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正文

帝国的毁灭豆瓣

摘要:爱文章网收录帝国的毁灭豆瓣,《帝国的毁灭》是一部由奥利弗·西斯贝格执导,布鲁诺·甘茨/茱莉安·柯勒/乌尔里希·马特斯主演的一部传记/剧情/历史/战争类型的电影,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大家一起来看下帝国的毁灭豆瓣吧。

《帝国的毁灭》是一部由奥利弗·西斯贝格执导,布鲁诺·甘茨/茱莉安·柯勒/乌尔里希·马特斯主演的一部传记/剧情/历史/战争类型的电影,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帝国的毁灭》影评(一):弱肉的下场

看这类影片唯一的问题是历史知识,其中有一大堆的人物是自己不熟知的,或者是误解的。然后你必须拼了命去百度,Google。比如结尾女秘书口中的那个苏菲·肖尔,我就一点了解也没有。

尽可能的还原真实,是所必要的。尽管影片最后,琼格小姐一再忏悔自己的年轻,但都掩饰不了影片对纳粹的人性刻画。

至少希特勒没有屈膝,无论他多么残暴。
至少很多德国人都以为国家##社#会#主#义是他们的信仰,元首是他们的希望。他们为此抛头颅撒热血。
很多时候,影片在传达这样一个意思,有些地方,他们是值得尊敬的。
这多少有点成王败寇的意思。

然而,毕竟有五千万人因他挑起的战争而丧命,没有人可以,没有人有权力因为自己的信仰而剥夺别人的信仰。如果有人只奉行弱肉强食的法则,那他终有一天也只会是个弱肉的下场。

《帝国的毁灭》影评(二):你为什么要死去?你为什么要活着?

