,坚守原则,彰显国家底蕴与契约精神,说白了,只要你给老子照书本来,老子会成为你顶礼膜拜的尖子生。英国军官自始至终都在强调作战俘也不能忘记自己是名军人,可是他恰恰是那个忘身份忘得最尽兴的,他把自己变成了造桥专家,学术精神严谨,专业技术过硬,他用自己奉行的价值观建造了一座桥,一座连接心灵化解矛盾的桥,他其实忘记了自己的军人身份。战火纷飞中的孤岛成为了世外桃源,用悲天悯人的匠人心搭建起自我见解上的高瞻远瞩、大爱无疆。也可以理解为英国军官是一种上帝视角,渴望人与人之间矛盾化解、相亲相爱。当然,不可否认这是一种矫情的圣母心作祟,或是一种活下去的借口与妥协,再倒回去看他在斋藤面前的坚持,其实他也在保留活着的尊严,肉体上是日本人对英国人的屠杀,而精神上是英国人对日本人发起的一次团灭。

电影很好的诠释了悲剧性碎纸片理论,建造好的大桥随着英国军官的倒下而坍塌,这象征了英国军官理想国的破碎,是乌托邦之梦的苏醒,孤岛终究属于现实战场,安逸简直就是妄想,一车英国俘虏的血祭,染红时代的河流。战争,没有胜者败者,都是小丑棋子,任命运摆布。

其实英国长官更像是中国的儒家,不惜浪费口水传教,彰显自身的哲学价值观。而美国当兵身上的玩世不恭则有些许道家韵味,他看透了战争所以厌战,活下去才是赢家是他内心的坦诚,他不是有骨气的士兵,但他是战争中头脑最清醒的人。悲剧的是,一度想抽离战争的美国大兵,最后还是逃不过命丧黄泉,电影用最后几分钟的高潮让观众窒息,你我他,都逃不出战争的雾霾,总有一天窒息身亡。

《桂河大桥》观后感(八):吊诡

这部电影谈论的主题是,尊严,战争,建立,毁灭。英军辛辛苦苦建的桥当然不是为日本服务,他们知道战争迟早会结束,而桥会留下来造福当地百姓。可是美国人又辛辛苦苦,冒着生命危险,付出几条人命,把桥给炸了。英国上校说回想一生的时候,这个世界会不会因为他的存在而变好一点点呢?当桥建好的时候,他内心的答案是,会的。当桥被炸掉的时候,他又怎么想呢?桥是他建的,也是他炸的。想起《始有集》里引用的蒲柏的诗,likeemperorswelosetheconquestgainedbefore,byvainambitionstilltomakethemmore.

《桂河大桥》观后感(九):TheBridgeontheRiverKwai

二战期间,日军占领了缅甸边境的一个战俘营。出于战略需要,日军将在缅甸与泰国交界修建一条大桥,同时希望战俘营里战俘出力,但英军战俘代表尼科森上校(亚利克•基尼斯AlecGuinness饰)认为这违反日内瓦公约拒不执行。于是尼科森等人被关了禁闭,但是没了尼科森的带领,战俘们表现消极,而且因日本设计方面的不足,建桥工作陷入了停滞。日军无奈只好放出了尼科森等人,获释后尼科森感到在破坏一切都战争里何不做点建设,于是开始投入到建桥的工作。与此同时,逃出去的美军俘虏希尔兹(威廉•霍尔登WilliamHolden饰)接受盟军一个特别任务,就是大桥建成之日将它炸毁。©豆瓣

《桂河大桥》观后感(十):《桂河大桥》:生存有理,自尊无罪(与《地狱航船》一书相关)

《桂河大桥》:生存有理,自尊无罪

战争片在很多情况下沦为一种寓言的阐述。这可能是因为战争把生与死这种人类永恒的思考,以最强烈的偏激的方式给表达出来,所以,在人类生活中潜伏着的一些意念与冲动,到了战争片里,都可以以外化的形式给体现出来,这就构成了战争片可以用来表达寓言的可能。

《桂河大桥》正像一出关于战争的寓言,它的故事情节与事实的真实性显得已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它通过英美战俘修桥的这一个载体,表现了一种人类生存中自尊与活着的价值及意义。

影片中的日本人仅仅提供了寓言成立的前提与框架,他们赋予寓言以一种外在的压力,提供了寓言成立的虚构的空间。影片中的日本人是一种野蛮的符号,可以等同于人类生存选择中的劣境。但大概凭着水清无鱼的同样的道理,一个过分残酷的外在环境,是无法营造出故事来的,所以,影片中的日本人还不算太凶恶,日本首领采取种种非人的手段并没有逾规越界,有空时还与英国人交流自己的个人身世,诉说自己迫不得已威逼战俘干活的苦衷,比中国人所了解到的日本鬼子要文明与通情达理得许多。

