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正文

夜幕下的哈尔滨结局

摘要:爱文章网收录夜幕下的哈尔滨结局,《夜幕下的哈尔滨》是一部由赵宝刚/王迎执导,陆毅/李小冉/周杰主演的一部剧情/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夜幕下...大家一起来看下夜幕下的哈尔滨结局吧。

《夜幕下的哈尔滨》是一部由赵宝刚/王迎执导,陆毅/李小冉/周杰主演的一部剧情/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夜幕下的哈尔滨》观后感(一):一些碎片

一、王一民:是个好人,却未必是个好男人

无可否认,男主王一民是个好人:爱国、热血、热心……可是,他未必是片中很多人口中的所谓“好男人”。许多人都在劝女主,他是个好男人,你嫁给他没错的。

呃,真的没错吗?

Mr.Right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我想甚少有女人愿意自己的男人在自己与他人都有需要时首先出现在他人的身旁,哪怕这个他人是国家、是民族——ofcourse,或者说那些特殊年代的特殊女子除外——也许她们更有血性更有气节。可是,生活中的我们只不过是希冀现世安稳的寻常儿女。

难以否认人人都渴望更好的物质生活,然而,我想,大多数的女子还是更情愿有一个真心爱自己的男子愿意帮自己遮风挡雨,在自己有需要时挺身而出。

那个男子再好、再极具英雄色彩、再英俊潇洒、玉树临风、文武双全,若是在你需要时他首先顾及的是其他,那么他终究不是你的那杯茶,只是一个可供敬仰的远观的偶像式人物。

我们只是普通女子,我们不要英雄,我们要的只是可以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安全感的触手可及的温热的男子。

二、杯具的一郎、备胎的见秀

玉旨一郎无疑是一个杯具,他徘徊在信仰与民族之间却始终找寻不到出路,最终只能毁灭了自己。

处于矛盾极其尖锐化的两者中间,若是不能融入其中一方、又或者不能淡薄忘却、抽身远去,那么势必要被两种矛盾的交汇挤压、逼疯、吞噬。

梁凤仪的《拥抱朝阳》中有这样一段话:不可以适应的人,不可以生存,应该受淘汰。

玉旨一郎就是这样一个不能适应时代的人:他既不能遵循自己的良心和信仰站到中国人的一边去,又不能盲从自己的国家与民族而彻底走上魔鬼的征途。

所以,在矛盾纠结中的玉旨一郎只能如安娜•卡列尼娜一样走上了卧轨之路。

玉旨一郎死便死了,他的国人也许会觉得这样一个背叛了天皇的人死了也未尝不可,他的朋友也许会惋惜而内疚,只是苦了本庄见秀。

本庄见秀也是一个杯具,她与玉旨一郎是青梅竹马,只是可惜郎虽然骑白马而来,爱的却是她人。

本庄见秀深爱玉旨一郎。本庄见秀本是遵循长辈的意思要嫁给玉旨一郎,当她发现玉旨一郎另有所爱时又默默离去;当玉旨一郎为爱放手,为了所爱的卢秋影而娶本庄见秀时,本庄见秀不但没有恼怒而去,反而帮助玉旨一郎采取种种方法以撤销他与卢秋影之间的婚约,甚至愿意穿上卢秋影的旗袍只希望玉旨一郎高兴。

这样备胎式的爱情真的是太卑微了,低至尘埃之下丝毫没有破土而出的可能。

我真的难以想象这样一个为爱彻底放弃自尊的女子的内心世界。她为他承受了一切,可是他在卧轨自杀前甚至都不曾向同床共枕的她交代一句。他究竟当她是什么?一个朋友?一个帮手?还是一个好人?不管是什么,总之他不曾当她是爱人或者是可以爱的人。若是对她有一丝的爱或者怜悯,他就该为她想过,他带给她的以及将要、可能带给她的究竟是什么。

其实这样的备胎女子除了可怜可悲之外还可以用“强大”一词来形容,一个女人如果没有极其彪悍强健的内心世界,是无法承受自己所爱的人去爱她人而加诸自己身上的种种落差。

本庄见秀的人生,在外人看来,或许是个悲剧,可是于她自己,却未必如此觉得。她终究是为她的爱付出了她的力量,而一个人总该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后果。