《帝国的毁灭》全片155分钟,分了三个时间段看完。第一部分:全片最开始部分没有任何背景音乐,战争的废墟,青色的建筑,冰冷的地下室,笼罩浓浓的灰败。开头老人自述,其实并没有太懂。二战时期德国人民对希特勒的狂热崇拜,从无知青年小孩在战争的最后一直义无反顾还要现身,觉得可笑的是当元首说的那句我为你们骄傲是不在他们献出年轻生命的动力,直至最后死在自己的枪下。医生去医院,被回答不知道那些老人伤员去哪里。医生冒着生命危险去到医院,我是有预感的,那些人还在医院,以一种惨烈的姿态,果然,死尸堆积,伤残老弱空洞的眼神。士兵开始撤退,双方实力悬殊,组成了人民自卫队,手无寸铁的老人做着无任何意义的牺牲。军官无耻的嘴脸说着,是人民给了他们这样的权利,所以最后他们也要承担这样的死亡。黑暗里舞池的狂欢,终究破灭在大炮破门而入激荡起的尘埃里。年轻的女孩子们因为被元首雇佣而激动不已,小孩子们对元首的激烈期盼,地下室里孩童稚嫩歌声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特勒对劣等人群的鄙视。故事在从三个女人在大炮停息的间隙带着狗在地面散步开始有舒缓的音乐,女人看到地上在炮火中盛开的百花微笑,各自对着雕像发呆,远处警报声已响起。这让我想到了同样是描写战争的片子,英国病人和拯救大兵瑞恩里战争与宁静的强烈对比。第二部分:故事停在年轻的护士声嘶力竭请元首一定要坚定的带领人民走向胜利。电影里刻画了很多类似这种人物,从年纪轻轻的小孩子军官,到带着孩子来地下避难所的贵妇夫人,到希特勒身边的各级军官,他们无一不全盘相信元首将要带他们走向社会主义。电影里,用希特勒时代来比喻社会主义何尝不是一种反讽。希特勒在最后的战争里执行破坏政策,或者说焦土政策,毁坏地面上的一切只留给敌人一片废墟。当枪弹从空中袭来,奄奄一息的人民四处逃窜,留下被尘土掩埋的尸首以及夹杂在炮弹里的痛哭声。电影中总是从希特勒或者以希特勒为首的军官中出现这么一个思想,如果人民不能历经这个苦难,那么他们就该死。我一直试图在去反驳这句话可笑的逻辑。帝国的毁灭这部片子让我看到一个在战争即将失败的最后,希特勒天方夜谭式的固执,不切实际的幻想着胜利以及刚愎自用不听劝诫,自以为是的失败老者。以一种近乎疯癫的状态将这个帝国推向深渊,却还沉浸在美好幻象中。或许他只是不愿意承认帝国即将毁灭。电影中有几个场景,医生申请离开柏林,希特勒不允许背叛,于是在一次晚饭中医生拉响手榴弹,一家人同归于尽。希特勒时期的高级官员及家属们在地下避难所,希特勒遥控指挥如老鼠躲在无天日的地下,桌上摆放着水果,饼干,元首吃饭刀叉桌布红酒一丝不苟,女人们穿着得体的套装,划着美丽的妆容,男人们穿着平展的军服。哪还有一丝即将战败的场景?接着第三部分,终于影片进行到希特勒及情妇自杀的那段了。值得提到的是,电影中希特勒还与情妇举行了一个婚礼,名正言顺的一同死去。希特勒给许多人发了毒药,让他们誓死效忠,如果被俄国人抓住就呑药死,医生问,你为什么要死?反问,而你又为什么要活着。我想,电影中唯有医生和女主才是真正认清盲目的崇拜与自我生命的珍贵之间的权衡吧。剧中看的最揪心的是优雅的母亲将一粒粒毒药分别喂进几个孩子的口中,虎毒尚且不食子,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对这个人以及他所提出的信念的盲目的崇拜才让她牺牲了几个可爱孩子以及自己的生命?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所认知的世界其实都是错的,那是怎样的一种绝望?他们信仰共产主义,元首到底怎样给他们灌输了这样一种信念,根深于此?全剧并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围绕着这个帝国在战争最后时刻希特勒的固执抵抗到最后自杀身亡,身边人的反应,这个国家的创伤。当行动的卡车载着喇叭传出放弃抵抗的声音时,尘土满面的人民满脸盲目从废墟中走出,没有痛苦,没有欣喜,我猜是一种难以置信的茫然吧。讽刺的是,剧中的小男孩彼得在最开始执着要去参加党卫军,最后看到身边的同伴一个个惨死,慢慢转变观念,然后看到自己的父亲被党卫军勒死,到最后穿越俄国人防线,活了下去,从最开始的坚定,动摇到否定。在影片结束之后我又回到了最开始看不太明白的开头。老人说,她不知道她是否应该原谅当初那个投靠了恶魔的小姑娘,她是那么好奇,像大多数人那样崇拜着元首。在结尾,老人说,不知道自己投靠魔鬼和魔鬼的恶行之间有什么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但当她看到和自己同个年龄的女孩却在同一天死在了集中营,明白年轻可以尝试去犯错。在影片的最后,所有二战时期参与的德国军官得到了应有的审判与惩罚,恶人终会被审判。容格要试着活下去,在那天,骑着自行车,行走下路上。

《帝国的毁灭》影评(三):片面的否定希特勒会造成国家混乱


他是一个举世闻名的的政治家、演说家,而且还是杰出的心理学家、阴谋家、野心家、权术家、传记作家、诗人,作家,最后更是一个军事家、战略家。
为什么不能否定希特勒?是他的历史贡献,执政初期失业率大大降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关注国民健康,废除不平等条约,建立了强大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修建了第一条高速公路。让德国从一个只能建造桌子椅子的国家,成为欧洲的霸主。让德国人民站了起来。
希特勒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的思想输出、物质援助对世界纳粹主义运动、民主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希特勒早年发表各种言论反对个人崇拜,但在他的晚年他的言行却被树为一切真理的来源。这种大众的个人崇拜的行为,在其人生的最后十年走向极点。
美国非裔伊斯兰领袖路易斯·法拉肯(LouisFarrakhan)曾赞喻他为“伟大的人物”。印度湿婆神军党领袖拜·萨克雷(BalThackeray)曾在1995年称自己为希特勒赞赏者。德国历史学者弗里德里希·迈内克(FriedrichMeinecke)称希特勒的一生是“在历史长河中,一个非凡及不可量的人物的伟大例子”。被评为影响20世纪的十大人物之一。
因此。片面的否定希特勒对那个时代的人来说会发生剧烈的思想冲突造成国家混乱,希有错误也有贡献,对他三七开,是智慧和胸怀,彻底否定太狭隘!!

