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正文

深度谜案影评

摘要:爱文章网收录深度谜案影评,《深度谜案》是一部由阿莱克斯·德·拉·伊格莱西亚执导,伊利亚·伍德/约翰·赫特/蕾欧诺·瓦特林主演的一部犯罪/悬疑/惊悚类型的电影,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大家一起来看下深度谜案影评吧。

《深度谜案》是一部由阿莱克斯·德·拉·伊格莱西亚执导,伊利亚·伍德/约翰·赫特/蕾欧诺·瓦特林主演的一部犯罪/悬疑/惊悚类型的电影,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深度谜案》观后感(一):后现代电影代表作之一

个人业余吐槽文。

这部电影应可视作探讨后现代主义的电影的代表作之一,我比较在意的还有另外两部:

《罗拉快跑》(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275/);

《混沌理论》(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124454/);

(或许《微观世界》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285/也可以算上)。

看这部电影并非冲着侦探或者悬疑去的,而是被“哲学”、“数学”这两个词打动,而且好在看之前并没有看影评。这应该不能算作侦探、推理电影,或者说导演、编剧的主要目的并不在此,(当然这部电影是根据“侦探”小说改编,好在我没有先看小说,所以没有先入为主;而同时,原小说作者还是一位数学家)也或许是我的关注点只在那些观点。

我们能认识真理吗?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好“真理”是什么这个问题。简而言之,真理是能够描述概括过去、现在并预测未来的规律性认识。真理是概括的就意味着真理一般是总体的,单个现象不能得到真理;而同时真理是规律的,说明它不是来自于某个现象,而是来自于某类现象。真理不等同于真相、事实,真相是结果,真理是结果之中的必然性。真理的必然性来自于对过去、现在的归纳、综合、分析、推理,这种必然性形成预测未来的基础......(没有比这更业余的了)

电影中的所谓争议或者探讨:

1,马丁认为靠逻辑推理能得到准确结果,教授用测不准原理等等加以反驳,如提到电子。我是这么认为的,关于真理对未来的预测,传统观点指的是对结果的预测,或者说对结果的精确定位,现代观点也包括对行为方式的预测(这时可能无法定位结果),比如说随机游走,比如说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片中的电子),比如说风险控制,简单讲就是你明白所有可能性,但你并不知道哪一种可能会确确实实的发生。

2,马丁认为有些真理不需要证明,是现成的事实,教授认为如果真理不能被证明,就不是真理,如蝴蝶效应。我是这么认为的,真理大概有两类,已经被证明的,尚未被证伪的(即尚未被推翻的),后者可能只能被称作准真理。

3,真理的唯一性,人类是否[巧合]地走上了现有的这样一条道路?那位自残人士,亚瑟教授的学生、朋友,他这个角色应该是用来说明真理并非只有一条路。我们偶然的走上了现在的这条路然后就无法摆脱了,甚至因此无法理解任何偏离这条道路的行为。blablabla……他选择了被同化的方式去尝试理解另外的“逻辑”方式…然后疯了。他失败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真理真的只有一条路,而是恰恰提出了这么一个疑问:如果真理真的不只一条路,我们要如何才能摆脱我们已经走上的这条路?

4,数学不是真理。数学是工具,是语言。斐波那契数列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它可能只是这么一个东西,当你看到这么一个东西,你能知道,这是斐波那契数列。可能有些现象符合这个数列的性质,那么这个数列就起到了概括和代表的作用。如果这里面有规律的话,那也是约定的规律,这意味着它本身的无意义,有人按某种逻辑方式形成数的排列,可能你要做的是找到那种逻辑方式,基础是你们有相同的认识,或者说默契,比如都知道1+1等于2.