对英国人尼科尔森的刻划,影片耐人寻味。很多评论都说他是冥顽不化,固执可笑,不问是非,认为是把他作为一种反面典型来塑造的。但是,我感到影片并没有对人物进行一种直接与表面的藏痞,而是写出各种情境下的人性的合理成份,抛弃了概念化与脸谱化,给各种人生寻找理由,这应该是这部电影具有较深内涵的原因所在。相比之下,我们国内电影,就太容易用脸谱化塑造出非此即彼的形象了,所以,除了承载一种公认的意念之外,很少能给人一种回味的空间与余地。

其实,我感到尼科尔森身上体现了一种身处劣境情况下,人的自我救赎的顽强意志。这与《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题是一样的,都是强调了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丧失对未来的信心。《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人公为了活着,可以与狱方合作,赢得生存下去的几率,这种坚定的信念,受到了观众的近似疯狂的追捧,没有人说他是投机主义,是不问是非的无原则。而《桂河大桥》中的尼科尔森,却没有这样的好运,我觉得是不合理的。

尼科尔森有墨守成规的一些个性特点,但是,他在劣境下,对人的尊严的重视,则是完全有道理的。他强调的是,战俘也是士兵,他要通过建造一座高质量的桥,证明他的手下不是战俘,而是拉得出、打得响的士兵。这是他在人身不得自由的情况下,对士兵灵魂的力挽狂澜。人最怕是信念倒了,战俘同样是如此,如果让他们浑浑噩噩,失去尊严,失去对自己的信心,那么,他们就是真正地死了,真正地败了,真正地不是一个人了。而这种行尸走肉,也正是日本人所希望看到的。但尼科尔森明白,他的士兵的精神支柱不能垮,他必须要用信念来支撑他们,这就是他配合日本人建桥的原因。

有评论认为他是为虎作伥,不分青红皂白。实际上,影片中一直默认着的一个理由,就是活着也是一种斗争,尽管采取的方式,是像抱着救命稻草似地抓住生存环境里偶然出现的一个机缘,因为在那样沦为俘虏的环境下,只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给予的机会,振奋士气,支撑活下去的信念,而活下去,是战俘们最伟大的斗争,至于他们活下去的动力是什么,是否会给战争带来危害,这不应该是当下所考虑的事情。为了尊严地活着,尊重人心的那一份永不言败的骄傲,这是唯一的选择,是一个弱势群体对抗外力强迫时的一种最切实也最有效的办法。人是最重要的,目的是次要的。也许我们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这可能是价值观不同的本质原因吧。

我想在这样的影片中透露出来的生存至上的精神,是我们国度里所缺乏的。也是我们无法认同尼科尔森这种选择的原因之一。

最后,尼科尔森作为大桥的建设者,炸毁了大桥,这几乎是所有桥之类的战争片的通用型主题,一个建造者毁灭掉自己最心爱的作品,仅仅是因为更大的利益促使其这样做,这一主题需要阐述的是,牺牲小我,为了更大的大我,实际上也是一种大公无私的变种。尼科尔森是否最终炸了桥,电影是含糊表达出来的,他被击中后,摇摇晃晃,下面就是大桥爆炸了,但从前面的交待来看,最合理的解释还是他拼尽最后的力量,用自己的全部体重拉响了机关,完成了一个自尊者最完美无缺的亮点。

而美国人舍尔斯的形象,倒体现出一种玩世不恭,投机取巧的生存态度,从他贿赂日本人假装生病、假冒司令官躲避劳动、逃出后想方设法拒绝参加炸桥行动,都显示出他的圆滑的享乐主义哲学,只要对自己有利,什么规则都可以抛弃不顾。特别是他在炸桥路上的一段对白,振振有词地斥责了炸桥小分队的首领华登与尼科尔森是一样的人,说“你的英雄主义让我恶心。这场战争只是一个游戏。你和那个尼科尔森上校都有疯狂的勇气,为了什么?怎样才能死的像个绅士,怎样死才符合规矩,而问题是要怎样才能像个人那样活着。”他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没有给予这样的问题以回答,所以斥责得相当的乏力,而尼科尔森的那种尊严的活着,倒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方式。

电影的结构颇有特点,从战俘营里英美两个角色对于日本人的不同态度,到美国战俘逃出,使故事线索分化成两条,最后美国人再次随爆炸小组回来,两条线索再度在桥上合二为一,使两个人的矛盾再次围绕桥而发生最后的对垒,收——放——收,完成了整个影片收放自如的结局。

虽然是战争片,影片中台词幽默与讽刺挖苦,也十分富有弹力,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好剧本。情节的紧凑、矛盾的对应与台词的意蕴,构成了影片接受意义上的长处,值得一学。

 

上一篇:盛夏晚晴天好看吗

下一篇:叶问3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