《帝国的毁灭》影评(四):对待历史的态度

读过一段关于莎士比亚的<尤里乌斯凯撒>的评论,大意是:Casius在密谋刺杀凯撒的集会上提到,凯撒患有癫痫,有一次游泳的时候几乎淹死,被救上来之后不停地颤抖。他说这件事的目的是告诉同谋者,凯撒不过是个凡人,不该被当作神一样看待,可是对于观众来说,会因此而同情凯撒,并且更钦佩他,因为他以凡人的力量成就了这么伟大的事业。
我看过<帝国的毁灭>之后突然想起了这段话,片中多次出现希特勒颤抖的手,毫无疑问在有意识地想唤起观众的同情。而他的暴躁脾气以及拒绝接受现实并没有让我讨厌这个人----无法接受失败对于这么骄傲的人来说不是自然的吗?莎翁笔下的李尔王的脾气可不比他好到哪去,而麦克白则是同样拒绝承认失败。
麦克白当然是个暴君,但是莎士比亚写他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批评篡权。<帝国的毁灭>并非没有态度的电影,它对戈培尔则是明确的批评,对医生和蒙克是明确的赞扬,对于希特勒的塑造则无疑具有悲剧英雄的色彩。全片表现了许多政治正确的反战主体,唯独在希特勒一点上跨过了道德范畴,不再是唯唯诺诺的忏悔,而开始把这个具有强大意志力的人放在遥远的,无偏见的历史中考虑。就像我们回观中国历史上皇帝们对异族的屠杀,人道主义的信奉者可能真的会努力回忆血腥味,但是这是徒劳的,因为“历史”的天性就是忽略无名者的死,而重视突出人物对人类进程的塑造。犹太人知道,如果你对着人群大吼,快来关注我的痛苦啊,大家很快就会厌烦,于是他们拍了许多好电影,但这只能在电影的历史上留下一笔,斯皮尔博格和辛德勒——依旧是大人物,不是么。
总有一天,人们会忘了无名的犹太人,而记住一个人如何唤起一国之力对抗欧洲,最后失败的故事。
历史的遗忘无关种族,而关于无名。

《帝国的毁灭》影评(五):(一百三十九)愤怒的元首

看这片纯粹是因为元首的愤怒这个片段,出于好奇和对原片段的敬仰。纪实片,记录了柏林战役的最后十几天,希特勒和身边的人的故事。对于任何历史事件,我想站在不同角度来看总是有益的。当我们看了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钢琴家,兄弟连等一批站在犹太人或者盟军军人角度的影视剧之后,这部帝国的毁灭确实是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感觉。我们的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书写,这个世界有太多脸谱化或者两极化的事情,我们终己一生都不能看透自己,历史书上寥寥地几句话又怎么能让我们完整地了解一个人或者一个事件的本质。不过这部片给我的最大感觉或许就是,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吧。
——2015.12.2718时,SJTU·InstituteofDataScience,上海

《帝国的毁灭》影评(六):帝国的毁灭,大厦的倾倒,人性的迷茫

这部片子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不说别的,就为几个经典桥段就值得看一看。
主演对希特勒的演绎还是比较到位的,把毒菜者的那种感觉还是表达的很好,各种理性时候的看似温柔和不理性时候的发飙。再加上影片中也有其他不少角色出现过的几次发飙,真的算是本片中除了对战争残酷写实以外的另一大看点。从这些人的心理活动,各种压抑,发飙,酗酒,作乐中,侧面反映了在战争高压下的无奈,苍凉,悲伤,绝望。
除了几个主要角色的倾情演绎外,最重要的还是这部电影对战争残酷性的描写,医生用锯子锯掉腿的场景还是有点渗人的。有人说电影有点像半个纪录片,我不这么觉得。这个电影虽然长,但是要写的内容也非常多,很多时候就是必须要把矛盾吧冲突集中在一起,给观众展现出来,往往都是很猛烈的强烈的展现出来,给人以无穷的震撼。
前面所说的发飙也是一样,就是要让观众也和剧中人物一样,被形势,被命运,扼住喉咙,喘不过气来。
看完这部,真的让人最大的感觉,是活在和平年代是多么的幸运,多么的幸福。

