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正文

大兵小将影评

摘要:爱文章网收录大兵小将影评,《大兵小将》是一部由丁晟执导,成龙/王力宏/刘承俊主演的一部动作/冒险/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大兵小将》观...大家一起来看下大兵小将影评吧。

《大兵小将》是一部由丁晟执导,成龙/王力宏/刘承俊主演的一部动作/冒险/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兵小将》观后感(一):对小人物的平反

《大兵小将》是三年前的电影,这篇影评本该是三年前就写的,可是那会儿却完全写不下来,最近百无聊赖翻出重看一遍倒是能够理清思路了。

故事的内容其实很简单,成龙叔叔扮演的梁兵是一个不以装死为耻的逃兵,在梁国和卫国的交战之时,一早便打定主意装死他顺理成章的成了整场战役最后的幸存者,当他从一群死人堆醒来看到身旁睡着的正好就是之前和自己关系还算好的战友时还是以他以往塑造的人物形象一般无责任的调侃着对方“运气差”。然而活下来的人却不止他一人。

卫将本是一国太子,胸怀一统诸国的宏伟抱负,原本信心满满的进攻梁国却不料在凤凰山遭遇梁军伏击,血战之后几乎无人生还,于是乎这位由我们的王力宏帅哥哥扮演的卫将醒来之后看到自己带领的将士全都战死沙场倒在自己脚下之时,他带着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的愧疚展开了后续的反省和自我反省。然后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样的他尽然载在了一个区区梁兵手上。

梁兵和卫将两个人物本身便是相互对立的,但是这样的愿景在卫将眼里根本微不足惜。卫将贵为一国太子,于梁兵的五亩地不同,在的大势下梁兵注定是个不讨喜的角色,但就算他不怎么讨喜,整部电影里也不会让人讨厌他。与卫将一开始便展现出的英雄气概不同,

《大兵小将》应该算是一部以幽默风格在讨论战争的电影。在梁兵带着卫将回到梁国的一路上前有打劫,后有追兵,时不时还遇上一帮不讲人话的土著,当然这些情节都伴随着成龙那副欢脱而轻松带过,但是在我们笑过之后也还是看得到战争带来了些许伤害,我们能够看到有好多人是可以平平安安过着太平的生活,但是战争让原本的农民没地可种,让人家一个好好姑娘沦为了军妓,夺走了成龙两个哥哥的生命,最后还威胁到了自己。梁兵就是一个小人物,他没有什么胸怀壮志,只想过自己的太平日子,这样没有什么不对,即便是在抓到了卫将之后卫将为了逃生千方百计的开出丰厚的条件来诱惑他,他想要的也只是想用他换来五亩地,甚至于五亩地对他而言都已经让他分配不来了,在他眼里什么国家的尊严,国家的利益他完全不懂,每天还要为一餐温饱而担忧的他实在是没有精力注意这些完全不在他世界范围的东西。他是个逃兵,也从不掩饰自己的怕死,懦弱,正是他的这份敢于直视自己弱点的勇气即便没能赢得大众欢迎但至少赢得了大众的敬佩。另一边与之身份对立的卫将贵为一国太子,他不用为衣食住行而担忧,所以他可以放大格局,可以放眼天下,他想要的是整个天下,他的信仰支撑着当敌军打算斩掉卫国国旗之时他也还能拖着受伤的身体捍卫他的国家最后的尊严。或许正是因为不需要为小事担忧反倒才会忽略那些小事,作为一个战争的宣导者,卫将从来没有想过战争带给小人物伤害,战胜了他看到的是又多了几座城池,战败了他看到的是他丧失的颜面和尊严,而且这些战争带来的或是带走了都丝毫不会威胁到他的日常,不过就是笑几天,哭几天的事,小情绪之类的矫情一下也就过了,这些大人物们是靠着战争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那些小人物们却只用靠着五亩地来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

电影的最后上岸的梁兵从自己一直背着的包袱里边抖出了梁国的旗,可原本已经抓到了卫将的他却还是放走了卫将,原因却只是因为自己的某些情愫——你们兄弟之间至少要活一个。当梁兵带着旗帜走上台阶时才顿时觉悟刚才听到热闹只是一场侵略之后的狼藉,梁国被秦所灭,全军覆没,他可以选择投降,至少这样不用死,反正在战场上连装死都干过,但这个时候的他却没有,他撑住了梁国的最后一面旗,用一个小兵的方式捍卫了梁国的尊严。卫将说他小看了他,没想到他真的把他带回了梁国,没想到将他带回了梁国的他最后放了他,没想到这样一个小兵尽然换来了敌国一句“至少十年,秋毫无犯”的承诺,甚至没想到那个曾经装死的小兵最后还是死在了战场上。回到了卫国的将放弃了征战,面对秦的进攻选择了不战而降,这样的君主不会被历史讴歌,不战而降的君主只会被大众历史视为懦夫,但就是这样的懦夫牺牲自己的尊严保卫了百姓的安宁。

从梁兵一直都在念叨的“小人物,挺好的”这样一句话里边从最开始的轻松听到了最后的辛酸,他不像卫将那样胸怀天下,并不代表他不懂天下,他也懂得作为被侵略国的立场,也知道什么是国家的尊严,或许他也想成为大人物,只是他觉得没有成为大人物的必要,也没有需要承担什么国家尊严的必要,就算他成为了大人物,对他而言最重要的也终究还是家里的五亩田。就像他所说装死不可笑,冤死才可笑,为了与自己无关的事而付出生命也的确不值得。