三、卢秋影:被爱的女子

对于女主卢秋影,我只能说她是被人爱的女子,却不能说她是一个幸福的女子。

在那身不由己的年代,爱不由己、恨亦不由己,哪里有幸福的女子?但她却是幸运的,有人那样深爱着她。两个男人,爱的都不是自己的青梅竹马,爱的都是她。

可是这样的爱,若是不能落到心窝里,就只能是锦上添花。就好比困于屋内,你明明知道屋外是漫山遍野的火红的玫瑰,却没有机缘打开窗子去看一眼。

四、那些感动的小情节

有些事情虽然不起眼,可是却能给人震撼的情感冲击。

卢秋影的舅舅是日满政权的警察厅长,从卢秋影的母亲口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个败家子,曾经败光了家财害得姐姐幼时便去给有钱人家做了丫头。

可就是这样一个贪生怕死、爱慕荣华富贵的汉奸,却也是有真性情的。虽然与姐夫的关系并不好,可卢家有事时,他百般为之遮掩,时不时地对手下说,我就这么一个外甥,我就这么一个亲姐姐,我就这么一个外甥女……

怕自己逃不过日本人的处罚时,他又多次对情同手足的手下说,如果日本人让你毒死我你就照做吧,我死之后,你来做警察厅长的位置。

他为了保儿子一命甘愿接受木帮的处罚时,命悬一线,他的这个手下表现了极其真挚的兄弟情义,很难想象,这个手下也是一个冷血的伪满警察。

也许,再坏的人,都有他有情有义的善的一面。

生于乱世,也许会随波逐流,也许依然保持故我。

我常想,在那个年代或许真的是有卢运启这样的有骨气有血性的民族商人的。纵然家破人亡、纵然命如蝼蚁,却绝不改变自己的信念,绝不向外来侵略者屈膝。卢运启不是一穷二白的一无所有的人,他的坚持、他的牺牲就比那些“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人的牺牲更加难能可贵。

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无所惧的民族气节,一个民族才得以延续下去。

李汉超的妻子石玉芳和雪梅之死,王一民和木帮等人前去营救李汉超和小超时的艰辛,一开始我只想说小孩子误事,若不是小超自己跑去日本宪兵队找被捕的爸爸李汉超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事情。

可是转念一想,真的是小孩子的责任吗?完全是家长李汉超、石玉芳的责任啊。

小孩子不懂事,不知道民族斗争的事情。可是作为家长的大人至少也该将这种大是大非说一说啊,尤其是李汉超被捕以后,石玉芳更应该告诉儿子日本人是不可信的。

别说孩子太小,不懂得这些。根据我的经验,哪怕小孩子尚是不会说话的襁褓中的婴儿,只要你对他说了些什么,若干时日后的某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当时的他早已理解了,只不过当时不能表达而已。

o,千万别小看了孩子。

——可巧,今天是七七。

《夜幕下的哈尔滨》观后感(二):一部被低估的好剧

很多年前的电视剧,也看过很多关于此剧的影评与正负面评价,其实各自有各自的道理。

承认这部剧保留着“抗日神剧"的特色:日本人互相说奇怪的中文、地下党衣着华丽太过夸张、主角王一民多次被围攻却仅仅被另一位主角秦得利击伤过,以及其他各种各样为了剧本铺陈而不得不加入的奇怪情节。

但是我们这里还是要讲一些“粗中有细”的情节。虽然很多观众会因为剧中的一些过失而立刻将此剧评得一无是处,但是我认为我们欣赏一部剧,如同欣赏一幅画作或一件雕刻品,或许它带有污浊,甚至有太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是若有几处可贵的闪光点,我们也会认为它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分析甚至推荐的。

粗中有细可以说是本剧的最大亮点。

01.