《帝国的毁灭》影评(七):“年轻不是借口”

“在约伦堡审判期间我听到的那些可怕的事情,六百万犹太人,持不同政见者,其他种族的人,他们的死深深撼动着我但我没有将其和我的过去联系起来,我一直安慰自己作为个人我并没有错。对此毫不知情,不知道事情如此严重。直到有一天,我路过弗朗兹·约瑟夫大街为索菲·肖尔而建的纪念碑,我看她跟我差不多年纪,她在我投靠希特勒的那一年遇害。直到这时我才明白年轻不是借口,这也许有助于理解事情的真相。”,这也许有助于理解事情的真相。”
——《帝国的毁灭》
引用索菲·肖尔的相关资料
納粹統治德國期間﹐慕尼黑大學的一名教授和幾個學生以“白玫瑰”為名﹐大量散發自制傳單﹐直指希特勒發動戰爭的暴行和失敗的命運。肖爾兄妹﹐漢斯和索菲均為白玫瑰成員。1943年2月18日﹐他們在慕尼黑大學發放傳單時被捕﹐四天後被納粹法庭以所謂“人民的名義”判處死刑並于當天執行。兩年後他們製作的傳單被盟軍數以百萬計的空投向德國的土地﹐希特勒統治的第三帝國在幾個月內土崩瓦解。

《帝国的毁灭》影评(八):国家毁灭前的混乱

国家毁灭前的混乱,主要还是从统治层阐述的。
当你一直坚信的信仰崩塌了(我是个没信仰的人,一直觉得人怎么就会一直狂热的相信一种信仰呢,信基督教也好,信希特勒的纳粹主义也好,难道他们不会怀疑自己相信的东西会不会是错的吗?)于是,有人为了坚持信仰追随领袖而毅然自杀,包括有人残忍的杀了自己年幼还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也亏那个妈妈下的去手,5个孩子啊……
演希特勒的演员演的真好,那种愤怒、着急,到位极了。元首的愤怒片段,众多恶搞配音片段出现率极高……
片中的希特勒在私人生活中称得上是一个绅士,对女士和小孩尤其是。只是为何他固执的认为人的种族有高低贵贱之分,还以猿类比人,说优胜劣汰。看完了或许理解高中生物老师在讲达尔文进化论的时候强调说优胜劣汰法则在人类社会不适用,指的应该就是这段历史吧。
但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同样,我们不是动物,怎么了解他们的痛,我们一高等动物自居,凌家与万物之上,看着人被杀,我们说是残忍,但看着动物被杀,也很残忍啊……人与动物真有这么分明的界限么?
电影结尾说年轻不是犯错的借口,不过我觉得这与年龄无关,只是当局者迷啊,我们不都曾在一件事物中迷失么……