这样一个满世界宣导正能量,社会从小便教育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真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吗?中国上下五千年,每一次革命起义都是反压迫,但是每一次换朝换届迎来和平之后不依旧是苛政猛于虎吗。活着的人享受了死去的人的成果,坐在了王位之上,死去的人却什么都没有得到,战争之后谁会想到照顾那些老弱残兵,那天在网上看到一组退役老兵的照片,很多人现在的生活都不好过,这些曾经打算为国捐躯的人因为幸运从沙场上活下来的人最好却被遗忘在了角落这样的对待对他们而言实在有违公平,我们歌颂我们主席,总理……对待这样的一帮人连一句感谢都没有。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真的不会感谢和平,每一个上战场的人心里想着的都是回家,无论用什么方法。

豆瓣上《大兵小将》的评分只有6点多,甚至连7都不到,前段时间豆瓣上搞了一个活动“说说不到7分但是自己就是喜欢的电影”我便立马想到了《大兵小将》,不管腐女们如何来评价成龙和王力宏这一对好基友,但至少我还是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

:写于没有什么事做但还是要来加班的周末~

《大兵小将》观后感(二):从油菜花到刈麦女

自从那天在吉野家听到《油菜花》之后

就心心念念地想去找

昨天终于看完了《大兵小将》

空留片尾一曲《油菜花》在耳边飘荡

从古到今

百姓们追逐的就是那么一点点的安宁

良田地五亩

鸡肥牛羊壮

豆稻油菜花

妻儿瓦房大

可就连这一点点的安宁也成为奢望的时候

百姓的活路在哪里

这部片子看起来似乎真的是应运而生

把人与人之间纠结的疏离感与亲密感

把人心内对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渴望

把生命对现实舞台的迷惑和质疑

血淋淋地剥开给人看

以喜剧的扁舟承载着满满一船茫然与无奈

也许,正是这个时代的写照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了征战

现世安好,歌舞升平

可骨子里对安全和归属的渴望一直都没有满足过

谁会记得我的模样

谁会记得我受过的伤

谁的欲望谁的战场

何时才能回到故乡

再看一看她的红妆

说到底

小人物不过是小人物

为棋盘上的一颗子罢了

然而导演和编剧仍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丝的温暖

在历尽艰辛之后仍然用双手捧起了那固执不肯背离的亲情和善良

也算留下了一丝撑下去的希望

*****

想到了《刈麦女》

只因为我总是在想到这么一段话的时候莫名其妙地想到华兹华斯:

当现实生活充满欢乐的时候

艺术就会以悲剧的表现形态出现

当现实生活充满悲伤的时候

艺术就会以喜剧的表现形态出现

艺术总是担当着平衡现实的作用

电影是喜剧

为什么我看起来却感到悲伤

*****

上午跟飞雪聊起这些事情

飞雪给了我他去年的一篇博文

题为《从长江七号说开去》

说长江七号

说我用了十八年才坐在这里和你一起喝咖啡

说韩东的山民

都是善良的孩子

在一片苍凉的迷雾里执拗地寻找着心中的灯塔

想做个链接

可惜过后怎么都找不见了

仰望天空

愿我们的意志如北方冬天的树干一般

清晰,勇敢,坚强

《大兵小将》观后感(三):小人物和大情怀

《大兵小将》的结局,梁兵在秦军压境之际殉国。整部片子从轻松的喜剧气氛中一下子投入复杂的哲学空间里。梁兵的死,很难归结为传统的忠孝观,这个人物代表的草根意识实在和精英道德太风马牛不相及。然而从他的死亡中,却又让人体会到真实的,传统的忠节悲剧内涵。

《大兵小将》的剧本,在这几年的电影剧本中可以归入翘楚之流。这样一个题材并不够大气磅礴、噱头也不够花哨的故事,能够通过情节的勾连讲得曲折有致,笑声不断中叙事稳步推进,最后达到深刻,实在是足够使人赞叹国产电影的潜力的。从中不难看到国产电影向好莱坞成熟的剧本写作借鉴的痕迹,这非常好,正是现阶段国产电影需要做的功课。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九章中强调文学情节“可然或必然的联系”。在他看来最失败的剧本是“穿插式”的,即情节之间缺乏连接关系,孤立的按时间顺序发生。放之电影也是如此。梁兵的结局看似突然,但在造成戏剧冲突的同时,仍然可以从上下文寻得其可然或必然的联系。

梁兵这个形象符号化比较明显,“小人物”,他常挂在嘴边的。好生恶死、胸无大志、能屈能伸,他贯穿始终的动机就是回国领赏,重新做一个稳定的自耕农。他的思想囊括了世俗智慧的精华,这种思想充满喜剧性,同片子轻松逗趣略带荒诞的气质也十分相和。然而这种思想确实不是完满的,它有着致命的缺点。如卫将所说,他的行为“给梁国丢脸”。在精英视角的审视之下,梁兵那来自世俗人生的哲学,虽然值得理解,但却由于过于狭隘自利而始终缺乏高远境界,在乱世中显得实用,长远看来只能将人引入麻木庸俗,是精英所不屑的。

值得注意的是,嘻嘻哈哈从不烦恼为何物的梁兵面对这一次的指责,没有用他惯用的嘻哈逗趣敷衍嘲弄,而是陷入了一种深沉的忧虑中。可以说这是结局情节突转的伏笔,梁兵在思想上开始了自觉不自觉的反思和追求。