但是数学到底是不是真理,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数学是真理,数学就与这个世界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这意味着,这个宇宙这个世界根本上只存在10个数,从0到9,(2进制,8进制等都只不过是变体而已),这时如果剔除一个数,比如说剔除5,我们的思维体系会崩溃吗?还是说一切照旧,只是表示方式的不同罢了。

5,眼见为实。没有看到的事情,就不必然是事实,果真如此吗?而同时,如果我们错判了事实,那只是因为我们错过了某些细节,或者说某些细节无法被注意到。这个其实和上面提到的“尚未被证伪”具有一致性。在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无法证明我们已经考虑周全,我们无法肯定我们是否错过了什么,错过的本身就是你未注意到的,错过了,你就根本不会知道,你知道了,你就没有错过。证明你是错的,你只要举一个反例,比如说不在场证据,但是要如何证明你是对的呢?特别是在证明你是否果真做了某事上,这里的逻辑或许只有一条:如果你没有在做其它的任何事,那么你一定在做此事。

所以,没有看到的事情必然是事实,这需要有一个条件,即你被看到在做与此相悖的事,本质上,不眼见也为实,是靠眼见为实间接证明的。

6,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那位护士居然和教材有莫大关系。想起多年以前,有幸和桑巴舞选修课老师做过舞伴,我这样的“烂”学生是不会关注老师名字的,后来才发现那位女老师还教《爱因斯坦的时空和梵高的天空》选修课,而且是物理学硕士生。说“怎么可能”之前,可能需要三思。

7,可能性。蝴蝶效应的不可预测性在于目前我们还没有能力没有工具能够把握系统中的每一个细节。你随意的一个小动作一句话可能就影响到另一个人,然后影响另外一个人,通过六个人,你就可以间接的影响到整个世界。这种影响是微妙的也很可能是确实存在的。而它的可预测性在于,用“如果...那么”的逻辑方式,是有可能把握所有细节的,如果你去看电影,那么你会遇见这个人,如果你去购物,那么你会遇见那个人,或者如果你早五分钟出门,你会遇见这个人,如果你晚5分钟出门,你会遇见那个人,你遇见某个人,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对系统来说偏偏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从系统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可能性相乘,其可能的行为方式是可预测的。

还有很多点,忘了。

其实这部电影,如果你思考过里面所谈过的问题,你就能够很好的理解,如果没有思考过,很可能会目不暇接。比如一个问题出来“我们能认识真理吗”?你思考,你停顿,电影在继续,你不思考,很可能你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反正我是有点儿跟不上马丁和教授的对白的。

写到最后发现全文既无逻辑,和哲学也关系不大,就此罢笔了。

《深度谜案》观后感(二):一些细节

很多话,看似故弄玄虚,其实都是有它的道理的,和情结的发展都有联系,只是不太容易被发现。

教授说:任意一个数列的下一个数,可以是任何的自然数,只不过难易程度不同,有些联系显而易见,有些却很难解释,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都能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比如,1,2,3接下去可以是4,这就是一般人都知道的自然数列;但也可以是5,这就成了著名的费布纳奇数列。当然,1,2,3之后可以是任何一个数字,我们总能找到合理的解释,有时甚至是超越数学范畴的解释。教授这样说,其实也是一个伏笔,这也就是他为什么假装在餐巾纸上写下第三个图案,而其实却是一片空白。因为当时第三起案件,更确切地说,第三次意外事故还没有发生,他要给自己留有余地。很多人会说这点很牵强,为什么他能预见到下一起事故和前两起有必然的联系。那么就看看他之前说的这段话吧,这就是偶然中的必然。每天都有人会死,即使他们之间毫无联系,聪明的人也能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也正是这个智慧超群的人,会左右别人的思维,让他的学生认为每起案件都有联系,从而得出一个可怕的结论:连环凶杀案。所以说,要制造这样的假象,不是运气问题,只是单纯的时间问题。

教授还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完美的犯罪(这种说法也就是通常在日本侦探小说中出现的完全犯罪),如果有的话,那么绝对不是那种解决不了的悬案,而是可以成功的扰乱视线并嫁祸于人的犯罪。到影片的末尾段,教授和学生的对质中,学生指出了教授的误导间接导致了最后一起惨案的发生,但与此同时,他又没有犯下直接的罪行,一切看似都是不可预料的。他用障眼法引导学生做出荒谬的推理,为的是掩盖最初的罪行,却又在不经意中引发了另外的悲剧。他的这一连串的行为,正是印证了他对于完美犯罪的定义。