刚刚讲到日本人之间讲奇怪的英文,其实观众不难发现,这仅仅出现在有玉旨家庭的情节中。两个均是中国演员,台词过多,同时此剧于08年拍摄,为了方便观众听懂,同时按照那时抗日剧的思维方式,就出现了日本人之间讲中文的所谓奇怪现象。但是导演还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剧情真实化,在一群日本人讲话时放了日语配音,当然大家的口型还是不对的。尽管如此,这种粗中有细的处理方式,在08年其实是罕见的。

02.

其次演员的演技与基本功的问题。《亮剑》之所以能被评到9分左右,很大一个原因是演员的演技太好,基本功太强,有一些对白甚至能够同一个镜头连续拍摄数分钟。可以想象,如果任何一个演员出错,那么这个镜头就要重拍。所以同一个镜头的长对白对演员的考验是很大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本剧中演员的长对白很多,衔接得也很好,当然不排除他们出错多次或排练多次的情况。尽管如此,敢于用同镜头长对白处理,足以证明演员的实力。

03.

李崇霄的演技——这部剧中最容易被低估和忽略的演员。李老师扮演的秦得利可谓本剧中最精彩的演员没有之一。娴熟老练的演技,辨识度极高的音色、极具个人风格的对话方式以及台词的处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很多时候我们能想象到王一民等主角的下一句台词会说什么,却总想不出秦得利会说什么。因为这个角色太有魅力了,他早已跳出了抗日剧情的框架,代入了演员自己的灵性。

04.

对酷刑的刻画。酷刑场面在每一部抗日剧中都会出现,但我们现代人对于酷刑的理解其实过于片面。我们在学习革命先烈“遭受严刑拷打,宁死不屈,最终英勇就义”精神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残酷的现实:酷刑比死刑可怕得多。也许《风声》上映了,也许抗日神剧拍太多了,所以导演们越来越希望把一些人们不愿意面对的事情真实化。于是到了14年的抗日剧《锋刃》里,地下党面对被捕的方式已经不是英勇就义了,而是提前吃药,宁可一死不能受刑,没错,这才是最真实的。我们永远想象不到日本宪兵队是如何折磨我们被捕的同胞,觉得沾水的皮鞭子抽在人身上就算疼了,老虎凳把腿弄断了就算残酷。殊不知铁钎子从手指头钉进去、手骨立即粉碎的瞬间,才是噩梦的开始,而那也仅仅是开始。对于酷刑的刻画,此剧虽然不能做到完全与历史相符,但相比于其他的抗日剧,在国内可以算首屈一指,足以达到警示国人的作用,让他们珍惜现在的生活。

05.

除了何少爷,剧中没有任何主角坏到极致。当然何少爷对柳小姐还是有爱的,只是剧中表现得太少,所以这个角色完全被刻意化了。剩下的人则都是有血有肉的:不敢成亲之王一民、被爱情加在缝中的卢小姐、爱王一民、希望王一民娶卢小姐、同时对于叛变前的刘勃还是带有一丝温柔眼神的关静娴、最终背上“叛国者”罪名的玉旨一郎、被生活、爱情所迫,最终变得疯狂的刘勃、极具江湖义气、勤勤恳恳、内心善良的秦得利以及葛明礼...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见,也承认不少影迷会否认我的观点,但种种剧中的细节说明,这部剧不该被理解地那么简单,至少它之前不该被低估地那么毫无根据。

《夜幕下的哈尔滨》观后感(三):一个城市,一场话剧

论帅哥和美女这个片子倒真的不少,论服装,这个片子也还过得去!

就是觉得奇怪,难道符合一点实际情况就那么难?一堆人围着一两个人主角就是不死,而配角就算小心得不行还是一枪致命啊~!

有时候,想想就权当是一个话剧看,也许更符合实际情况,而且还是有着不错的服饰场景,有着俊男靓女的片子,应该算是相当不错的东东了~!

还有最心疼的是哪位pl的俄罗斯姑娘——雪梅,死相就有点太~~

唉·,是好人不长命,还是~~~~呵呵!