然而如果把这样一个人物最后的转变,完全归于思想境界的升华,无疑太过理念化而富有说教意味,教人觉得虚假而使人厌烦。不得不说许多国产电影都充斥着这样的弊病,或缺乏铺垫而主观色彩严重,或一味追求情节合理性,丧失了艺术高度。《大兵小将》优越之处,正在于使突转即富有升华意味,又和情景切合,情绪和情理都在极度饱和的状态下促成了情节的运动。

具体来看,梁兵和卫将在历经磨难后归返梁国,梁兵出于情谊,放走了卫将。这个事件既使人物关系最终定型,又提供了新的情境:失去卫将的帮助,梁兵要孤身一人面对接下来的一切。当然这个设置此时还像个闲笔,因为临近结尾,各冲突都已结束,观众们普遍认为不会再有危险,梁兵一个人自然没什么问题。更重要的一个细节加强了大家的错觉:梁兵在临水码头听见岸上的喧嚷,说了一句“大梁总是那么热闹”,给人的感觉是岸上是祥和的市井生活。于是,观众和梁兵一样,沉浸在了一种“渡尽劫波兄弟在”的平和温暖的情绪当中。这样的情绪铺垫,给接下来的突转蓄足了势。

当梁兵爬上码头边的高岸,才发现,幻想中的市井喧嚣,其实是大兵压境,炮声隆隆。方才的宁静与诗意,在冰冷的铁蹄声和兵甲相碰的金属响中,被践踏的粉身碎骨。那么原先的市井呢?原应在此的百姓呢?这样的情境下,梁兵究竟感受的是怎样的恐惧和悲哀。这里是他的故土,他的家,到如今,只有铁骑满郊畿,风尘恶。虽然不是身临其境,但即使处在荧幕外,也叫人深深感染于国破家亡的伤痛和无助。当真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在这样的情形下,梁兵第一次面临独立的自由选择。卫将走了,没有了有力的帮助。他的选择,其实只有一条,跪在敌人面前,委命仇寇。然而无论他还是观众们,此时内心中恐怕都无法接受这样的处置。在七国末年混沌的时局中,本以为毫无意义的国家概念,承载的意义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多。那并不是空中楼阁式的君父道德观念,而是深植于土壤和血液中的归依与寄托。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无助、恐惧和愤怒,以强有力的姿态,促成了梁兵壮烈的殉国。

死前的一刻,他说出了那句深深震动他心灵的话:“我没有给梁国丢脸吧?”

连名字都没有的小人物,在这一刻,和最宏大的情怀连为了一体。

梁兵成长这条线索,充满了象征性。思想和行动都以小人物自居的他,最后选择了精英姿态的死。或许导演在向我们证明:大情怀,从来不是高蹈的姿态,而是从真真正正的小人物情感身上,萌芽并发生的。

《大兵小将》观后感(四):朴素的和平主义

没看前,以为成龙会疲态尽显,王力宏会生硬木讷。看完才感叹,做人千万不能先入为主。

首先影片选择了一个高深的立意:和平。记忆力,但凡用和平做主题的,如英雄,无极,都是扯啊扯,扯到最后都扯不清这个主题。可这部影片却用最简单的方式,2人相声型的一问一答,痛快地诠释了和平这一高深的道理。和平,就是小人物回家种田。大人物,指点江山。

这年头,装高深,又露无知的影片太多。因此,这部质朴,却头头是道的的电影,才难能可贵。虽然成龙的表演,还是喜感多于悲壮,王力宏,也是有硬装深沉的嫌疑,但这些都不能掩盖影片本身叙事能力的出色。

曾以为商业片就一定骗钱,曾以为偶像就只能装帅,好吧,至少这次,我错了。

《大兵小将》观后感(五):人在途中,遇见谁都挺好的

人在途中,遇见谁都挺好的

你我都知兵小将大,可在这部影片里我们可以轻易看到“大兵小将”。

站得高一些来看,其实不难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即人与人因为环境的差异,如兵和将,所熟识的生活所掌握的生活技能也是不同的,打仗兵自然是小兵,将自然是大将,可在荒芜的山间小路上求生存,吃惯了大鱼大肉的将和走惯了羊肠小道的兵相遇,大兵小将也就没什么不可能。

看这部影片过程中,每每想到《人在囧途》,剧情除了古代和现代的区别,都是讲回家,都是讲一段两个人的让人哭笑不得的路程,都是小人物给所谓的“大人物”上一堂课。可谓是异曲同工。

《大兵小将》同《人在囧途》一样,都是讲大智若愚。你一定记得大兵口中每每提到的我爹说:“我爹说了,痒了就挠挠,倒霉了就笑笑”、“我爹说了,麻雀也能变凤凰,挺好的”、“我爹说了,怕死不丢人,冤死很丢人”等等,听着质朴无华的语言,用心去感悟,你会发现,这是人生大智慧。

痒了就挠挠,倒霉了就笑笑,是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生活中的一切难题都没什么大不了,痒了挠挠就是;人生谁没有霉运当头的时候,倒霉也没什么,再正常不过,笑笑就是。

麻雀也能变凤凰,饱含着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希望。麻雀也并无不好,麻雀也可以飞上枝头。麻雀客观上根本变不了凤凰,但是有一颗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心总是好的。

怕死不丢人,冤死很丢人,对于死亡多么好的一个阐释。人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种,自然也有死亡,可能你在十几岁二十几岁的时候,很大胆地告诉周围的人,说我不怕死。可真到了行将就木灰飞烟灭的时候,是不是有感叹在你嘴间呢,是不是也有对未知死亡的恐惧呢。怕死,是人作为生物之一的本能,没有什么好丢人的,而冤死却是不光彩的,你的业绩为何被无视被埋没,却要死得不明不白,你甘心这样死去么?