教授对于学生的指责,只是轻描淡写地回应了一句:如果是我间接造成了最后的车祸,那么又是谁引起了最初的凶杀案呢?是你。如果不是你对她说,你可以像我一样自由,她就不会动手杀掉自己的母亲。很显然,是学生的话激发了死者女儿的杀人欲望,这就是一种心理暗示。世间万物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不清楚是谁的某个举动引起了某个和他不怎么相关的后果。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推论:太平洋上的一个蝴蝶挥动了一下翅膀,会不会引起南美洲的飓风?之所与对这句话记忆犹新,是因为在上Turbulence这门课时,老师正是用这个假设作为开场白的,当时觉得不可思议,看完了牛津凶杀案后,我倒是彻底理解这句话了。

举这几个例子,就是想说明,看这部电影是一定要全神贯注,不要以为那些和数学、逻辑有关的部分可以忽略,真正理解的话,就不会觉得剧情牵强了。所有的偶然,都可以理解为必然,这就是我看后最大的感触。

《深度谜案》观后感(三):《深度谜案》的启迪

这部电影通常被贴上的标签,是悬疑、惊悚,但就像片中的经典话语“canweknowthetruth?”,当你之外的其他人把这部电影贴上悬疑、惊悚,就是悬疑、惊悚吗?

这是一部有着有关犯罪内容的影片,我想这是没有异议的。就犯罪角度上来看这部影片,它给我们对犯罪带来了一种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何为“犯罪”,不解释,但犯罪的罪犯最担心的是什么,影片中的原话是“对于罪犯最大的危险,不是对过去事实可能性的调查,而是,将来可能出现的麻烦“,遮遮掩掩的说了一堆话,到底在说什么,其实是在说:过去或是现在,如果我能够成功的去实现,我可以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进行我的犯罪行为和活动,这是没有任何危险存在的,真正危及我的是我的将来,我要承担、担当和负担法律对我的制裁,正因为此,我们通常会在新闻上看见,被抓捕归案的犯罪份子,痛哭流涕的说自己后悔,可笑的是当初他在犯罪的时候,他自己怎么也不觉得他后悔,就是因考虑到事情将来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后果和责任,这世上因而才有”三思而行“这句话的存在。

“如何解决自己将来所要面临的麻烦?”,有着对这一问题的意识和思考的存在,这是高智商犯罪和低智商犯罪的区别和分水岭。过去、现在能够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犯罪,而在将来也不会承担和遭受到任何被法律制裁的麻烦,这是完美犯罪所要思考的全部问题,如果能成功的达成和实现这一切,这就是“天衣无缝的犯罪”,“天衣无缝的犯罪”,不是仍未结案的犯罪,而是以替罪羊结案的犯罪,当然,实现“天衣无缝犯罪”的方法有很多种,“我爸是李刚”算是一种,自身是具有隐身等特异功能的超人算是一种,而最现实、最简单的办法,是做那些艺术创作的作家长久所要塑造的“天衣无缝犯罪的罪犯”。什么是“天衣无缝犯罪的罪犯”?如果某一案件被归案的犯罪份子,恰好正是本案件从事作案活动和行为的犯罪份子,那么这个作案的犯罪份子,就算不上是“天衣无缝犯罪的罪犯”,影片这时候一系列在数学领域上对数列的研究成果,以及影片案发现场一系列逻辑序列符号,被呈现、展示在我们面前,我恍然大悟,原来逻辑推理是可以用来进行从事犯罪活动和行为的工具,影片中老教授塞尔顿利用逻辑推理来替贝丝掩盖杀害伊格尔顿夫人的犯罪活动,而那位为救自己女儿的卡车司机,同样也将计就计的利用逻辑推理来掩盖自己杀死一车学生的犯罪活动。