不过,还是爱上了哈尔滨这个城市,爱上有着浓郁异国风情的哈尔滨~

《夜幕下的哈尔滨》观后感(四):《夜幕下的哈尔滨》及其它

在看《夜幕下的哈尔滨》,挺不错的。陆毅饰王一民,李小冉饰卢秋影,周杰饰玉旨一郎,隋俊波饰关静娴。

我原以为陆毅只会演奶油小生。这是他英俊的长相给我的压力,让我的判断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真是人不可貌相。李小冉长得很可以,只是我第一次看她的作品是《龙虎门》,对她在戏中所说的一句话印象深刻,所以感觉也不像是演革命剧的。毕竟是个好演员,演什么像什么。周杰演日本人也挺像,尤其是说话很有味道。不知道他的脸是不是真黑,原来看他演的《少年包青天》就是黑脸,这次又是。这不影响什么,不过是我对脸黑比较敏感。

看完他们演革命剧,应该很难再接受他们别的比较轻松的角色,感觉不过瘾,想要再看几部续集一样。我很喜欢约翰尼·德普,可能就是因为他的电影基本是阴郁诡谲的,看他的整个演艺人生是前呼后应,一气呵成的感觉。还有梁朝伟。他们的演技都很出众,他们的作品都挺适合内心世界复杂的人看。喜欢一个演员,是喜欢他在戏中和自己的相似。我喜欢《夜幕下的哈尔滨》中的陆毅和李小冉,喜欢JohnnyDepp或许有些类似的原因吧。

李小冉是个很好的演员,支持!

《夜幕下的哈尔滨》观后感(五):烂中之烂

我有个毛病,电视剧不一口气看完我睡不着觉。然而在浪费了一整天时间之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编剧的智商是可以无下限的;或者,是他认为观众的智商都是80-的;再或者,牛X冲天的赵大名导智商是很高的,但是为了迎合讨好某个强硬组织、为了通过审查不得不妥协。(我看到最后一集心中想的唯一的问题是:赵哥,您完工之后自己看着剧情不会笑吗?)

一群好演员(尤其喜欢李小冉)和一个弱智编剧的组合充分地验证了一个道理:正数与负数的乘积永远是负数……

如果您小学毕业了,每集您可以找出5个以上(上不封顶)让你心里冷笑嘴中暗骂S开头脏字的、21世纪傻中之傻烂中之烂的、傻到你懒得去驳斥的那种漏洞……

结论:本剧是伟大地那个宣称没有它就没有新中国的组织,放在了CCTV1黄金时间,为了使一部电视剧能够升华到“具有教育意义”的层次而不顾及我国小学教育已普及、哪怕文盲也有智商这个事实,要强行给观众洗脑并灌输“要爱国”这个道理的一部具有大陆编剧套路化鲜明特色的超级无敌烂剧。(好累,请原谅我写了这么多定语及从句)

好人总是太好,好人总是不好色不怕死不贪财,就为了某个伟大事业去奋斗;

坏人总是不够坏,坏事干多了内疚了,大结局那集必然会改邪归正不再忍心与好人为敌。

这就是本片的套路,大陆同类型剧集80%都会有的SX套路。。。

《夜幕下的哈尔滨》观后感(六):夜幕下,冲出哈尔滨

这部电视剧在二十多年前曾风靡一时,算得上是红色经典了。不过只有《夜幕下的哈尔滨》的连环画,在那个连环画流行的时代,给自己的童年留下很深的印象。

新版夜剧是在北京奥运结束的第二天在央视一套的黄金时间上映的,奥运期间,此剧已做足了宣传,由陆毅,李小冉,周杰等明星来主演,男一号王一民是由陆毅出演的。看完了夜剧,与老版相比较,新版夜剧的剧情被赵宝刚改动了不少。

刺杀中村次郎,毙何亦萍,除叛徒冯智与刘渤,穿戴着黑色衣帽,来无影去无踪,新版中的王一民,被陆毅演绎得像一个杀手,而不仅仅是一名地下党员。所以新版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我还是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部谍战剧。

在剧中,葛明礼对秦德利说,人不能有良心,在日本人面前,要是有点良心就会送命。

作为伪满洲国警察厅厅长,秦德利这个人物是很坏,抓捕拷打抗满反日份子从不手软,不过还是良心未泯。也正是因为良心未泯,最后关头放了王一民一马,自己因此被毙于日本人的枪下。那突然的一枪,死后的睁眼也许还是不愿相信怎么会开枪打他了呢,因为他是抱着日本人可能会放过他的念头,陪同葛明礼去见玉旨雄一的。死后葛明礼为了他哭泣,加上之前秦德利在木帮舍命救葛明礼。秦德利与葛明礼的兄弟之情,让我感动。