而小兵之所以成为大兵也正是因为朴素的民间智慧蕴藏在这些浓厚质朴的话语里。小兵大将其实也可以说论证了“人民群众是智慧的源泉,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这句真理,也同时再次提醒我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是永远不掉时的。

“肉来了!肉来了!”你一定记得大兵为小将寻找食物,捉到一只兔子,可在大兵摸兔子的膘时发现肚子里有仔,然后就把兔子放回了洞里。我爹虽然没有说出来什么,可是那种小人物心底的善良纯真彰显无疑。大兵为小麻雀安家的这种重复善的举动是要告诉我们,善是大兵一种最真实的生活姿态,没有伪装,不需要掩饰。大兵再次遇见迷路的女子,不记前仇地给其地图和马匹,也说明大兵的善不止对于小动物,同样适合于人与人之间。

“将军对逃兵?”“现在是梁国对卫国,很公平。”大兵承诺不动小将的伤口,还装作一只腿是瘸的和小将处在同等条件下。大兵自然不服小将说他这种兵丢梁国的脸,虽然最后还是“战斗结束,卫国赢”,但你我都看到了大兵的尊严。

“为什么?”“你们兄弟俩,必须得活一个。”大兵本来一直存的捉小将回国领赏的想法没有了么?答案是否定的。他可以不要马车,不要粮食,不要酒,但是他要那存在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兄弟的争夺可以因为敌人的到来而齐心协力,这种齐心协力自然也能征服一个很小的小人物,但是小人物也有着大梦想,“你说话算数么?”“什么?”“十年之内”“秋毫不犯,当然算数。”

“我们梁国总是这么热闹!”大兵一边喘着气登上岸,一边笑着说出这句话来。他的秘密,是胸里怀揣的是梁国的旗帜,回到了家乡,就要骄傲地让梁旗飞扬。这是小人物对这个国家不折不扣的爱。

“梁国亡了?”大兵疑惑的眼神里,是他不相信这片生活成长的土地就那么突然间没了,他若真是只求生存的逃兵,俘虏的身份他不会放弃,他会放下梁旗做一个苟活者,但他选择了有尊严的死。他只是是想做个活着的“梁国人”,梁国的子民,梁国的士兵,甚至梁国的逃兵。他热爱并憧憬着自己农妇山泉有点田的小生活,也热爱自己在烈火中挣扎的国家,他对“小生活”所有的期待,都依托于这个他所热爱的国家,他可以为了他热爱的“小生活”而做个“梁国的”逃兵,更可以为了他热爱的国家而放弃生命,因为他唯一不能做的是“梁国的”的“耻辱”。

大兵倒下了,可梁旗依然不倒,在风中,在阳光下。“一条大路呦通我家,我家住在呦梁山下。山下土肥呦地五亩啊,五亩良田呦种点啥……”小将的歌声在山河间萦绕。一如大兵和小将知道了彼此的秘密,大兵让小将明白了天下太平承载的东西,而小将代大兵实现了这一未竟的心愿——为了苍生的福祉,免于征战,直接降于秦。

你一定忘不了,神树下,空灵的歌声,曼妙的舞姿和神树枝头随风飘摇的“太平”二字。

你也依稀可以看见,小将的国土上,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大兵,在农妇山泉有点田的小生活中怡然自得,在遍地金黄的油菜花中陶醉。

大路呦通我家,我家住在呦梁山下。山下土肥呦地五亩啊,五亩良田呦种点啥。

种豆种稻种点油菜花?都挺好的哈。

人在途中,遇见谁都挺好的,都会教你我,长大。

《大兵小将》观后感(六):《大兵小将》:小人物理想的幻灭!

这部年初就已经上映的电影,被我迟迟拖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在电脑上看了下来。若是不胃疼的原因,或许我已经去看美剧了。但看完本片之后,给我的感觉是,可真胃疼啊!

之所以不期待,是因为这两年成龙大哥的被过度消费。不管是救灾救难还是任何公共演出,大哥从来都是一马当先。要说这本没有错,作为公众人物起个表率作用也是应该提倡的。错就错在,大哥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以至于走到哪里都让我觉得有作秀之嫌。当一个人让公众产生审美疲劳的时候,再好的电影也没有了期待。谁还愿意花几十块钱进影院看个脸熟啊?由此看来,王家卫和梁朝伟合作的《一代宗师》,反倒有火起来的可能性。

纵观成龙这几年的片子,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一下岁月不饶人。那么大年纪了,还在荧幕上耍着活宝,拿着命去和大家拼。精神可嘉之外,颇让人唏嘘。不是叹息成龙的辉煌不再,而是这么多年了,你怎么就一直没有改变呢?在好莱坞混了几年,也没有得到一个什么名正言顺的地位。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大哥你好歹还是一个宗师殿堂级别的人物,总不能继续吃过去的老本吧。从《新警察故事》的刻意寻求突破,到《神话》的不伦不类,再到《宝贝计划》的感动涕零,我们似乎看到了大哥的蜕变。直到那个在大陆被禁止上映的《新宿事件》出来后,我才惊讶于你的演技。一个好的演员,不一定适合所有的角色,但是却能够把自己接到的所有角色都演活了。什么叫演活了?就是我看你成龙的时候,就知道电影里面那个你再也不是成龙了,而只是一个主人公,我们可以为你开心为你难过,而不是说成龙怎么也穿起了古装呢?