启迪一:高智商的罪犯,就是跟你玩逻辑推理来逃避法律制裁,而又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从事犯罪活动的罪犯。不过,要记得,不是在任何社会环境下,都会出现高智商的罪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非自由民主的强权社会环境下,是不会有高智商的罪犯产生和出现,强权社会环境下人们几乎可以都不用自己脑子的逻辑智能,逻辑在这里毫无施展的余地和机会,所以科学可以在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一切西方国家社会环境中存在和发展,但于天朝是绝不可能存在科学的发明和创造,最多能做到的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对人家的科技技术进行理解,然后一味的翻版和山寨。

影片为了诠释老教授塞尔顿是如何利用逻辑推理来成功的替贝丝掩盖了杀人的犯罪事实,引用了人类于当代在哲学、数学、量子物理学……等多门学科中先进的前沿理论,来作案情发展的解释和案情背景的铺垫,使得观众能理解影片所在展现的这个案情的整个发展过程,但我更愿意把这部影片,看作是一部科教片,而影片所呈现出的整个杀人案件的发展经历,是对理解和学习于哲学、数学、量子物理学……等多门学科中先进前沿理论具体生动的讲解,从这个意义和角度上来说,没有什么杀人案件的存在,本片只是穿了一个悬疑、惊悚电影标签的马甲而已,不是犯罪动作片,而是科普教育片。只是,总觉“蝴蝶效应”是个伪命题,没有其它因素的存在,光只是蝴蝶扇动一下翅膀,会有飓风出现吗?影片最后,老教授塞尔顿反咬一口,给马丁贴上“蝴蝶”的标签,被吓呆了的马丁,就没反应过来,没有贝丝这个特定对象的存在,我马丁不要说扇动一下翅膀,就是不停的扇动千万次翅膀,也未必会有后面一系列杀人犯罪活动的飓风出现,怎么就一定要把一切事情全都要赖在我身上,赖我是那只始作佣者的蝴蝶存在,“姜还是老的辣”,老教授塞尔顿本身就是站在贝丝立场上,维护、呵护贝丝,替贝丝说话的,“都是我的错?”,擅长逻辑推理的马丁竟会连这点察觉都没有?

启迪二:canweknowthetruth?经过影片最后,马丁对一系列杀人犯罪案件真相的揭底,逻辑决定论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因为除了凶手本人、马丁和老教授塞尔顿,没人知道杀害伊格尔顿夫人的犯罪真凶是谁,连马丁到最后也不得不承认:一件非常伤心的事情,数字也会撒谎,并非像我曾经认为的;真正的真理不是数学,而是荒唐、混乱、随机性、无序性和深深的痛苦。人类对这个世界,到底是有知还是无知,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深度谜案》观后感(四):一个“解构逻辑哲学”的标签,一个非影评角度的解说。

为了不枉费牛津一游,看了《TheOxfordMurders》。当下无法给它贴上任何标签。侦探片、惊悚片、哲学片还是爱情片?

直到前几天看了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忽然意识到教授在牛津演讲中的思想家就是维特根斯坦。教授演讲之精彩和攻击性,就像一个伏笔,一个预言,使一切逻辑解体。然而你必须看到影片最后,才了解到这一点。所以把它当侦探片来看,必然要对结局蝴蝶效应式的解释表示失望和错愕,因为它使你前一个半小时所作的任何逻辑推理,都变得荒谬可笑和毫无意义。

-------------------维特根斯坦:逻辑是臆想,哲学是病态-------------------

教授在演讲中描绘了一个哲学革命中神话般的英雄。

维特根斯坦。鹰般独行,狂躁多疑,不参加任何团体,没有朋友,没有情人,没有婚姻。他是同性恋者,是抑郁症患者,自杀情结伴随终生。

他应征入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不作战,却在战火纷飞中完成了《逻辑哲学论》手稿。被意大利人俘虏时,他正骑在炮筒上,用口哨吹着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的第二乐章。他似乎见不到周围的生灵的呼号和历史的悲剧。他自己的解释是:“是因为我有自杀倾向,而没有比战争更好的自杀方式了。”