反面人物的人性化在夜剧中刻画得非常成功。应该说在夜剧中,除了王一民外,最欣赏秦德利这个角色,很有魅力。

夜剧中,刘渤叛变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狗,可我活得很好,如果做人就得死。这句话倒是道出那时的汉奸的心声。李汉超在飞行集会时说,同胞们,醒悟吧,日本人给了我们一点小恩小惠就是要收买我们当它的走狗。

日货很好,我就是要用日货。现在的哈日狗何尝不是如此,使用日货后还不忘讽刺下国货。

《夜幕下的哈尔滨》反映了那时的社会背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全面抗战前夕,哈尔滨所代表的东北,处于日本所控制的伪满洲国统治,有国共两党与俄国特工的活动,还有军阀土匪,那时东北的政治是错综复杂的,东北也是在全国最早举起抗日旗帜的。

《夜幕下的哈尔滨》也算是给哈尔滨这座城市作了一个很好的宣传,如果与其它描写三四十年代上海的电视剧相比,那时的上海滩就是个乡下,而哈尔滨算得上城市。查了资料,那时的哈尔滨享有“东方小巴黎”之称,在夜剧中描述的哈尔滨的豪华丝毫不为过。

看完了这部电视剧,让我的心飞到了哈尔滨,想去飞行集会中出现的索菲亚广场,还有索菲亚教堂。夜幕下,冲出哈尔滨,更是我中华儿女对于日本侵略所作出的反抗。为了踏寻那些不容忘却的历史,有一天我一定要去东北,去哈尔滨。

大结局的最后一集中,秦德利被玉旨雄一枪毙,玉旨一郎在铁轨自杀,但卢家安全撤出,王一民安全退出。还算得上是个完美的结局。

夜幕下的哈尔滨,终归还是要迎来天亮的。从侧面夜剧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最终胜利,新版夜剧要表达的东西和主题是相融通的。

央视于九一八纪念日前在黄金时间上映此剧,希望能达到它播映此剧的目的。也希望更多的中国人,而不仅仅只是东北人,才会记得起那段历史

转自本人博客:http://hi.baidu.com/fonying/blog/item/fcbdcc95e4cc3a4dd0135e47.html

《夜幕下的哈尔滨》观后感(七):在黑暗里缔造黎明——《夜幕下的哈尔滨》

看完《夜幕下的哈尔滨》有一段时间了,感受颇多颇深,一直想为此好好写点东西。

实话说我并不怎么喜欢看国内的电视连续剧,一来平时在学校看电视的机会和时间并不多。二来难得闲暇在家里,打开电视全是《大清秘史》、《金枝欲孽》、《重案六组》、《女囚》什么的。感觉要么天天都沉浸在后宫无边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中,要么咱们国家除了破案就是改造犯人。中间穿插各种年龄段的家庭剧,着实让人无语。直到看到前一段播出的《闯关东》和最近的《夜幕下的哈尔滨》我才又对单调繁冗的电视剧重拾信心。

很久没有看到如此震撼和振奋人心的影视作品了。其实这只是部以军事政治为题材的电视剧。在网上也看了很多相关评论,褒贬不一。我承认,仔细推敲确实存在些不如意的地方。但从宏观角度来说,我认为褒的分量远远超于贬。

首先从内容来说真实深刻。如今的人们尤其是我们80后和90后说起抗日话题相当多的人不是觉得老土就是假正经。与沉重严肃的历史相比,他们更愿意去看浪漫诙谐的青春偶像剧。当然我并非说后者不好,只是不知他们有没有认真想过这种历史剧对于我们乃至国家的意义有多大。可能有的人觉得我扯得有点远和大了,其实我最初看时也没什么太多想法。偶然看了新片简介,而且是赵宝刚导演,所以才有意无意关注了一下。如同无心插柳,轻轻迈出一步,就此深陷,万劫不复。