在国内,做武行出身的演员,本就不容易,演技从来都是一大软肋。成龙上道了,李连杰上道了,吴京之流又撑不起来场面,于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冒出一个叫甄子丹的人来。大凡成龙和李连杰拍不动的片子,甄子丹几乎全都可以接下来。先不论甄功夫的演技如何,只是事已至此,成龙大哥本可以安安心心地演一些不用再怎么动身子骨的世外高人之类。虽然《功夫梦》中有这么一个角色,但成龙再一次沦为美国人的意淫品。可是,大哥不服老,偏要身先士卒站出来给大家嬉笑一番。只是我在看《大兵小将》的时候,实在笑不出来了。除了心酸,还能剩下些什么呢?

影片中,成龙一直念叨着自己是小人物,不管做什么都挺好的。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导演刻意安排而不成功的一种省字幕的方式。小人物有许多种,但小人物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从来不去艳羡高官显赫,在小人物眼中,梁山脚下的三五亩良田就是一辈子最好的追求。想种什么种什么,老婆孩子热炕头,小酒小菜吃起来的时候,也别有风味。

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成龙确实是个小人物。尽管“满门忠烈”,但他为了给祖宗留个后,只好在战场上使尽手段。活着,对他来说从来不是一件耻辱的事情。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有命在,不冤死,就是值得的。这和王力宏最开始的立场截然相反。因此才会引出后文一大串“打情骂俏”的故事。只是,当两个大老爷们为了世界和平开始拌嘴的时候,怎么着都不如刘德华和郑秀文在《龙凤斗》里面的你来我往过瘾。或许,是导演赋予了影片过于沉重的背景——和平!

王力宏说,和平这两个字最不好写。是的,为了能够让百姓过上再无征战的好日子,他率领军马战死沙场,用死人的鲜血来饲养活人的胃口。以暴制暴,看似是个极其合理的命题。张艺谋拍《英雄》的时候,就想要用这样的说教来麻痹广大观众。只是最后他自己玩砸了,无名放弃了刺杀是因为了解到了和平的要义,而口口声声伟大理想的秦皇却让这样的和平只仅仅停留在口中而已。

所以在成龙看来,在一个最普通的老百姓看来,统治者的和平梦想永远都那么可笑。如果你不来攻打我们,那我现在不就在家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吗?一句话,把卫国的太子问得哑口无言。在王力宏的理想中,人死的时候,必定是穿金戴银地厚葬。那个父王许下的一万条巨龙引来凤凰的美梦,大概和秦朝两代君王的暴政别无二样吧!

只是,随着剧情的发展,随着成龙一遍遍地救了王力宏之后,各自的观念都在转变。尤其是在太子的弟自杀之后,王力宏才彻底大悟。为了夺取王位,他们兄弟二人自相残杀,为了天下太平,天下的百姓自相残杀。这一切的缘起本就是错的,即便迎来一个值得期望的结果,又有什么意义所在?因此,自杀的弟,显然比这个名正言顺的太子更早一点领悟到这份真谛。一个人有多大的能力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能够发挥出多大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弟是最明智的,所以他最后把王位拱手相让。于是,王力宏领导的国家在秦国征杀过来的时候,才采用了异曲同工的方式,以保一方太平。

可是,不知道导演为什么要让成龙成为“愚忠”的代表。如果他单单是个小人物,就不会看到国家亡了,而自己还偏要扯一块破旗充当最后的勇士。如果有这份忠心,当初早就战死沙场了。临死时,那句对父亲说的不能传宗接代的遗言,听起来总是感觉像是演戏一般,缺乏一点真的感情。小人物的理想是回到家园安心耕种,当家园不见了,理想也就破灭了。一个人的理想在破灭之后,必定是处于极度茫然的状态。所以此时的成龙于情于理来说,都应该是如同木头人一般不知道应该如何作答对方的问话,而绝不是大义凛然地慷慨赴义。乱箭穿心的死法固然悲惨,但其实更悲惨的是所有中国小人物的命运。他们不管再怎么为自己的生活抗争,永远都只能用一句“挺好的”来自我安慰。命运不在自己手中,就像是弟说的一样,我可以决定他死,也可以决定他生。这就是如王力宏一般的大人物的骄傲和炫耀的资本。

大凡小人物,理想总是要幻灭的。只是我们没有人愿意也没有时间去承认这件惹人羞的事情,然后便开始安逸于现在的生活而已。

再回过头看影片,亮点并不多。“和平”也只是有些牵强的背景说辞,兄弟情也表现地藕断丝连,成龙口口声声“我爹说”反倒让他有点像阿甘。只是,生了一个阿甘的脑袋,却没有阿甘的命。

当一年三部大哥的影片接二连三开始轰炸,并且没有一部可以让人叫绝的片子值得铭记时,大哥真的该好好思考一下今后的路子该怎么走了。反倒是王力宏此后来的一部清新小品《恋爱通告》让人眼前一亮,趁机再发行一张颇有诚意的唱片,钱赚够的同时还赢回不少口碑。不知道大哥会不会感叹后生可畏呢?