这本不到十万字的《逻辑哲学论》,一句“凡是可说的,都是可以说清楚的,凡不可说的,都应当沉默”,解决了一个时代不休的哲学争论。

什么是“不可说的”?价值、宗教、想象、伦理,都是神圣的,不需,不可言说的,因为生命和思辨的形而上的感性经验,永远高于那些可以建立体系和方法的自然科学。

维特根斯坦如是说,一个哲学家,就像被困在房间里的人,窗户太高爬不出去,烟筒太窄也钻不出去。可只要他一回头,就可以看见:原来大门是一直敞开着的。

quot;不要想,要看!"。维特根斯坦潇洒从容的将哲学还原到了简洁单纯的最高境界。千百年的哲学家,从未想过哲学思辨逆向行驶,甚至解构,也会是一种升华。

可他却是彻彻底底的反哲学斗士。“哲学在于语言的误用”,“什么是哲学?是给苍蝇指出逃出捕蝇瓶的道路。”。他颠覆了整个哲学界的形而上学讨论,指出哲学问题的根源是一种病态,是神智不清的庸人自扰,是日常语言的误用,哲学家不过就是制造语言游戏的高级病人。“语言游戏”的观点也成为后现代“哲学家”用于解释与解构哲学问题,消解权威文化中心的万灵丹。

-----------------------推理:没有“真相”---------------------------------

科学是解放了形而上的信仰,却又挖了新的陷阱,使我们盲目的追求所谓的事实真相,对逻辑推理的套路化过度依赖。这和纯粹形而上的信仰,一样可悲。实际上,这个世界哪有什么事实真相?有的只是现象和对现象的解读。影片对制造“概念”和“事实”进行批判。他们就像“语言游戏”造就哲学问题一样,其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极端的讽刺。

所以,与其从纯粹侦探影片的角度来审视它,我倒更想给他一个“解构逻辑哲学”的标签~

《深度谜案》观后感(五):随机?混乱?毁灭?(上)

在西方哲学的园林里,一朵自有异彩的奇葩万众瞩目:“Canweknowthetruth?”而《牛津杀手》以一场破朔迷离的连环凶杀案,揭示了令人悚然的真相:“不存在这样的真理”。因此“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即“哲学已死”。电影的结束,以凶杀案被破告终,然而“随机是否必然导致毁灭”这一命题,却仍迷雾重重。

数列的随机是否意味着一切常规失效?生活中存在随机性,是否我们就因此生存在地狱之中?我们不妨借着《牛津杀手》这一电影,看看背后两种西方哲学流派的争论,并兼引东方庄子,重回过头来再看这一问题。

一、“混沌论”与“莫若以明”

世界的运行倘若完全随机,充斥偶然,那么绝对真理之说,就不攻自破。这就是《牛津杀手》两位主人公所争议的焦点,也是西方哲学中形而上学和怀疑主义互相攻讦的战场。其中有三点,尤其引人注意。

第一,壁球之喻。主角的壁球运动,实际上是“运用数学逻辑推演真理公式”的场

景具现化。壁球的反弹运动,是规律且有迹可循的,所以主角可以根据其运动轨迹,规划自己的行动方案。而“但是如果你是跟人打呢?那就会有更多的变量,但是还是有可能来计算出飞行轨迹的”一句台词,实际上是隐喻形上派将与人有关的活动,包括社会运行、精神活动、人际关系、事态发展等也纳入数学逻辑推演的范畴。

第二,数列效应引发的逻辑危机。太阳东升西落,飘动的树叶终将落下,2+2=4。。。。。

事物的循环往复证明天地有常规,而“不受人类感情影响的数学逻辑”,无疑是发现常规(真理)的最有效手段。然而,教授精心策划的数列骗局,毫无痕迹的随机应变,却使主角“一切都按照一个模式,一个计划,一个逻辑序列来安排的”世界观轰然崩塌。电影的背后,似乎隐藏着怀疑主义那一张充斥嘲讽的脸,戏谑的冷笑:愚蠢的凡人,声称遵循真理,殊不知自己只是时钟上的针,终日不过在亲手制造的钟表内打转。