《帝国的毁灭》影评(九):政治家都有一个信念

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我看的不是很多。想来只有(辛德勒名单)(纽伦堡大审判)(东京大审判)。每每看到此,人性在战争中的本质表现,战争与和平的比较以及对生存的珍惜和死亡的惧怕确实让我震撼。我看电影一般立足于实际存在的东西,现实生活中的残酷比虚幻的残忍让我震惊。
评电影一般从导演,演员,编剧,灯光师,道具师,舞台师,摄影师额等去评论,可是我没这个资本,因为我了解的不多,知识也是少的可怜,所以我浅谈一些感想。
开始我想用两个具体的细节去说说我的感受。后来想想不行,那不能表现我的真实感受。
在整个影片中,我一直有个疑问,希特勒通过什么让这些人忠诚于他?影片展示的是一个五十六岁的老头,每次行动都是颤颤巍巍的,我记得应该是右手,几个拇指一直在颤抖。他不是和颜悦色,他总是对部下发火,有时甚至胡搅蛮缠,狂妄自大。他没有英俊的面孔,对部下无微不至的关怀,虚怀若谷的胸怀。所以我怀疑影片的真实,我认为这段对希特勒的影片都建立在一个虚空之上,没有根基。
我起床洗了脸,听听歌歇息了一下,发现我错了,没有看到最后,就没有发言权。
希特勒竟然会说:他竟然丝毫不怀疑自己对人民的忠诚,并感动。我想要去笑,却又笑不出来,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知道他说的是真的。
我想要发笑的原因无可厚非,影片展示了在柏林被攻克之前他对平民的熟视无睹(老人,妇女,儿童通通被丢在那里,没有营救,甚至鼓励上前线,),还有他的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强者征服弱者的野蛮。我真的不敢想希特勒的思想竟然还停留在野蛮社会。对文明社会的人道主义,相亲相爱的盲目忽视。这两点反应了他的无人道,残忍。可他居然毫不知吃
耻言说自己对人民忠诚。
于是一切都可以解释了。我不是希特勒,我理所应当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说这句话。但是当我认为这句话是真正的时候,我就知道他的统治基础建立在哪里了。不用质疑,是他的思想。他懂得自己要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优胜劣汰),并为这个国家构造了一副美好的蓝图,他清楚的思想,健全的思维,有布某和计划的征服换来了别人对他的忠诚和一句”嗨,希特勒”。
这就是他的信仰,因而我觉得他难得。
我晚上直到两点才睡得着。我在思考,是不是我们当今许多中国人丢失了什么,信仰!
我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思想,但是那时还停留在一个比较肤浅的表面或者说是拾人牙慧。我当时认为既然美国信仰基督,那我们也信基督,这样我们国家就会好了。
现在发觉,当初太单纯了,首先,信仰不只是神,不是只有信佛,信上帝,信神仙才是信仰,思想也是一种信仰,它是我们存在的唯一原因;第二我们是无神论者,我上面的想法根本实现不了。所以不可能。
反观中国现在党员和公务员大部分被市场化,经济化,金钱化,权利化,他们的腐败和作孽的根源无疑不是没有根本上树立对人民忠诚的普遍信仰。
当然,有人可能会反对,难道大家都成希特勒吗?那我只能说你误解我的意思了我们需要正确对待这个信仰不要使他极端化,顽固化,我相信中国中庸之道是瓦解它的药剂。
转而谈谈自己,我需要做的是什么呢?作为从朦胧思考转化为有条理,有系统的思考的一个萌芽小公民,我需要树立一个意识没有博大的胸襟和信仰是做不了政客的,说的狠点,也做不了公民。

《帝国的毁灭》影评(十):双面德国

感觉整部电影充满了双面性。
到了战争后期的失败者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开始非常非常自负,然后头脑发热,希特勒简直把这一个特点发挥到了极致。首都柏林就快被攻陷的时候他还在幻想自己之前部署的军队能够过来支援,但其实那些军队早已经是强弩之末。
一面是幻想,一面是疯狂的决策,为了他的计划实施他置柏林的百姓和伤兵于不顾,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并且胡乱地按照自己的不切实际的设想指挥。然而同时,一面是疯狂无情,另一面又是富有人情味。他自己要留在柏林的地堡里与苏俄抗争,同时又劝他的秘书和部分将领从这儿逃出去。有时候甚至令人怜悯,当看到他的日益严峻而苦恼的脸,从饭桌边起身都要费尽气力的样子,以及已经停不下来的颤抖的左手,这样的末日帝国的君主总会让人有那么一种惋惜。
对于德国的将领们,也是充满了两面性。一种是无限的忠诚,一种是忠诚之中带有一定的道德上的反抗。影片里的戈培尔,那个“创造希特勒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对于希特勒的一切意愿的绝对遵从堪称忠臣典范,然而这样的忠诚就意味着会犯了和希特勒同样的错误,他同样陷入了盲目之中。此时就有一些将领清醒过来,为了德国无辜的人民而反抗希特勒的一些决策,比如那个医生。“但这并未影响我对您的忠诚”。让人感觉并不是所有的纳粹都是那么穷凶极恶毫无人性的。
但是无论如何,当那些德国的将领在帝国的最后时刻纷纷选择在地堡里饮弹自尽时,还是同样有无限的惋惜。
人民总是热爱自己的国家的。在帝国将要崩塌,有的将领都在饮酒作乐以消磨时光之时,除了逃亡的人之外,还有很多市民和士兵选择留在柏林作最后的抗争。不得不说这样的抗争有如义和团对抗八国联军,简直是去送死,但是那一些悲壮的场景还是让人无不感慨。毕竟人民是无辜的。
在这个必然的历史潮流中,还是有很多的人和事,就算并不成名,但是无法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