其实,说白了,不论成龙还是王力宏,不论是你还是我,都只是小人物罢了。谁的理想大一点谁的理想小一点又有什么所谓呢?在时间的长河中,所有的理想终归都是要幻灭的。

一将成名,万骨成枯,这样的理想,不去实现也罢!

《大兵小将》观后感(七):【影评】无法到达的彼岸

《大兵小将》讲述了一个梁国士兵俘虏卫国将军,并极力将他带回国领赏的故事。电影通过对这一兵一奖奔波历程的描绘,直接展现了战争对百姓的摧残,也表达了众人对世间太平的渴望。电影的视听语言极具特色,通过色彩、镜头、声音三个不同方面的极致运用,使故事更加明朗,主题更加深刻。优秀的故事配合运用得当的视听语言,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大兵小将》采用全片低饱和度、冷色调,局部高饱和度、暖色调的手法,将现实中战争的残酷和对太平渴望形成鲜明对比,助推了反战主题的显现。电影开篇就是在低饱和度灰蒙蒙的色调里尸体遍布整个战场,一组运动镜头大全景的扫视,更是让观众在如此灰暗的环境中不寒而栗。横尸遍野、血流成河的景象就是战争直接作用的结果,这一残酷的画面也奠定了《大兵小将》这个故事的大环境——战火纷争、兵荒马乱的社会。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下,梁兵想把将军带回去领赏后,过上安心种田的太平日子,毫无疑问是种奢望。《大兵小将》中有一场戏是梁兵做梦来到了一大片油菜花地,他在油菜花地里穿梭,然后安逸地躺在了花地里。这一场景是该片为数不多的高饱和度画面,衣衫褴褛的梁兵置身于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暖色调占据画面主导,高调光的外景,让画面看起来十分温暖、宁静,梦幻。与前面低饱和度冷色调的战争场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战争和太平的差异不言而喻。但梦境毕竟是梦境,短暂的神游过后,梁兵还是不得不在生灵涂炭的土地里前行。世间太平,说笑而已。

除此之外《大兵小将》的镜头语言也为反战主题刻下了深深地烙印。特别是导演精心设置的两处特写镜头。一处是歌姬遇到梁兵后,误以为他是将军。歌姬痛恨战争,更痛恨在战争中杀人的人。她夺过刀,想杀梁兵。寒冷的雨夜,锋利尖锐的刀在一个素衣女子的手上紧握着,坚韧有力。倾盆的雨水重刷着刀背,刀面斑斑血迹,在特写镜头下尤为清晰,丝丝血迹皆是战争的伤痕。夜,雨还在下,无论雨水如何重刷,血迹并不褪去。如此这般,刀的特写更是象征:战争所带来的伤痕是无法愈合的。见微知著,这个特写可谓运用得精妙之极。再有就是歌姬找到神树祈愿,祈愿后将梁兵送他的牌子挂在了神树上,牌子随风摇动,背面只有两个字——“太平”。这一特写的用意再明显不过,点明电影的主题——反对战争,渴望太平。神树上还挂着许多的牌子,它们都同“太平”一样,是老百姓渴求停火的祈愿。镜头拉远,歌姬在神树旁起舞,一个远景让人看清歌姬身前就是悬崖。不由一叹,神树祈愿犹如这悬崖起舞,无身后身更无眼前路。

“一条大路哟,通我家。我家就在梁山下哟……”《大兵小将》这部电影也极具音乐特色,以这首梁兵哼唱多次的家乡小曲为例。梁兵出场后不久就开始哼唱这首小曲,小曲不仅是梁兵出征在外时的精神寄托,歌词的内容更是他向往已久的太平生活。与俘虏将军在一起的过程中,梁兵也在张罗领赏后五亩地如何分配,高兴之处哼唱这首小曲,发自内心的笑容也让人看到了梁兵的质朴、单纯、善良。结尾梁兵抵达梁国,放走将军。却看到国土尽失,他在他国的劝降声中,立住梁旗,万箭齐发,倒在故国。远方传来将军的歌声“一条大路哟,通我家……”,乐音哀景,无比凄凉。再次印证电影的开头,在这个横尸遍野的战争大环境下,是没有路通向梁兵的家的。他翻过一座座山头,划船掠过一片片水域,梦中的油菜花,祈愿的五亩地,终究都是无法到达的彼岸罢了。

《大兵小将》通过其极具特色的影像风格给我们传递了一个在战争中祈望和平的故事。透过梁兵悲剧性的结尾,让人沉浸在悲伤的同时,反思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来之不易。回望战火纷飞的历史,虽然有无数像梁兵一样的人倒下,但还会有更多像梁兵一样的人祈愿和平。《大兵小将》的故事深刻探讨了战争中人与人对和平的渴望和为此作出的努力,讲故事的同时传递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大兵小将》不失为一部合格的电影作品。

《大兵小将》观后感(八):一将功成万骨枯,小人物,在历史的某段路上终其一生

任何的动荡和战乱都会带来难以平复的伤口。历史上那些征战,有转折意义的多被载入史册。记下来的是一次战争的名字,一段相关的历史背景,一场战争胜负为社会、为人民带来的种种深刻影响。

自己很自觉的把它归为反战片一类。

也许连我们都快忘了“一将功成万骨枯”!