第三,蝴蝶效应引发的混沌危机。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几月后美洲却刮起了狂暴的

龙卷风。谁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那只蝴蝶,谁也不知道狂风会刮向何处。无数的随机却正构成了我们的生活,徒劳的背影身后,只剩深深的颤栗和恐慌。一直抱着游戏心态的教授,最后也被死亡的阴影所击垮,因为这让他认识到:自己终究不是置身世外的玩家。无序的混乱,是一头择人而噬的疯兽,即使对造物主,也绝不会有半点仁慈。结尾的蝴蝶之说,不过是超然伪装下的自我安慰(或是崩溃下的垂死挣扎)。“我毫不知情”,恐怕才是其绝望无助的内心写照。

不遵循数学逻辑,则只剩偶然随机。而随机意味着无序,无序则会毁灭我们的生活。《牛津杀手》正是用一个连环杀手的悬疑外衣,表达这样一个悲观论调——我们生活在无序的地狱之中,并永世轮回。

然而,真正为无序所毁灭的,不过是在无知下活着的信心。虽然如此,但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支撑他们的动力却并非对无知的恐惧。人的命运变幻莫测,却也不见多少人因此自杀。难道只有全知全能的上帝,才配拥有生命的尊严?进一步,无法用数学逻辑推演的随机事件,其存在是否就能证明世界彻底随机?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是否就一定摧毁所有的秩序规则?退一万步说,即使我们的人生是由偶然堆砌,是否就一定丧失生存的信心?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天”庄子戏谑的玩笑,却恰恰跟电影中数列讽刺相应——所谓理性可靠的数列逻辑推演,不过是自己的虚妄构想。更可悲的是,除了活在虚构出来的设定里,再无他法可循。然而,人往往陷入争论的泥潭之中,却忽略争论的命题本身。正如电影中一老一小两人为“Canweknowthetruth?”争吵得面红耳赤,却从未认真思考:什么才是“thetruth”?什么才叫“know”?“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是非的根源缘于认知的浅薄和流于表面的表达。庄子一语中的,也正对电影的真理之争——问题不在真理本身,而在人自己。

何谓“真理”?是主角所坚信的“一切都按照一个逻辑序列来安排的”那个唯一序列?亦或是那个控制万物发展变化的模式计划?然而,要回答“what’sthetruth?”就必须先明白:“howdoweknow?”或者“what’stheknowledge?”

所谓的认知,并非万物本身或其投影,而是我们对其的指是和标记。所谓“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物本身岂有彼是之别?盲人摸象,有言石者,有言床者,有言瓮者等等,不一而足。但是所谓的区别,非缘于象,而在于人观察角度的不同,也就是说,彼是终究是人对物的赋予。其一也?其不一也?真理的概念,亦是如此。真有一个真理?真的没有真理?终究所谓“真理”概念,不过也是人对万物的一种标记,而我们无力知晓究竟有无一个真正的“真理实体”在。“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正是因为认识是人对万物的设定,所以是非的争论更多的是相对的,因为争论的对象不是物自体,而是彼此的观念认知差别。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既然是非争论源于彼此认知的差别,而认知不过是人对万物的标记,所谓“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那么关于真理之争,也就像讨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一样荒谬绝伦了,因为争论的目的不在于发现真理实体,而是消除所有人的认知差异。是故庄子曰:“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何谓“莫若以明”,又何谓“照之于天”?即“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事物自有其性质,也自有其适用之处,所谓“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是就是,非就非,任其两行。物适合干什么,就让它干什么,不适合则不用。“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对待万物都能不刻意分辨,不执著于分辨而能以平常心对待。将精力从观念争论的泥潭中拔出,而着力做到用更为平和,随性超然的态度去对待观念差别。从万物本身出发而非主观强加于物,顺应事物性质行事而非穷尽所有事物之理,此之谓“莫若以明”。

“莫若以明”,不仅明确了求知的态度:从事物本身出发,而非先入为主。并且明确了求知的目的——我们的任务,不是掌控一切规律,而是如何直面随机偶然,在未知中愉悦的生存,所谓“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这就将人从“以有涯随无涯”的永恒困境中脱离出来,不至于让人陷入穷尽一生而不识一物的窘境中。真理是否存在,我们能否认知,这些问题都不重要,我们也不必皓首穷经去探索。生活中既有常规,也有偶然,这是事实,那就尊重事实本身,任其两行。我们不必执着于寻找一条永恒公式,来主观上消灭所有随机,也不必因此就陷入未知的绝望,摄手摄脚,一事无成。最重要的,不是寻求真理消灭随机,而是如何面对随机,如何在未知中生存。