只是描述1934年的哈尔滨在日寇和伪满的黑暗统治下共产党、爱国志士和老百姓们奋勇抵抗的故事。这段黑色的历史我们每个人都学过,可即使都是知道的内容,在观看时仍偶尔禁不住潸然泪下。不是矫揉造作,而是发自内心的心痛和感动。索菲亚广场上穿梭于日军刺刀丛中的学生们稚气的脸上写满了决绝;金剑秋等爱国志士因叛徒刘勃的出卖在夕阳下被日军枪决逐一倒下的剪影;卢家小姐秋影与日本友人一郎因国仇而不能在一起,幻想身着结婚礼服双双躺在索菲亚教堂前,满身覆着血红的玫瑰花瓣。。。那一幕幕凄惨绝美的画面就那样轻易直抵内心

最深处,让鼻子酸到麻木,心痛到彻骨。

虽然只是部电视剧、虽然这些都学过、虽然一切都已过去,但那些激荡的气魄与情结在一刹那为之唤醒,强烈到不可思议、不能自已。不因别的,只因是中国人,只因骨子里的血液和胸腔里的气息。

可能因为现在的生活太过安逸,也可能因为被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物质包围,我深感体内叫做信仰的东西正一点点微弱,微弱到就快寻觅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对于现状的麻木、冷漠与不屑。不想不觉得,仔细想想,多么可怕和可悲。那些血气方刚与为理想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热情动力都跑到哪里去了?!是否因为处于太平盛世,我们就可以毅然抛弃这些,而主动对安全的花花世界投怀送抱?还是说那些耀眼的美德和品质必须只能存在于乱世之间?是我们好好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了。

非常喜欢演员们出色的演技,尤其是眼神,各种来自心灵的信息,在这两扇小小的窗里百转千回、此起彼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关东军司令部特务长小原大佐的日方演员三浦研一,他实在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不说其出色精湛的演技,与那些篡改教科书、歪曲历史企图逃避罪责的人相比,他不但敢于承认真相,更毅然站出来出演这部剧,实在让人肃然起敬。看到他我不禁想起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华沙惨死在纳粹魔爪中的犹太人墓前那惊世一跪,三浦和他一样,都是敢于直面真相、担当责任的勇者。我相信如果死难者们地下有知,定会微笑并祝福保佑他们的。古人云:三尺之上有神明。无论何时何地人都要忠于自己的良心,只要跟着它的方向走,就算走错也不至于错太远。周杰饰演的玉旨一郎那蹩脚的中文全是他自己说的,学了两年中文的三浦这么说并不难,可对于他就截然不同了。扮演警察局副局长的李崇霄演技也很是了得,因为现实逼迫不得不为日本人做事,虽杀了不少好人。却在最后关头用自己的方式私自放走王一民,导致把自己送上日军的断头台。他与一民互相举枪对峙那一幕真的很震撼感人,他们用实际行动是对“中国人不杀中国人”这句话最好的诠释。骨子里对日本的憎恨对命运的不甘和对现实的恐惧妥协撕扯着这可怜的灵魂,他无时无刻不忍受着重重矛盾的折磨与煎熬。自身的玩世不恭与身为警察局副局长那理所应当的傲慢和无所不在的痞气恰恰是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虽然做了那么多坏事,可却让人爱起来容易恨起来难。特别是对自己大哥也就是警察局局长葛明礼,在这疯狂与危机四伏的世界,只有两人相依为命。当葛明礼被木帮吊掐钩在医院昏迷不醒生命垂危时,他守在病床前边啜泣边学着昔日大哥朝他扔烟自己用两指夹住的动作时;当葛明礼对他说:“兄弟,如果小日本让你毒死我你就干,我死了你就替我做警察局局长。”时,他眼里分明充满无助与依赖,清澈宛如幼童。三个汉奸冯智、何亦萍、刘勃的表演也非常出色,那种发自内心对酷刑的恐惧和求生的执念那样强烈,对周围一切的怀疑和高度警戒以及不惜一切达到目的的穷凶极恶。。。这一切都让他们看起来像疯子,眼里燃烧的癫狂实在让人不寒而栗。陆毅饰演的共产党特工部部长王一民,目光深邃隐忍,透过他的视线就是整个哈尔滨的血雨腥风、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那么多演员优秀的演技、那么多或感人或愤怒或心酸或震撼的一幕幕不能为你们一一呈现。是我文学水平不够,更是文字不能表达出来的。