歌姬唱“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这个时候的画面苍凉而凄伤。

也许我们忘了,历史除了那些大人物,还有一个个鲜活的小人物组成。历史太忙,他们大多不会被历史记起,却在历史的某一段路上终其一生。他们很容易满足:“山下土肥呦,地呀地五亩啊,五亩良田呦种点啥……鸡肥鹅肥呦,牛呀牛羊壮啊,种豆种稻呦,油菜花!”这就是毕生追逐的成就。农夫山泉有点田,有时只能是一种奢望,于大多数的他们而言平安、平淡、有一定人格操守的生活足以一慰平生。

一直不喜欢看这种电影海报看起来很干旱的片子,有大漠黄沙,黑压压一片的都很少看,潜意识里面的抵触,我害怕缺水,最终还是把它给看了。片中的有些东西不是那些鸿篇巨制、耗资巨大的电影能比的。自古兵者为凶器。片子抛却恢弘主题,战争不是主题,只是背景,以小人物的视角,展现战乱带来的伤痕。一句个人喜好,觉得比什么《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有意思得多。

很庆幸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物质丰裕。

历史每个时期的小人物都有各自的无奈和难以取代的幸福。

前段时间看到朋友转发的微薄“80后者,不见义务教育之免费,未及高等学校之分配,适值扩招,寒窗数载,学业乃成。觅生计,背井离乡,东渡苏浙,南下两广,西上志愿,北漂京都,蓄十万。楼市暴涨,遂投股市,翌年缩水。气急入院,无医保而返。友怜之,送胶囊,嗑之,卒。”瞬时笑了,然后,默然转发。

我们拼不过“富二代”,敌不过“官二代”,不是“高富帅”,作为一名地道的屌丝确实很无奈,还要练就百毒不侵的身躯,于万万万万人中艰难拼出一条路。在一片浮躁之气中,不仇富不仇官也是一种传统美德。是屌丝,是小人物也要生活。小人物的梦想从来都不卑贱。

生活,依然要生活,还没有忘记那自以为很强大的梦想,那是永远值得为之付出的一片未竟之蓝。这是看这部电影想到的,仅此而已。

《大兵小将》观后感(九):一部充满新鲜元素的影片

《大兵小将》是一部充满新鲜元素的影片,导演却没有被这些噱头所累,而是把影片的故事扎扎实实地做好,为影迷奉上了一段有欢乐、有感伤、有猜疑、有惊险、有打斗、有偶像的观影旅程。成龙虽然没有完全弃武从文,可是在角色类型上还是小有突破;王力宏虽然没有完全秀出偶像脸蛋,却成功地把角色的性格保持得很稳定;刘承俊虽然对白说得磕磕巴巴,但在角色互动时却丝毫不落下风。三个角色的命运,在多方势力的影响下相互交错,而这交错的背后推手,还是丁晟在剧作上的老到经验。本作从故事切入点开始就颇为新奇,并且充满了各种未知发展的空间。卫国军队被梁国伏击,双方战士全部同归于尽。只剩下成龙饰演的梁国士兵和王力宏饰演的卫国将军。一身正气、浴血杀敌的将军和人们对军人的认知完全相符,而利用装死而幸存下来的小兵则和人们对军人的认知完全相悖。但是联系到饰演传统角色将军的王力宏之前很少在电影中担当重要角色,而扮演新奇角色小兵的成龙则是华语电影界公认的大哥级明星。这样的一个开局设定,还算是很颠覆观众的固有印象的,充满了很多未知的可能。究竟谁才是影片的第一角色,影片究竟是围绕谁来做推进的呢?这些问题将会一直盘绕的观众的脑中。随着故事的发展,影片展现了一个很迷人的魅力,就是巧合的设置。整个事件的推进看着好像是一个公路片套路,其实是多方势力的一次角力。几路人马的势力均衡和利害关系,每每在关键的时刻将故事的发展方向拨向了传统的另一边。小角色小人物在不同时间段的出现,既是前一个巧合的结果,又是下一个巧合的诱因。尽管本片在偶然事件和几路人马的相互影响上没有达到多线叙事那么频繁,但是设置上的精巧却足以让观众称奇。毕竟能够在一个基本上保持线性叙事的片子里,还能看到如此丰富的偶然事件,本身就让人觉得很有趣。作为角色成长进一步挖掘,本片把成长的主题仅限在了三个人身上,那就是小兵、将军和公子三人。其他次要角色(如公子的随从)的性格、作风和目的都是没有变化、一以贯之的。因此,全片人物的性格有的成长了,有的则稳定,就远远要比《花木兰》那种乱七八糟要好看的多。其实一个影片能同时讲好三个角色的成长是相当困难的。好多影片,比如说大家普遍不太满意的《孔子》,甚至连把一个主要角色的成长展现细腻都没有做到。本片的三个角-色的成长,尽管没有细腻到精致,但至少没有模糊到察觉不出来。而且,这三人的成长是交互的,是在互相影响下才得以的成长。这样一来,全片有一个像网一样的逻辑统领,不至于在三个角色之间有失衡。影片虽然讲的是古代的故事,但是历史细节也和好多古装片一样不是重点。我们从中看到的更多的是对现实社会的映射,而不是对历史事件的学究。片中的几对儿人物关系,跟我们现在社会的职场关系、阶级关系稍微有那么一点儿搭边。影片有几处也具有比较辛辣的讽刺意味。还好,这些黑色的地方并不耀眼,在我们还沉浸在成龙嬉闹的动作喜剧中时,这些繁重的思考工作也就一带而过了,不至于被人们批判装深沉。个人认为三大主演都没有完全出彩,但是对三个角色却有不同的欣赏点。成龙的演技并没有大飞跃,但小突破还是做得比较到位,让我们看到大哥的潜力。王力宏显然还不够老练,不过作为偶像歌星触电,却能放下架子出演落魄角色,安心脏兮兮的扮相,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心态。刘承俊为演而演的痕迹过于浓重,堪比《十月围城》里的李宇春,而且他最吸引人的那一身肌肉也仅有一两个镜头露脸,着实让人“失望”。但是他略显拙笨的演绎,却使得公子这个角色前后心态的差异扩大化明显化了,也不一定不是好事。功夫片,不一定非得是你抗我打的复仇和追杀。如果有一个优秀的故事在里面,及时动作场面不那么“残忍”,观众也是乐于接受的。《大兵小将》就算是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功夫片模式。希望以后能够经常在欣赏“吓人”的武打设计之余,也可以细品电影的故事和角-色。