“Canweknowthetruth-----No。”对“真理”的否定,不是怀疑一切的疯狂,而是面对“掌控一切”这种诱惑时的清醒。人类受感官的限制,本就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我们既不能消灭所有人的认知差异,树立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思想标准;也无法穷尽所有事物的发展规律,真正意义上发现一个上帝模式的存在。“Truth”不是一劳永逸的模式标准,而是面对未知时的生存智慧。

《深度谜案》观后感(六):正见

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正好在看本书叫正见,有人说这电影故弄玄虚,我却觉得收到里面传递的很多信息很有趣。

比如电影里数学家反复提到一个理论,是电影的主线,简单的说2、4、6的后面不一定是8,可以是任何数字,而且都可以被证明是有根据的。这正是无常的道理,无常并不是一个消极的字眼,只是说事情有各种的可能。这话听起来很简单,可是知道这个道理和能用这个道理看待事情还是完全两码事,所以电影里的这个理论听起来简单,却被包装的很高深很神秘,想让人相信发人思考也许就要用这个办法

再比如两个男主的一段对话,第36分左右,教授教导学生不要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看到的和真实之间存在差距,这段让学生听的一头雾水,他捡起一块石头,它是真实存在的,难道不是吗?教授说你确定吗。这又和空性表达了一样的意思,有点像英文版的禅宗故事,看到此处会心一笑。

其实电影本身并不算非常优秀,但引用的很多理论很有意思。在正见这本书的末尾作者批驳了某些人寻找宗教的共通性,强要用一种宗教的理论来解释另一种宗教。我无意于用佛教来解说西方科学思想,但是真实就在那,我们虽然仍没有看到全部,但是凭借不同的方法接近真实,不是件很有趣的事吗

《深度谜案》观后感(七):TheOxfordMurders非影评

虽然不长,但短评还是有些写不开。

导演似乎想再创一部所谓’高智商电影‘。事实上,开始的演讲让我以为这会是另一部美丽心灵,如果完全偏学术就更好不过了。我并不说自己是个学术狂,但当时确实正好有些学习点浅显数学加哲学的心情。只是没想到成为一部侦探片。故事不错,终场前的对话尤其精彩,让两人回到了起点对方的立场。

抛开情节与理论,单说电影,我想表达的是,似乎很多人(像本片导演)似乎觉得把一些拗口的术语加进台词是一件很炫很酷的事。事实上,对导演和作家来说差不多,懂些自己专业外的领域当然不错-数学系、生物系学生或者医生写这样的情节太轻而易举了。然而一坐到‘讲故事者’这样的位置上,这都不是你的工作了,你的工作是用自己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这些内容,然后无缝整合到你的故事中去。用“我们这儿”的话来就,就是,莫装B,装B被雷劈。

不过也有可能是英国英语的差异,或是因为影院版翻译暴烂的字幕。我听到’letmetranslateitintoBritishEnglish',我的第一反应是,这货又要绕绕绕绕圈圈了。

《深度谜案》观后感(八):对真相,保持缄默

看了别人对于牛津谋杀案的小说和电影对比后,我基本想说这是部改编著作的败笔。牛津、数学家、逻辑、真相、保持缄默,本是有噱头的元素,却被电影过分夸张错位地渲染了。最后的蝴蝶效应,我真的是不太可以理解,我以为自己是推理水平差,看来是导演首先逻辑勉强了。

我是哲学系出身的,我不在电影面前卖弄我的学科背景,当的确冲着维特根斯坦有了更多的兴趣,还有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神秘性。真相是按照我们的推理可以还原的,这事侦探小说的基础。这个故事颠覆了逻辑--我们司空见惯的必然性--所谓一切都是可以用数列计算。