真的是部非常不错的电视剧,当我们沉迷在青春偶像剧不停犯花痴时,衷心希望更多花些时间与精力关注一下《夜幕下的哈尔滨》或类似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希望以后可以多谢这样的好作品,不分年龄和阶层,让我们每个中国人看!最好让它们登上国际舞台,让日本人看!让世界人看!

让先辈们那汩汩流淌的热血重新在我们体内汹涌吧!让我们为被物质装点的愈发苍白的现实中涂抹上那摄人心魄的华彩吧!

剧中人物的名字也都颇耐人寻味,我自己想的,写下来吧:

王一民:他只是一个祖国和人民的儿子

卢秋影:深秋的倩影胜利果实的模糊景象

玉旨一郎:名如其人,好儿郎

关静娴:安静娴熟美好

柳絮飞:如同她的命运,宛如柳絮,随风飘飞

塞上箫:在天堂里你还会写出像《夜茫茫》一样精彩的剧吧?似箫声,万里延绵

李汉超:汉代表中国,它要崛起超越了

雪梅:雪中寒梅,芬芳隽永

石玉芳:玉虽陨,芳永存

卢守全:不管外界如何,只是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坚守对絮飞全部的爱和完整的戏痴梦

卢运启:一个国家另一个命运的开启

罗世诚:对人世间正义与信仰永恒的忠诚

周游:木帮饥餐日寇肉笑谈喝饮汉奸血

刘别玉兰:留?别?不知,唯有玉兰静静绽放

夏云天:革命宛若夏日繁盛的植物,也似云和天,气壮山河、震撼磅礴

葛明礼:他其实真的很明理

秦得利:勤得利,更在最后一刻得了人心

刘勃:路走了一半,最终把蓬勃用错了地方

冯智:大愚若智

何亦萍:何处亦是浮萍方向,何时不再随波逐流

玉旨雄一:充其量作为一个鬼雄,去下面实现所谓共存共荣的大一统吧

小原大佐:怨,左

本庄见秀:让我们亲眼所见,日本女人的秀丽端庄、深明大义

剧中音乐和插曲也都非常好听,每个都与剧情紧紧吻合。特别是下面这首名为《破晓》的主题曲。

破晓

夜幕沉沉低垂

彷徨无边深邃

谁的罪让命运美到心碎

眼眸里的光辉

温柔却不能给

爱上我才流生离死别的泪

让彼此享受美到伤痕的珍贵

夜色还在呼啸

只能让我跌倒

黎明在前方燃烧

用热血给天空破晓

多情却似无情

只能许你来生

不要在我怀里一睡不醒

温暖我孤独的生命

《夜幕下的哈尔滨》观后感(八):连环画里走出来的偶像男女

别的小孩子是看日本漫画长大的。

我是看连环画和红色经典书长大的。

长大后,娱乐的选择变多,却没有当初一个小朋友啃着指甲翻看连环画的时候那种对世界好奇充满信心的心境了。

直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看《夜幕下的哈尔滨》连环画的时候那种紧张的心情,担心我党同志,担心革命志士,相当地不讨厌小原大佐。

这次改编,最弱的地方就在于节奏。

情节很散,每一集没有爆点,没有引人看下去的欲望,沦为偶像式的肥皂剧。

陆毅和李小冉两个俊男美女,配合着干净的背景,使得这部红色剧戴上了偶像的光环。演技方面嘛,陆毅仍旧是没有冲突的帅哥,小冉还是比较适合去演文艺片。所以小原大佐就变得突出。

周杰这个演员,我一直认为很可惜:明明演技在青年演员里面实数一流,可惜人品太差,不懂得做人,才沦落到今日之地步。

小原大佐和其叔父奇怪的中文,成为了这部戏唯一的看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