《大兵小将》观后感(十):寓教于乐之作

为写影评,下午又看了一遍···············

寓教于乐之作

——评《大兵小将》

成龙近几年的作品诸如《神话》《新警察故事》《新宿事件》基本上都抛弃了他擅长的功夫喜剧这一类型,而致力于营造一种较为沉稳的电影风格,人物的正义成分也大大增加。这可以认为是成龙试图转型、使成龙电影愈加多元化的一种尝试。这次,成龙重拾动作喜剧,在《大兵小将》中扮演一个“老油条”式的小人物。

本片讲述的是贪生怕死的梁兵(成龙饰)巧遇受伤的敌方卫将(王力宏饰),将其擒住之后带回本国领赏。故事就顺着他们的行程展开,因此《大兵小将》本质上是一部古装公路片。电影主题很明显,即和平。在这一主题表达上,本片没有落入生硬说教的窠臼,亦没有浮于制造喜剧效果的表面,它出色地借一个喜剧的壳传达给观众和平这一宏大主题,真正地做到了寓教于乐。其中,成龙一贯擅长的功夫喜剧元素功不可没。

在《大兵小将》中,几场打斗将谐趣动作的幽默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卫将试图逃脱梁兵之手时的打斗,梁兵和卫将逃脱娄凡人奴役的合作,梁兵和卫将、卫国公子及娄凡人的三方交手,接二连三的精彩让人捧腹,成龙功夫喜剧经久不衰的魅力使观众不时发出笑声。难得可贵的是,片中谐趣打斗的作用并不仅仅限于制造笑料,给观众提供一个宽松的观影氛围。更重要的是它参与到了电影主题的表达中。比如梁兵和卫将约定分别代表自己的国家公平对决,梁兵由于实力上的差异,就使劲戳卫将的伤口。卫将很鄙视他的胜之不武,骂他无赖,说不公平。梁国兵辩驳:“打仗就打仗,哪里有什么公平不公平。”到了他们与娄凡人交手时,本不屑用“小人物”伎俩的卫将也学着使劲戳敌人的伤口。前后两个场景的照应,一方面反映了片中反复强调的“大人物”和“小人物”的区别,另一方面给我们的思考就是,战争是以实现公平为目的,还是以胜负为目的?

作为大人物的卫将在这些方面的认识反而不如普通的老百姓深刻直接。对他来说,战争是实现雄心抱负、威名远扬的一种方式。而对于老百姓来说,战争就意味着死亡离别,失去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所以卫将认为:“只有胜者一统天下,才会真的不打仗,你们才会有田种。”梁兵立即反驳:“要是你们卫国不攻打我们梁国,我现在就有田种。”显然,卫将把战争作为结束战争的唯一途径。然而战争并不会因为这一看似高尚的动机而公平正义起来。正如梁国兵所说:“打仗就打仗,哪里有什么公平不公平。”

梁兵带卫将回去领赏的路程,也是小人物和大人物相互影响的过程。梁国兵开始是只为求赏的贪生怕死之人。然而到最后,他可以放弃获得赏赐的机会,放走卫国将。当他发现梁国为秦国所占,他英勇地吼出:“没有全军覆没,还有我!”直至生命的最后也没有让梁旗倒下。他获得的是一个梁兵的尊严,正如他死前所说:“我没有给梁国丢脸吧!”至于卫将,他更是一点一滴被他一开始所不齿的梁兵所影响。比如上文所提到的胜之不武。比如他最初因被俘要自杀,到后来认为“活着,挺好的。”其中最大的转变则是他对抱负和战争的态度:一开始有征战四方、开拓疆土的豪情壮志,最后为避免百姓受难,于是不占而降,归顺秦国。

当然,本片也有瑕疵。其中一点就是它的雕琢之气太重。“我爹说”及“小人物”成了梁兵和卫将使用频率最高的台词,本来强调“我爹”的平民智慧与小人物的特点是本片题中之义,但台词上反复强调让人感觉很生硬。影片时不时将“和平”这一信息赤裸裸地告诉观众:梁兵地图的唯一作用是告诉观众它背面有“和平”二字,神树牌子的作用也是如此。其实,导演完全可以通过柔和自然一点的方式来展现。

最近看的几部电影也都致力于传递“和平”、“非攻”的主题,比如刘德华的《墨攻》、李连杰的《霍元甲》。毕竟,平静安宁的日子是每一个人小人物的向往。就像片中梁国兵所唱的那样:一条大路呦通我家/我家住在呦梁山下/山下土肥呦地五亩啊/五亩良田呦种点啥。

 

上一篇:社交网络 影评

下一篇:御法度影评