只是忽然想起了学维特根斯坦的那个下午,老师在那里念了几句原文,就是那一句,保持缄默,足有三十秒的震撼。分析哲学到底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结论本身指向一个终极真理的存在问题。

人类是有感情和人性的动物,这才将世界指向了偶然性。指向许多未解谜题。这才是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殊途同归之处。注意,个人见解。伟大如前二位,对一切都保持缄默。

《深度谜案》观后感(九):关于看似无关群众的室友,我来说两句

评论灰常多,重复的我就不说了,看貌似没什么人说室友的问题,我就说几点我得想法。

室友是个数学家,他说他对波马定理的证明被一个叫威尔斯的人剽窃去并发表了,但是那个威尔斯不知道他这个证明还有一个漏洞,只有室友自己能证明,那个威尔斯搞不懂这一点。(也就是猫教老虎技能,不小心留了爬树这一手)

好吧,我认为是影射了费马大定理,首先波马定理和费马定理差的单词不多,b和f,就一个字母。(PS,导演真牛,这2个字母,让我想到了中国上古时期:先秦到秦汉,b和f是不分的,或者说没有发f这个音,今天发f这个音的那个时候都是发b,比如“分”字应该发ben,以“分”字为声旁的很多字,比如“颁”,还保留了上古时期的声音系统,依旧发b。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巧合呢?这样就从另外一个角度愈发说明了本片所想表达的一个主题:看似有规律的东西,其实都是巧合和无序的。)

其次,电影里说剽窃这个定理的人叫做威尔斯(我看的没有英文字幕,但是我估计就是wiles的音译),而证明费马大定理的同学就叫AndrewWiles。此君也是先证明了发现有漏洞,后来又修补了。更关键的是,此君也是牛津大学的本科,剑桥大学的博士。。。而电影里电视报道威尔斯兄做报告,也反复出现牛津和剑桥的字样。当然本身猪脚就是在牛津读书。

最后,费马大定理的证明,离不开一个理论,那就是因果论,此外wikipedia还给出了另外一个支持理论叫做rationalnumber,就是有理数,(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我看不懂的单词。)大家一定会注意到,pai就是3.1415...在本片出现了许多了,pai本身是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之争涉及到了本片的关键主题:讨论世界到底是无序无规律的还是有序有规律的。

我认为这就是室友和本片主题的联系。当然鄙人不是研究数学的,很多也不懂。但是鄙人估计如果导演真是做了这样的影射,那费马大定理和本片主旨一定还有更大的关系。我相信那个室友不会是路人党,一定也是跟剧情和主旨有联系的,帮助我们理解的,只是藏得比较深一点。

此外,此电影依据小说改编,小说作者本身是数学教,在牛津做过访学,或许大约他的研究课题里面包括费马定理?或者那段时间他正好为这个定理所困扰?这样一来,我的推断就更合理了。

《深度谜案》观后感(十):《牛津杀手》

根据吉耶摩‧马丁尼兹(GuillermoMartinez)推理小说《Loscrimenesimperceptibles》改编。

从影片来看,原著小说应该拥有那样的魅力!改编成电影后,还是遇到此类小说转换为胶片的问题,电影的容量无法完美的展现其全部,比如在Martin与两个女人之间的纠葛交待不太够,影片开始部分那些复杂的数学术语让人分心,不过西班牙著名导演ÁlexdelaIglesia的第一部全英文对白的作品还是非常好的把握其精华,整个影片从各方面都是很不错的,各种角度的摄影,长镜头完美的应用,绝妙的穿插不少故事外的情节,节奏感变化的剪辑,RoqueBaños继《13朵玫瑰》后又一部出色的配乐,当然还有黄金配角约翰·赫特JohnHurt完美的表演以及伊利亚·伍德ElijahWood独有的摄人蓝眸……可圈可点的亮点很多。

影片开始着力所传达的关于逻辑的矛盾性最后被混淆化、模糊化了,不知道原著的力度是怎么的,但是作为一部类型片,这些可能并不重要了,因为毕竟要考虑到受众需要。

2008-05-31

 

上一篇:林肯律师 豆瓣

下一篇:逆时营救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